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芳华正青春 红色基因代代传

2021-09-05秦慧学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学校

秦慧学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校抓住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机,创新德育举措、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红色教育渗透进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通过营造红色环境文化、丰富红色活动文化、创建红色课程文化,提供红色制度文化,树立起红色思想教育理念,实现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阐释红色内涵、光大红色精神的教育目标,让青少年在红色文化熏陶和感染下,培育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红色情怀。

一、营造红色环境文化,彰显红色精神内涵,熏陶培育红色品格

学校积极营造文化环境,让红色文化显现到学校每一个角落,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浓厚的红色氛围。

宣传教育突出红色主题思想。利用条幅、户外大屏、宣传板、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对我党在苦难辉煌的百年历程中形成的伟大思想,伟大精神,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进程中牺牲的仁人志士和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拓宽党史学习教育途径,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

作品展览诠释红色思想内涵。进行“献礼建党百年、学生书画作品展”。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征集书法、绘画作品300余件,最终精选61件优秀书画作品在第一教学楼二楼、三楼厅内展出,学校师生从各个不同视角诠释自己对红色思想的理解,作品激发师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情感,在师生中形成浓厚的“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意识。

运用多种媒体传播红色声音。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让红色歌曲响彻课间校园,小广播员定时播讲党史故事;学校公众号进行“一小党建”之“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系列报道;每周定期播出央视新闻推出的“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系列报道,引导师生、家长共同关注党的成长历程,扩大了红色宣传的影响力。

在活动中提升红色教育能力,扩大学校红色教育影响力。学校积极承担党史教育进课堂启动培训会议任务。2021年3月,“大庆市中小学党史教育进课堂工作启动培训会议”在我校召开。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韩迈同志主持会议,市政府副市长朱清霞等领导,各县区教育局局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教师代表等100人参加此次会议。会上我校王爽老师展示了一节观摩示范课,反响强烈。大庆市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从我校起航。学校召开党史教育进课堂观摩推进会,组织全体担任党史课的主讲教师,集中观看王爽老师《初升旭日曜苍穹》一课。观摩结束后,王爽老师分享备课经验,与会者交流听课感受,教学副校长对党史教育进课堂的课时安排、课程内容等进行了具体的部署:班主任利用主题班队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二年级采取唱革命歌曲、赏影片、看视频等灵活方式;三至五年级按照市教育局下发的课程方案,撰写党史教育课的教案,并积极开展党史教育示范课研讨活动。教师在活动的组织、参与、展示中提高了红色思想教育能力。

二、建构红色课程文化,挖掘红色教育素材,传承赓续红色基因

系统整合课余时间,实施红色系列小课程。学校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课前三分钟演讲、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系统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社会主义教育,力求将教育活动课程化、課题化,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坚持实施“对党说句知心话”“唱支红歌给党听”“红色故事诉衷情”“百年征程照我心”“笔墨书画庆党生”“我是红色接班人”等系列小课程,做到活动内容系列化,活动组织灵活化,学生参与全面化。小课程的设计把爱党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纪律教育、仁爱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热爱人民、理想信念等教育融入红色教育素材之中,实现了红色教育常态化和持续性。

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开发爱党爱国爱劳动研学课程。充分发挥铁人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石油馆、松基三井等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针对不同年级列出每个教育基地研学项目,组成项目研学小组,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学习讨论等方式,最后形成项目研学小论文。学校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开展“大手拉小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共建活动,暨“机关一小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揭牌启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知道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

开设专家系列讲座、学生讲坛宣扬红色精神。聘请知名人士、市内学者定期开展红色思想精神教育讲座。2021年上半年学校邀请了大庆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立勇副院长为学生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专场讲座,并聘请陈立勇副院长为机关一小“四史”教育校外辅导员,大庆电视台《新闻60分》栏目对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学校定期举行“学生讲坛”之“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全体师生通过微信直播形式在班级集中观看,此次活动在大庆电视台进行报道。

开展丰富的“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学校发挥学科特色,充分挖掘各学科红色教育素材,教学过程嵌入红色教育目标。将红色诗词编写进语文学科校本教材,利用晨读、课前时间进行背诵。通过征文、演讲、书画作品等方式,引导全校师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让党史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全校师生心中。

三、建立红色制度文化 ,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提升红色教育能力

建立制度文化,保证红色教育规范有序的常态持续化。依据学校德育工作统筹安排,注重组织引领,强化教师培训,做好评估监督,促进红色教育意识能力的提高。根据各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红色教育主题,并和德育核心要素相结合。

建立学习制度。学校班子带头学习,成立学习中心组,制定学习、交流、研讨工作制度。坚持学习形式的灵活多样,做到学习组织、方法途径、时间空间的灵活。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极光新闻”“党员向上”等信息平台,购买红色书籍,丰富党员同志党史学习资源和学习模式。建立“会前学史”制度。做到学习内容及时跟进,党支部利用会前15分钟时间,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重要讲话、重要会议精神及时组织学习,在学习成果转化运用上多做文章。采取观看党史微课或听取专家讲座等形式学习党史知识。学习制度化有力提升了全体党员干部和教师的红色教育思想素养。

建立培训和评价制度。制定党史进课堂教师培训计划和评价制度。认真组织教育培训。学校专门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校长、书记担任组长,强化领导、科学组织、全面推进;各分管领导、部门主任结合岗位职责,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密切配合,形成落实党史教育进课堂活动的强大合力。学校全体党员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参加了大庆市教育系统贯穿全年的首轮党史专题宣讲会。学校选派优秀党员教师代表参与“永远跟党走、建功新大庆”教职工岗位大练兵及文体活动。

讲好专题党课。按照总体安排,七一前后,党员领导干部、先进典型将持续开讲专题党课,开展学习先进、优质党课、优秀征文评选。培训和评价促进了党员干部和教师红色教育能力的提升。

建立学习成果转化制度。党史学习,重在运用。把学习效果的检验,重点放在有效和应用上。无论学习交流、主题研讨、还是专题讲座都注重同政治思想能力、治校工作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相结合,追求学以致用、促进工作。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同志要努力学习,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各类学习平台载体,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

红色文化对人的成长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重要时机,构建好学校红色文化体系,引导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最好的回答。

■ 编辑/魏继军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学校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