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09-05戴旋张军
戴旋 张军
摘 要:创建跨学科、跨专业,打破专业边界的新型“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界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涵义,提出“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并对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进一步提出“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新的培养模式为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可以有效实施“一流专业”建设,促进高水平设计专业本科教育。
关键词:一流专业;“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9-0000-04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专业建设则是一所大学的根基,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由于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很多高校原有专业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设计专业也不例外,设计教育也落后于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高校设计专业要以教育部启动“一流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为契机,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专业只有建立跨学科、跨专业,打破专业边界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满足当代行业与产业需求的高效设计人才。
一、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含义
学界不少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按教育部文件精神,“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包括四大类:一年级开设公共基础课与通识课、二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三年级开设专业课程、四年级开设实践和实习,即所谓“1+1+1+1培养模式”;某些学校一年级开设公共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課,三四年级开设专业课和实践、实习课,即所谓“1+1+2模式”;还有某些学校一二年级开设公共基础课、通识课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四年级开设实践和实习课,即“2+2模式”等。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以及采用何种评价手段等四大环节。本文研究的“艺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等教育理论指导下由培养目标、主体协作、培养方案、过程管理等要素构成特定的标准系统(见图1 )。“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具有设计理论基础与技能,并掌握工程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具有工程实践素养与能力的设计人才。
二、“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提出
“艺术+工程”即是指“艺术”与“工程”的交叉结合,强调艺术学科与工程学科的跨界融合,通过融入工程教育提升设计人才能力和格局,培养具有工程思维、工程能力的跨界融合型设计人才,从而突破传统设计人才思维狭隘和能力单一的局限性。“艺术+工程”表现为如下二个特征:一是艺术设计的感性思维与工程设计的理性思维有机融合,二是艺术素质、技能与工程知识、技能有机融合。文本中的“融合”是指设计专业中融入适当的工程课程,是指设计与工程的交叉结合,培养既具有设计艺术素质、艺术技能又具有工程经验、工程能力的新型设计人才,做到“艺”与“技”深度结合,“美”与“用”和谐统一。总之,“艺术+工程”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行业发展趋势,按照设计专业教育规律,融入工程教育,培养兼具有工程思维和工程能力的新型设计人才。
三、“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自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校成立以降,设计教育就开始推行艺术和技术的统一,所谓“艺工结合”就成为设计教育的一条基本准则。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原子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提倡“如果想对提高共同文化生活有所贡献,必须想出一种方法,使年轻物理学家所得的教育更趋高雅,并使艺术家、文学家所得的教育更趋稳固精密。”李政道也“倡导培养有艺术气质的理工人才,培养有科学头脑的艺术人才”[1]。这两位科学家的人才培养理念潜在表明艺术与工程交叉融合的必要性。
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创始人奥拖·艾舍曾的观点认为:“美学范畴,如比例、量体、排列、渗透或对比,实验性地予以掌握,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它们不是目的的本身,也不是一个上级的、支配性的学科,而是作为一种设计的文法和语构。”[2]从奥拖·艾舍的话中看出工程设计与设计艺术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相同的思维方式,也潜在表明两者融合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科学家和设计师都深切感受到人文与科学,艺术与工程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美国工程教育学会在1955 公布《格林特报告》,该报告强调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的同时,建议将艺术课程纳入工程教育课程中。在日本和西方国家高等工程教育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艺术包含在“人文”这个大类中。“如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对本科生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分占总分的2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88门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目的课程,规定本科生必修完其中的8门,这种课程安排在西方一些大学里是相当普遍的。”[3]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成立于1980年,媒体实验室是“艺术+工程”的典范,“如电影与网络技术结合,发展了对交互式电影的研究;网络与社会学结合,产生了对社会化媒体的研究课题”[4]。欧美高校始终在探索艺术素养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结合,力求实现艺术美与技术功能的统一。
如今,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设计艺术与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依托不同的学科背景,国内某些高校设计专业的“艺术+工程”交叉融合有了可能。这就需要转换办学思路,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培养服务新经济业态的新型设计人才。
四、“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要实施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设计专业必须以创新“艺术+工程”融合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加强设计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专业创新能力。为推动创新,引领实现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应遵行如下有效路径。
(一)更新办学理念
理论构建是一个系统,其中观念是核心,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更新观念是增强适应性,提高主动性的有效途径。设计专业首先要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与社会需求,制定有关学生培养合理性且理想化的培养要求。人才培养目标通俗地说就是学校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首先要规定受教育者必须达到的规格限定和质量要求,其次必须考虑到国家战略方针、行业需求和大学办学定位等诸多因素。
设计专业要适当引入工程学科课程内容,增加工程教育,调整原有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艺工结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江南大学等高校的设计专业就开始探索“艺工结合”的教育模式。但是真正做到艺工结合并不容易,如果不把工程教育融入到设计课程体系中,艺工结合只能处于皮相混合,根本无法培养艺工结合人才。目前有些高校创建了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这些学科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需要认知世界与观察世界,探索如何用视觉文化与图像学的方式进行应用和推行教学改革。”[5]197这就要求设计专业结合工程材料、控制技术、信息与数据技术等课程开展交叉融合,重新制定课程模块,通过融合,有效实现“艺术+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扎实推进设计专业“一流专业”建设。当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结合自身条件和学校优势,形成“以艺术与科技融合为内涵、以创意思维与专业实践共生为理念、以国际合作与教师培训为依托、以设计服务与科研项目为平台的人才培养目标”[5]199。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该校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展览显示出学科融合的优势和亮点。
(二)重构人才培养机制
设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提升实践能力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长期以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产教融合协同机制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实际设计项目,推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是提高设计实践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近年来,学界提出加强育人全过程管理、持续推进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加强人才培养的第三方评价等管理方式。行业、企业着重强调人才的实用性,他们参与人才培养则着重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管理与评估,因此要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用人单位或者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参与高校育人管理,调动企业主动性,使企业能够深度参与育人管理,有效推进设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应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与规律,突破传统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适应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6]也使企业能在校企合作中获得需求的实用人才。
