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发展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1-09-05王宏解爱群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验式个性化

王宏 解爱群

摘    要:长期以来,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来说,其关注的重点都在学业成绩和学习指导上,而对学生的专业选择、职业认知、未来发展规划意识与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这不但直接导致学生在文理分科、选学选考、志愿填报时茫然无措,无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还会间接影响他们的大学学习积极性及未来事业发展。针对学生发展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从提高班主任升学指导能力入手,联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科任教师、家长、校友、行业精英,形成多主体协作的学生发展指导团队,从以心理咨询、升学指导为主,到从理想、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以期探索出具有全程性、个性化特色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关键词:全程性;个性化;体验式;学生发展指导

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中教育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2020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19号)里要求各示范区和示范校“在开发选修课程、推进选课走班、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都说明全面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是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我校作为国家级示范校,一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努力探索构建完善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拓宽育人渠道,为学生提供全程性、个性化的发展指导,有效解决高中生发展指导不系统的问题,实现高中教育深度变革,全面提升办学育人水平。

一个中心:系统全面的指导课程体系

经过16年的探索,我校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不断升级迭代,构建了包括自我认知、学业修习、职业认知、选学升学、社会体验的“五位一体”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

1.自我认知探索课程

自我认知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构建涵盖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测试、大学与专业信息、个人学业目标管理、生涯资讯大数据等内容的自我探索平台。

2.学业修习指导课程

学业修习指导课程主要采取学科融合的方式,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各科任教师为主体,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存在的困难,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进行培养与指导,具有生成性与随机性的特点。

3.职業认知课程

职业认知课程依托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编写的《高中生生涯认知课程设计》、《筑梦人生》读本,由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科教师、家长、校友设计系列课程并进行授课。同时,我校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校园,邀请校友担任学长导师,介绍大学与所学专业;邀请家长、行业精英走入课堂,向学生还原行业与职场的真实样态;邀请大学著名教授、各领域专家举办名家生涯讲座。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通过职场精英访谈、职场体验等形式进行学习。

4.选学升学指导课程

除了持续多年的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外,针对为国家重大战略选材的“强基计划”,我校迅速组建起了“强基计划”升学指导小组,为符合国家选材标准的学生提供强基计划报考指导,实现了“一人一校”一对一指导,形成了标准化的强基计划咨询体系。

针对新高考带来的志愿填报新挑战,学生发展指导团队经过4个月的努力,设计和开发了高三学生志愿规划指导标准流程体系:从生涯规划的角度构建了与家长深度沟通、与学生深度沟通、提供咨询、志愿填报指导、大学生涯规划指导的五大标准流程,编制形成了《高中生选学选考与升学指导手册》。

5.社会体验课程

海南中学职业体验课程,早期主要依托从1999年开始的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活动,2014年以来逐步课程化,目前完成了三个版本的升级迭代,并形成了《高中生职业体验课程设计》校本教材。

1.0版的海南企事业岗位参访见习课程。我们要求高一学生全员参与,3-8人为一小组,寒暑假共2次,每次至少体验3天,有150多个单位900多个职业岗位供学生选择,通过递交简历、面试等环节,实现学生与体验单位双向选择。学生发展中心在第三次实施1.0版的体验课程时,共设计了16项核心节点和执行要求,完成了1.0版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2.0版的新时代大海南发展特色课程。内容设计涵盖海南本土建设特别是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行业,包括老龄化康养、新农村文旅产品、自贸港法律研究、海南岛原生文化传播等本地化体验课程。正在设计的2021年暑假体验课程包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支持开设的生物基因工程主题体验课程、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支持开设的遥感卫星监测主题体验课程、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支持的深海探测主题体验课程、与公益组织共同开展的基层教育调研、欠发达地区支教公益活动、自贸港美丽乡村改造等主题。

3.0版省外名企名校临床沉浸式体验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唤起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该课程聚焦前沿产业,带领学生走进顶尖高校、一流科研基地、各行业的翘楚企业,让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实现真实的社会接触以及与生涯榜样人物的互动。目前开展的项目有互联网与科技主题体验项目(杭州)、大湾区与传媒主题体验项目(香港)、金融与跨国企业主题体验项目(香港)、中国制造2025与基础科学主题体验项目(东京)。

两个兼顾:全程性、个性化指导

1.全程性指导

(1)初高中衔接指导。由于初中与高中的学习生活存在较大差异,不少学生很难快速转变身份,存在适应不良问题。为此我们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初高中衔接指导。

(2)高一+高二+高三递进式指导。当前的高中生,尤其是作为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海南高中生,从高一开始即面临选学选考的抉择,在高三时又需要面临专业与高校选择,为此我们建立了选学选考→升学递进式的指导体系。

(3)在校+毕业、职前+职后一体化不间断跟踪指导。我们秉承终生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电话跟踪指导、座谈会、设立热线电话、健全校友组织等方式,为海南中学学子提供不间断跟踪指导。

2.个性化指导

(1)菜单式、定制化指导。我校建立起了含有自我认知、学业修习、职业认知、选学升学、社会体验5个大类97个模块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学生可以基于自身多样化的需求自主选择所需要指导的内容。

(2)一对一专项+重点指导。基于评估信息和个人档案就文理分科、新高考科目组合、强基计划、升学报考、人生规划、学习障碍、情感问题等进行一对一深入指导,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

(3)一人一档跟踪式指导。从学生入校开始,我校为每名学生建立学生发展指导档案,每次指导都留下记录,为后续指导和跟踪提供依据。

三个特色: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式多样

经过长达12年的探索,我校形成了具有主体多元、内容多维、形式多样三大特色的高中生发展指导体系。

主体多元主要体现在师資的多样性,我校的指导教师团队由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科任教师、校友、家长、行业精英组成,形成了多元、专业、学科融合的团队特色。

内容多维主要体现在构建“五位一体”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过程中。我校的指导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同时又包括价值观引导、悦纳自己、学业方法指导、心理健康、职业认知与体验等内容。

方式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指导方式上来看,包括校本生涯课程,学科教学渗透,学长、家长、社会精英进课堂,行业与职场体验,生涯教育基地观摩,深度生涯体验等;从实施途径来看,既有生涯认知课堂教学,又有职业体验课外活动,还有集学习、研究与参观于一体的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从教学场所来看,学校、国家机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均是学习基地。

从长远来看,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体验、专业选择需要跟学业修习、价值观引导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旅行、职业体验时,更应该形成科学、系统、具有学校特色的主题,实现职业体验、学业修习、科学探索、人文情怀的统一,这将是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天中,吴先红.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

[3]竺丽英,王祖浩,全微雷.高中生新高考科目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NVivo的质性分析[J].中国考试,2019(5).

[4]刘杰.学生发展指导应该做什么[N].中国教育报,2021-3-25(6).

■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体验式个性化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媒体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做体验式报道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街头雕塑动起来——体验式采访注意事项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寒风吹彻》的个性化解读
高考议论文的个性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