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小学语文古典名著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021-09-05刘建军
刘建军
【摘要】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课文进行深入对话、深入讨论的过程。只有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真诚对话,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师生互动也是提高小学语文古典名著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师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古典名著阅读;《红楼春趣》
古典名著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指导学生进行古典名著阅读时,教师与学生要围绕着课文进行深入对话,深入讨论。因此,教师要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关注学生自身的导学效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掌握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典名著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红楼春趣》是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阅读课文,该单元以“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为人文主题,以“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为语文要素[1],为学生开启古典名著阅读之旅。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其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被世人称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巨作”。本文将以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红楼梦》的节选课文《红楼春趣》教学为例,探索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小学语文古典名著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在师生问答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而且是教师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有效互动手段。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提问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强化,从而提高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的质量。
【教学片段1】
教师:单元导读中“惜红楼梦断”指的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它以宏大的规模、严谨的结构、复杂的情节、生动的描写以及众多具有典型性格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被称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巨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春趣》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第七十回,文章的语言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有许多不太一样,请同学们先跟着老师一起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问题(如图1)。
教师:同学们,刚才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思考过老师提出的问题,请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生1:我圈出了“嫣”“讳”“晦”“墩”“敞”“袭”这几个生字,不清楚读音和意思。
生2:我找出了“剪子股儿”“籰子”“窗屉子”这几个现代汉语不常用的词语。
生3:我发现了课文中的“喇”字有三个读音。
生4:课文讲述了宝玉和黛玉等众姐妹在大观园中发现无主风筝,一起趣放风筝,最后把风筝都放走的故事,展现出一派热闹场面。
生5:放风筝的过程体现了课文标题中的“趣”字,放风筝有“趣”,放风筝的人也有“趣”。
教师:朗读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初步印象?……
在进行古典名著阅读教学之前,教师给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明确了学生的阅读方向;朗读后的师生问答、应和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不断向课文的深处漫溯,为构建高质量的阅读课堂奠定基础。
二、在师生合作互动中梳理文本,升华提炼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承担点拨者、引领者和合作者的角色。”[2]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合作者的心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与学生的积极合作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古典名著内容和结构布局,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师生合作互动,分析人物形象
《红楼梦》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在课文《红楼春趣》中,就出现了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主要人物。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合作互动,分析、体会人物的形象,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小说的思想感情。
【教学片段2】
教师:《红楼春趣》中出现了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请同学们帮老师找出描写这些人物的关键词和事件,按照“关键词→事件→人物性格”的思路,画出人物脉络图,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
生1:我给贾宝玉圈出的关键词是“送回去”“心中欢喜”“摔、指”,并画了脉络图(如图2)。
生2:在课文中黛玉有两次“笑”了,我以“笑”作为关键词,给黛玉这个人物画脉络图(如图3)。
通过师生合作互动,学生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教师一起对课文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提高了分析理解能力。
(二)师生合作互动,梳理课文内容
梳理课文脉络,简单来说就是厘清课文的层次和顺序。梳理课文脉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情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思,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片段3】
教师:刚才已经有同学说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等人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故事。要把握故事的内容,就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1:我认为故事的起因是“发现无主风筝”。
生2:故事的经过是“众姐妹们趣放风筝”。
生3:故事的结果就是“都放走风筝”。
教师:哪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概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1:宝玉、黛玉等众姐妹在大观园发现无主风筝,一起“趣”放风筝,最后都放走风筝的故事,描绘出大观园中一派热闹、有趣的场面。
……
通过师生合作分析课文内容,学生成为梳理课文脉络的参与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师生合作互动,体会课文描写重点
每一篇文章都有各自描写的侧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课文的关键语句,通过师生合作互动,体会、分析课文与众不同的特色。
【教学片段4】
教师:课文中放风筝的过程体现了一个“趣”字,放风筝有“趣”,放风筝的人也有“趣”。“趣”字可以说是这篇课文的文眼,整篇文章都围绕着这个“趣”字来展开描写。请同学们和老师合作完成下列表格,感受课文的“春趣”特色。
师生共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合作完成了表格(如图4)。
通过师生合作填写表格的形式,学生体会到课文描写的侧重点,學习到课文布局的精妙之处,学习到人物描写的方法,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识结构得到发展。在小学语文古典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多层次、多维度互动,只有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理解古典名著的思想内涵,让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