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中师生的芳华

2021-09-05刘正生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名师语文

刘正生,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课程标准教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核心成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哈尔滨市中青年专家,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哈尔滨市名师工作室理事会秘书长。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主任兼语文教研员。2008年创建刘正生名师工作室,曾应邀赴北京、江苏、河南等地做课,发表研究文章300多篇,著有《我的语文世界》等专著。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是党的阳光照耀我成长。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的父亲。他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村里的第一代拖拉机手,是一个受人敬重的人。“严于律己、踏实认真、淡泊名利、追求卓越”是他的真实写照。记得家里糊着报纸的土墙上最靓丽的就是父亲荣获的奖状,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从此我立志要向父亲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家为了解决中小学师资短缺问题,决定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优秀的学生入读中等师范学校,学习三年后,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分配到各地中小学教学一线。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幸事。

我们家里孩子多,生活贫困,为了早点自食其力,初中毕业时我报考了中师,最终如愿以偿,考取了呼兰师范专科学校中师班。每次放假回家,父母反复叮嘱的一句话就是:“做好老师,不能误人子弟。”当时的助学金是19.5元,吃饭还是够用的,靠着助学金我顺利完成学业。

1984年7月,在校园里,我和几个同学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争当教书育人模范”的红墙为背景,拍下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张照片,自此完成了从“农村学生到国家干部”的身份转变,加入到农村基础教育行列,踏上了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之路。

心生敬仰,必有力量。师范学校毕业后,经过我自身的努力和党组织的考验,1988年7月,我终于成为这个队伍里的一份子,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站在鲜红的党旗下,我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小心:选我所爱,爱我所选,绝不辱没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从这一年起,学校将我作为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邀请特级教师白金声做我的指导教师,开始进行小学语文愉快教学的实验探索,从校级实验到市级课题,最后升格为省级课题,十载寒来暑往,历经风雨终见彩虹。1991年,我执教《早发白帝城》荣获黑龙江东部地区教学大赛一等奖;1992年,应邀到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做经验介绍;1993年,在牡丹江与全国知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徐善俊同台做课……2000年,实验获得黑龙江省“九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一名,开创了农村基层学校获得课题最高奖项的先河。

从2001年起,我应邀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科版课标教材的编写,并作为讲师团专家组成员进行省内外巡回培训,为中国语文教材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03年,我调到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坚持深入基层学校,跑遍了我区所有村小学,坚持上“下水课”,搞面对面培训,发表研究文章多篇,出版了《我的语文世界》等专著,并得到了哈尔滨市教育局的资助。

为凝聚团队智慧,助力青年教师成长,2008年我创立名师工作室。2009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在全国范围内招聘网络工作室导师。历时一年的考核、选拔,我成功入选,与全国名师薛法根、张祖庆、蒋军晶等19人被聘为首批名师工作室导师。4月,我打破地域界限,面向省内外招收了首批成员。他们有来自省外经济、教育发达地区的城市学校的,也有省内欠发达的村级小学的,有公立学校的,也有私立学校的,有校长,有主任,更有一线教师,有的已经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有的还只是一个杏坛新兵。

作为工作室领头人,我以教育专业至上为目标,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潜能青年教师的成长基地、农村骨干教师的孵化基地、专家教师的聚集地,用奋进之笔书写个人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篇章!

2011年—2016年,我领衔实施了双城区第一届和第二届“教学之星”培养工程,通过主题教研会议、观摩示范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课、“教学之星杯”教学大赛、联片教研、网上交流研讨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养教师。每届三年,共计160多名教学之星学员,在我和学科教研员的精心培育下快速成长,教育教学技能快速提升,走在了新课程改革的前列,成为区校教学活动中的闪耀之星。王海宁、刘秀媛等参加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赛课荣获一等奖,张石磊应邀在黑龙江省教科版小学语文农村作文现场会上做作文示范课,孙丽锋、苏娜等参加省“精英杯”、哈尔滨市“翱翔杯”“烛光杯”等教学大赛取得佳绩,工作室

成果《让语文命题更有效》《名师课堂,我们应该学什么》《提升名师工作室的“三大法宝”》等在《语文研究与教学》《黑龙江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由我主编的《走向名师之路——哈尔滨市双城区名师培养工程教学之星学员研修成果集》公开出版发行。

己亥岁末,冠疫突起,无数逆行者全力奋战一线。我带领工作室成员,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推广中做出了贡献。

为保证录课不受干扰、达到最好的录制效果,疫情期间,我每天白天到小区站岗执勤,利用凌晨夜深人静时录制网课,精益求精,有时不知不觉天就亮了。2020年,我带领20名工作室成员录制了170节微课,在黑龙江元申广电、哈尔滨教育云平台等播出后获得好评。我不但担任指导、审核微课的工作,自己还亲自录制了16节微课。这些微课在黑龙江元申广电、哈尔滨教育云平台等播放后受到省内外的好评。团队上下一心,敢为人先,勇于探索,不但创造出微课音像分离录制法、双机同步录制法等技术,还自主研发了“盘点与拓展”教材,因此我的工作室还应邀参加了哈尔滨市网信办组织的第二届“冰城好网民”风采展示活动,2020年7月8日的《哈尔滨日报》報道了工作室的事迹。

多年来,党员的身份和父母的叮嘱犹如一座灯塔,无论所处环境如何变迁,心中都有一束指引方向的明灯。我只是一名中师生,没有读过大学,没有过硬的学历,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追求职业的完美和极致,靠的是传承和钻研,凭的是专注和坚守。塑造更多名师,让他们如同一脉脉星火照亮学生的人生路,是我不懈的追求。我相信:永不放弃,生命才精彩。

从教37年来,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这些荣誉称号都是光闪闪、沉甸甸的。我深知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教育了我,同时也离不开同行、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以及家人的支持。

在付出中成长,在奉献中提升。长路漫漫,站在新的起点,我要把获得的荣誉看成是自己的责任,牢记“做好老师”这个初心,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名师语文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