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的创新探究

2021-09-05黄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数据

黄琳

摘要:高职院校要在信息化时代下积极地依托大数据平台的功能,通过将大数据与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工作有机融合,科学合理化地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证教育管理主体能够真正地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全面推动教育主体人的自由发展,实现人本身的复归。

关键词:大数据;人本价值;教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9-00  -03

随着我国在教育信息数字化产业方面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上的大数据信息量的高需求正在全国高等教育中得到有效实现,这种高需求更是极大地推动了高职院校在教育方面的智能化。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教育构架上来看,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育主体出发,高职院校要想在信息时代更好地优化教育管理,就要切实地在管理方面对大数据进行科学利用,使其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效果,进而保证高职院校的师生在整体素质发展方面切实地得到有效保障,以此来共创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的内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发展大趋势,立足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事关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南。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不难发现,教育的内核是对人的确立,将一个自然人通过教育转变成社会人。因此,让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核就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指向和要求。就像康德所说:“人除了从教育中吸取所需要的东西之外,其他什么都不是。”[1]教育对人的全面树立决定了教育管理的根本立场就是人本化。但是,人本化的教育管理不是一个模式,它应该被看成是一个教育管理型的框架空间,在这个空间范畴内,教育主体利用多渠道和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以此挖掘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这种教育管理从实际条件出发开展教育过程,以此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当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发展也将因人的发展而实现极大提升,这种教育逻辑从根本上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理论中对人的阐述。因此,教育管理要想顺利进行,就需要规范好教育主体人的具体行为,让教育主体人由自我感性目标向社会理性目标方向去发展。因此,教育管理的起始点都是人本身,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也应始终将人作为自身教育管理的逻辑基点。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对高职学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实施导向性教育管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到相关基本技术技能的同时还应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性发展,让高职学生在技术力量和价值理性两方面都能够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青年人。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首先要承认高职学生本身应该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一个具有缺点的人。这样的人才有真正通过教育和自身努力成为完成人的可能性。因此,教育管理的动态过程就是要教化学生,改善学生,对学生进行人的启蒙,保证学生能够实现真是获得自由发展和独立意识,能够真正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彰显教育管理的人性光辉。

当然,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管理主体的有效性是决定教育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教育管理的本质在于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真善美,积极推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一教育管理目标要求下,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就要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置于平等的地位上。让高职院校的所有人通过自由平等化的交流达成彼此真实意愿的相互表达。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一个教学问题要积极地听取学生对该问题的阐述和理解,然后在师生双方的相互沟通和互辩中求的问题的答案。这种平等交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师生之间在一个积极地氛围中去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师生双方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热情。这种教育管理人本化范畴,从根本上塑造了师生之间的主体关系,进而构建平等的管理主体间对话机制,实现交流的平等化,保障人性诉求得以合理满足。

但是,这种主体平等对话的教育管理不应建立在刚性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的自由沟通和交流不能以损害彼此的人格和尊严作为代价,而是应坚持以人文本的柔性教育管理理念作为核心价值观。问题的交流应就问题本身而言,不能将其外延到问题交流者的自身人格上去,只有真正地尊重教育管理主体,才能够真正地激發师生之间的探究积极性。这种柔性教育管理可以在价值伦理方面让人真正寻找到自我创造和发展性,进而可以主动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的价值认知就是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重新塑造教育主体的人格建设,保证教育管理人本化的切实实现。

二、大数据对于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的影响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快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社会思潮、知识和信息化最为活动和密集的前沿阵地,全社会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也就必将全面化地受到大数据技术的深刻影响,并在大数据的基础框架下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从生活化角度看,微信和微博的应用规模、开放互联以及教学交互平台的搭建都切实地冲击着传统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因此,高职院校要想良性发展人本教育管理,就要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实用性,积极地推动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大数据的运用中,将网络化生活塑造成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常态化,以此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对大数据的要求

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摇篮和基地,高职院校承担着一线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就要始终将学生为本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效地协调内外部的教育资源,从多层次,全方位和宽领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引导和配置,以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养成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而这一目标在大数据时代下则更显示出教育管理的全面性和实时性,当信息网络和云计算等数据技术平台全面融合到教育全过程中时,能够持续地采集师生之间的教育全数据以此优化教育资源和丰富教育形式,有利于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个体化学习培养,使学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已经将网络信息生活融入到自身生活当中,成为生活状态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现实情况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创新化理念和思维,而这些理念和思维的养成就需要依托大数据技术作为基础,“对学生社交化数据与校园各应用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与数据进行挖掘与整理,以构建更加精准的,科学的决策机制”[2] 。以此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运用大数据的特点

