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的春秋笔法
2021-09-05快哉风
快哉风
王教授就是王教授,王讲师就是王讲师,他们是一个人。古代汉语课上他讲话生动有趣的时候就是王教授,朋友圈里他发表毒舌评论的时候,就是王讲师。
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而“教授”和“讲师”这两个字的差别,就是我们的春秋笔法。
《春秋》是本有名的书,入了汉语言这条不归路的同仁们,对它感官还是比较好的。毕竟,这是一本虽然在期末考纲以内,但还是没可怕到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要压在枕头下,指望知识自动从浓度比较大的书里渗透到浓度比较小的自己的脑子里的。
不过托王老师的福,即使是不听课的仁兄也知道这春秋笔法了。虽然王教授一向说,在他的课上可以不听课,只要不要打扰到其他人正常听课,他尊重我们的选择。他还举例说明,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在他的课上总爱打毛衣,他说,这个也行,毕竟安安静静的,四年下来,总还是收获了一件毛衣。
但是这回事吧,有点儿难,毕竟他的课讲得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的,我们听课认真,真的只能怪毛衣它不够吸引人呀!
汉语言看人,先看名字,再看相貌。那些古人的名字就乱七八糟的,《郑伯克段于鄢》里的郑伯郑庄公就叫寤生,意思是倒着出生的,就是因为郑庄公出生时胎位不正,差点儿难产。我们的老祖宗很显然将取名的传统代代相传下来,从名字,往往很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某种特质。
而王教授拥有一个特别常见、特别普通的名字,据他说,全国重名人口都有14万。但真的普不普通,本专业的小伙伴都知道。毕竟汉语言人士混迹江湖,靠的是两样法宝:嘴皮子和笔杆子。而王老师很显然就是此中高手。
他讲课时我做的课堂笔记,我到现在还珍藏着,生怕哪天有个小知识点可以吹嘘的时候,记得不够清楚。不是每门课的知识都能成为侃大山的原料、旅游时的向导、饥饿时的购物指南的。
他的课有各种神奇的系列,有时候给我们讲如何像一个汉语言专业人士那样在杭州游玩,从路线到背后的文化知识,从知识到顺路可以去吃一吃的素斋,然后说到素斋又想起杭州最老字号的点心,实话说,做笔记的时候,我是饿的。
有时候又会讲一点好玩儿的典故,文学名人不得不说的八卦啦,某个诗人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啦,上古传说里的人物关系啦。我有时候给自己的表妹讲点儿故事,表妹叹服的小眼神就是我认真听王教授课的动力。
虽然王老师在朋友圈吐槽的力度有点儿猛,但也有那么一次,他颇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话说那一天,又一届毕业生在校区里捐赠带不走的东西,一排排摊位上琳琅满目,王老师路过觉得视野里一闪而过某个熟悉的配色,“我竟然发现了《古代汉语》教材。”王老师一面瞪着眼睛,表示痛心,一面挑起眉毛表達不屑:“哼,竟然还被我在摊位上凑出了一套,你们太不识货了”。
太不识货了,痛心疾首啊,毕业时带不走,还被王老师抓了个正着。我为这几个没心没肺的小伙伴默默挥了把同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