APP下载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2021-09-05周恩娜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主题语境高中英语

周恩娜

摘    要:英语教学往往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主题语境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单一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范围,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主题语境;话题写作

一位语言学家曾说,无论是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是借助脑海中储备的语言知识来处理信息,都与具体的情境语境以及文化语境相关。在具体教学中,由于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日常用语,学生总会感到生疏,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以及鲜活的语境,由此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用习惯、文化习俗等,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一直是教学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如在使用语法知识以及词汇等知识时出现错误,且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汉语环境的影响,在写作时通常会使用汉语思维。为了改善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设计主题语境,探索写作新思路,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何为主题语境呢?新课标针对英语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现象以及只为了考试而教等问题,提出了由主题语境、文化知识以及学习策略等几大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观。英语课程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内容的几个要素也是互相关联的,其中主题语境包括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内容,为英语提供了话题与语境,因此语言学习活动需要在主题语境的引导下进行。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某个具体的主题,基于不同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语言技能,深化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一、创设语境,运用新词汇来进行写作练习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是非常基础的部分,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能够为写作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词汇教学的效果会对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当熟练使用三千个单词,学会四百到五百个习惯用语以及固定搭配。对于学生来说,词汇方面的学习压力较大,假如在课堂上,教师一直采用强制记忆的教学方法,就会忽视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效提升词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中心话题“Growing pains”时,可为学生设计一个学前话题:“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with your parents?”这一话题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可以改变课堂上闷声不吭的状态,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主动表达时,学生会遇到一些陌生的词汇,但恰恰是这样的语境,能够将课文中学生应当掌握的词汇引出来:refuse to,generation gap,get along with,forbid me from,treat...like a child等。

有了这样的语境,学生能够顺利理解词汇的含义与用法,同时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刚刚掌握的词汇来进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很多学生写出的短文都很精彩,词汇运用非常恰当,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学目的也顺利达成。

在教学“Friendship”时,文中有“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the song of bir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习日记如何书写,培养学生养成书写英文日记的好习惯。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发掘文章的细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阅读过渡到写作,从思维的改变到能力的提升,都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Friendship”中,有很多地方描写到了主人公的心境,如“crazy, keep me spellbound, stayed awake, no pleasure”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角内心的变化,带领学生猜测为何会发生变化,为写作做好铺垫,在写作过程中关于情感的描写会更加细腻。

二、适度拓展情境,提高写作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围绕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开展针对性的联系,如仿写或改写等,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本陌生的语言知识,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将英语学习变得更加富有活力。

关注句式教学。如:“It was my sister who first had the idea to cycle along the entire Mekong River from where it begins to where it ends.”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使用強调句,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语境,使学生借助这样的句式来描绘生活中自己非常熟悉的人物。如有些学生写道:“It is my mom who makes the most delicious dinner for me every day.”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wish与hope的用法混淆,特别是这些单词后面接从句的时候。教师可先帮助学生区分两个单词的具体用法,随后带领学生使用这两个单词写出自己的两类心愿:第一是wish接that从句时,主要表示一种很强烈,但很难实现的愿望;第二是借助hope来表达能够实现的希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认识到两个单词的区别与用法。

关注修辞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拓宽视野,全面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挖掘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例如在一些描述性的课文中,假如想要展现“我非常高兴”这样的心情,很多学生都认为非常简单,会迅速写出“I am very happy/ glad.”学生很难会写出“My heart is like a singing bird.”这样的语句。由此可见“I am very happy/ glad.”是学生写作时会经常用到的主系表结构的句子。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掌握了,而“My heart is like a singing bird.”这样的句子,会借助比喻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更加形象,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是否运用比喻的手法,文章体现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三、重视话题写作,实现话题渗透

注重文本的串写练习。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文本串写的练习,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突破学习障碍。例如在学习 Unit 1 Word Power中Task的内容时,教师可与学生围绕“环境”这一热点话题展开积极讨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开展文本仿写练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投入到短语的仿写练习中,例如在教学Unit 1 Project的in preparation for教师可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尝试仿写同类短语,如:in case of,in need of,in favor of等。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开展句式的仿写练习,在Unit 2 Reading的 Sports events中:“Today,both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can take part,no matter what nation they come from.”以及“It was a Frenchman,Pierre de Coubertin,who/that brought the Olympics back to life.”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经历来进行仿写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进行段落仿写,如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出关于袁隆平先生的传记,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观察范文的结构,经过对比或者品鉴等方式来进行仿写练习,经过多次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上述练习结束后,可逐渐过渡到结构仿写,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衔接词与过渡句等,结合课文的结构来进行仿写,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进行文本续写。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展开续写,由此巩固英语知识。例如在教学Unit 2 Reading的Growing pains时,教师可与学生对文章内容展开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经历来进行续写练习,如表达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与家人沟通时遇到的障碍,通过此种练习形式,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得到有效的提高,甚至还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注文本的创写。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思路受到了限制,总无话可写。为了改善此种情况,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写作,有效实现英语知识的迁移与内化。例如在教学Unit 1 Reading的 Boys missing,police puzzled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一下Justin为何失踪,随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写作,如何便可顺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做到逻辑通顺、条理清晰。

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师应当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创设有效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編辑/王    波

猜你喜欢

主题语境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主题语境教学研究现状及教学建议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利用主题语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以主题语境为引,助力写作教学轻负增效
刍议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