在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大数据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够保证教育管理人本化呈现出科学分析、优化整合、精准教育和双向互动等特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这就说明人的思维和实践都是在现实的社会客观规律范畴内进行的,这种客观规律本身具有着可预见性。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当中,依托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对师生的思维和实践行为进行数据收集,实时掌握师生在需求方面的动向。比如学习成绩、就餐情况、图书借和上网习惯等情况都可以同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客观上寻找到一定的相关联系规律,“借助于数据分析的方式,我们可对所存在的规律与关联进行剖析与提取,以实现教育管理科学性、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3] 。

当然,这种大数据的科学分析在信息化时代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高职院校之间所形成的大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能够形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和资源优化。这种资源优化配置在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本化解决过程中能够切实实现个性化教育管理,比如现在高职院校出现的网络课堂,在线辅导等,这些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大数据都在收集学生的基本爱好,兴趣和自身能力发展需要以及个性特征等,这些收集的大数据信息通过集中比对和筛选,最终应用到实际的精准再教育过程中,保证每位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和教育资源。大数据的精准教育特点不仅可以实现学生个体化需求,同时它也可以“对大学生活动的规律与轨迹进行分析预测,并反馈给教师,最终实现精准教育、精准帮扶”[4]。

大数据技术除了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进行人本化教育之外,它对教师的教育实践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教师除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数据平台在线进行师生交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及时地把握学生在教育动态,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梳理学生教育获得感,同时也可以将朋辈效应纳入到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在大数据的指引下,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目的。

三、大数据引导下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创新策略

习总书记强调,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要更加地注重改革的创新功能,及时地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改革激发教育活力和动力。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提升教育服务人的能力。要在创新方式、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综合的多媒体手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大做强。鉴于此,高职院校的大数据要创新性地融入到人本教育管理当中来。

(一)利用大数据服务系统提升人本化教育管理

要想创新性地利用大数据服务系统来提升高职院校人本教育管理,首先就要深入地对高职院校的师生进行全面化的需求调查,在实际调查基础上制定一套完整的高职院校师生数据服务系统。这套完整的师生需求数据服务系统应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调查原则,保证制定的数据服务系统能够真实有效地评定师生的综合素质。这套师生数据服务系统不仅要让师生能对自己有着客观清晰的认知,同时利用大数据的统计特性,保证高职院校的管理层也可以全面利用师生数据服务系统,针对师生的实际教育状况制定出较为完备的教育管理措施,以此达到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

当然,师生数据服务系统会优化和便利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真正做到一切管理为了师生教育教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收集师生相关数据的过程中要始终将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作为收集的核心准则,同时在数据信息存储方面也要明确标准,保证存储的数据能够规范使用,防止个人数据泄露和盗用,切实维护好师生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二)构建数字化校园保障教育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地将教育管理的创新优化同时代化有机融合,在整个融合的过程中,依靠着信息数据库这一时代科技背景,高职院校主动地建立信息数据化校园,以此搭建以师生为本的智慧化校园。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使得学校除了为师生提供相关的数据服务系统之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广泛性和共享性为师生教育教学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数据。在信息化时代下,这种智慧化校园同师生教育教学个体化差异的相结合,必定能全面推动师生的综合发展。

高职院校要想在智慧化校园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那么新媒体教育管理也就必然要成为高职院校在人本教育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补充。比如像师生常用的微信、微博以及热搜等方式的社交沟通平台也要在教育管理中被广泛地应用着。正是鉴于这些社交平台对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广泛且深入,高职院校就要在人本化的教育管理中主动地打破传统化的线下教育管理,将教育管理的形式拓宽到线上互联互通的网络上。以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该学校为了方便学院的教育管理,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都已经开通了自己学校的公众号,学院的所有师生均可以通过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建立的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共享学院的相关历史发展背景和办校理念,同时在师生同学院互动的过程中,学院也可以根据这些社交平台在第一时间对师生关于学校所形成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这样的方式方法不仅能够让师生清晰明了地消除疑惑,同时也会在互动过程中拉近学校和师生之间的感情认知,对学校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对网络围观的师生也是一个积极的促进,促进他们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网络宣传和互动活动当中,以此方式提升学校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反过来,学校也会在这种网络数据平台上通过师生的提问和建立不断找出学校发展的症结和吸取良性发展建议,以此形成整体发展规划,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人本化质量和效率。

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强国先强教育。没有教育强国,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强国,更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因此,在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认知以及行为方式都要由传统化的平行模式转变成为了跳跃模式。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也应该在这种信息化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鉴于此,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将大数据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教育管理当中,让大数据为教育管理做出人文服务是当下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当信息化同教育化形成良性互融,那么大数据也必将能够作为新型手段创新化地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人本化,为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做出时代贡献。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182.

[2]王坤.支持与实现:教育大数据对高校教师教学决策的价值所在[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145-147.

[3]张引琼,唐琳.“大数据”背景下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变革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6):14-16.

[4]陈文,蒲清平,邹放鸣.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17(1):67-69.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