“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交叉融合实现的。要实行设计专业与工程专业交叉融合必定要重构人才培养机制,这也需要一定的驱动力。驱动力一般可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外部驱动力受外部环境影响和作用,是社会对办学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期望,是一种软性和刚性相结合的力量。高校的外部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产业状况、社会需求和科技文化等因素。内部驱动力则更为复杂,一般涉及到学科建设目标、经费投入、实验设施和跨学科师资队伍等要素。内部驱力则是培养“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人才的主导性因素。
设计专业要落实“一流专业”建设首先要得到高校管理层的重视,学校层面上要加以鼓励和支持,学校内部要统一思想。各部门,尤其是人事、科研、各教学院系等要树立学科相互包容、学科有机交叉、艺工适当结合的观念,打破学科封闭状态,积极主动支持设计专业与工程专业跨界融合,尤其在经费投入、实验室改造、科研项目扶持、教师团队打造等方面需要全校提高认识,思想统一。同时,建立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尤其需要学校管理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倡导各院系与设计专业形成优势互补,打造结构多元、异质互补的设计专业教师队伍。
在高校内部,艺术设计院系也要尽可能与工科院系深入开展合作,形成设计专业自身特色,提升设计学科竞争力。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展了陶艺与工程技术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盐城工学院着重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平台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设计工作室、众创空间、校企联合工作坊”五方联合的实验实训平台,实现“四创合一”,即创新、创意、创作、创业的合一(图2)。在校际之间设计学科也要尽可能互通有无,提升设计人才能力格局。例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帝国理工学院有一门合作课程叫做“创新工程设计”,设计出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最环保坐便器。在国内,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展校际之间合作,开展“跨界联合毕业设计”,充分发挥两校在各自学科、专业上的特长,通过具体有效跨学科、跨专业协同合作,做到以创新方式培养两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重构人才培养机制,创建和推行“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设计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目标的根本保障。
(三)重新修订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最终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上,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乃是“一流专业”建设的起点。培养方案一般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质量保障手段等。设计专业课程一般包括设计原理、设计表现、设计技能等课程,同时也包含實践实训课程。“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将工程课程落实到设计课程体系中,但并不是在传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简单加上几门工程课程。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哪些工程课程可以融入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其二,工程课程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该占怎样的比例,要确保设计专业本身不能变成工程专业;其三,融入的每一门具体的工程课程的难易度如何界定。设计各专业相差较大,有些专业还分不同的专业方向,如何把工程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到设计课程体系中,情况复杂,难度较大。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景园林方向为例,该专业类属于艺术学门类,风景园林专业课程除了包含人文学科课程以外,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认为还必须涵盖建筑学、建筑规划学、风景园林工程等工学课程。因此在研究该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如何把建筑学、建筑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这些课程纳入到风景园林课程模块中,同时还要考虑先修课程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分析论证,需要有条不紊地实践和调整。
与此同时,教学方法也要相应调整。教学方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教学,这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第二是以训练和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提高“艺术+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着重要解决如何处理与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问题。
“艺术+工程”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既需要立足现实,又要放眼未来,以前瞻性目光确定专业融合。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研究如何进行课程融合,重新设置课程体系;二是要研究这些课程的融合度,重点是要确定工程学科课程的范围和难易度,这就需要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此外,还要结合新的教学大纲探讨实践教学方法问题。盐城工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展了融合尝试,该校环境设计专业以能力提升为主线,按“知识系统化,课程模块化”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构建“课程+课题”体系,突出了专业实践性和专业拓展性。依托该校工科院校优势,将建筑工程课程中的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课程融进专业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着力培养环艺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而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制定时相对清晰,只在项目实践阶段进行融合。这种“交叉融合就是要逐步打破学科之间的既有界限,以交融互渗、协同共享为途径,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转型和升级,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路径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 [7]只有重新修订方案才能实现艺术设计与现代产业的有效对接,才能推进一流本科设计专业建设。
(四)兼顾个性化培养
设计专业要对接社会需求,同时还要兼顾个性化人才培养。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为前提,“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天赋,是学生鲜明独特的个性在学习方式上的体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了适量的工程课程,学生对这些工程课程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必定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对他们来说,学习工程类课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培养策略,美国政府对精英大学生和学术成就高度重视,在学校教学中逐渐引入分层教学,将班级进行分层教学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国内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分层教学模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开发不同类型学生学习潜能,培养优秀拔尖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不同层次的“艺术+工程”融合型人才,这也是设计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的旨归。
“艺术+工程”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设计专业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设计知识精深,而且要求学生掌握适当的工程专业知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设计专业与工程专业的交叉融合,也是设计学科自身建设的拓展与延伸。有效建立和采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开放性的设计思维,成为推进设计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进设计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的强有力保障,促进高水平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高校设计专业院系要审时度势,“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只有构建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培养引领未来设计发展的创新型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资料
[1]刘静伟,张星,王坚.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人才素质结构的影响[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4):312-314.
[2]程慧.创新设计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伦敦帝国学院机械工程系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3]王和芳.艺术与现代高等工程教育[J].学海,1997(2):4.
[4]杨飞飞.科普艺术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为例[J].戏剧之家,2016(13):225-226.
[5]刘军平,李洋.科技艺术形态融合的新体系——以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基础改革为例[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2018.
[6]陈虹.协同育人与创新发展[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7:82.
[7]张江.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