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跨文化教学结合中国文化进行思政教育

2021-09-05梁月倩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跨文化课程思政

梁月倩

摘  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跨文化课程具有自身课程特点,又兼顾中国文化精髓,结合中国文化可以使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适应时代。方法是做好思想转化,课程内容与中国文化有机融合,国际视野能力价值引导,思想品德协同审美情趣引导,教师的文化思想和政治组织管理,新媒体新技术支撑,顺应时代要求。跨文化教学结合中国文化,根植自身文明,既能培育高端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又能在思想上保证国家培育的人才政治立场坚定,为中华文明的存续积累力量。

关键词:研究生;跨文化;中国文化;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9-0000-02

一、引言

在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希望,也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1]。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为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正如王安石在《读史》诗中写的“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如何进行思政课改革,改革新手段是什么,什么是好的精神,怎样让思政课不做纸上尘土,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深入思索。而结合思政课和专业课于一体的做法,适合任何教学科目。“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是全体学科老师的共同职责。习近平总书记用种责任田比喻课程的思政任务,希望学科课程如果能够深入挖掘课程及各教学环节的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做到各门各类课程在自身内容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建设特色的课程思政,聚汇思想政治精神,形成不同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更有说服力[2]。

二、方法

在当今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中国该如何凸现国家文明特色同时又体现对其他文明的兼收并蓄。“在多元文化和各种模式的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社会构筑繁荣基石;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3]。而文明交流需要跨文化知识和能力,在中西融汇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课程承载了塑造国际视野人才和坚定高层次人才的国家文化自信的任务,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结合课程自身内容特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于一体是极其重要的。

第一,做好思想转化。在课程建设时,明确完成“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跨文化教学要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跨文化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4]。

第二,把课程内容与中国文化有机融合。要突出中国文化认知,结合文化教学重点特色和育人元素,融入知识体系教学,并且尊重课程的自身建设规律。因为文化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支撑,在一带一路格局下,文化于个体而言,是搭建身份认同的重要媒介,回答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国家而言,文化是从古至今的思想精髓凝聚,是国家存续的重要依托。发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为思政教育构筑基石;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是为思政教育突破创新。

跨文化教學讲授国内外文化概念,结合中国文化元素,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的高水平人才。课程知识传授又培养跨文化能力,凸显文化正确,实现中国文化价值引领。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教育学生世界格局的基本准则,单边主义不是主流。

在跨文化案例中筛选时要选择既提高语言能力、又有文化内涵,并且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认识的教学素材,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思想与语言文化教学相结合。以中国文化融合跨文化课程推动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课程展开中外深度学术对话。教学中思想政治与课堂实践实现知行合一,开展课程内的思想政治研究,培养教师和学生共同具有人文情怀,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共同坚守“中国立场”。

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大学校园文化生活,跨文化能力培养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知识要在学生活动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程结合校训、校风和校史文化中蕴含的中国元素,培植本校特色文化的活动。例如,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颜色分类讲解体现了人类的文化认知问题,以本校教师的蓝色校园卡和学生的绿色校园卡为例,凸显学校对学生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待。学生们都会由衷地感谢学校的良苦用心,由此对学校的感情日益加深。这种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跨文化教育,真正做到了跨文化“课程思政”成为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课程与思政巧妙结合,浸润着一代代学子。

第三,做好国际视野能力价值引导。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有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知识传授不是单纯的目的,激发学生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要改变单向的文化理论灌输,双向互动式不影响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例如,跨文化课程会每学期邀请外籍教师为学生进行“国际视野讲座活动”,外教结合自己国家文化认知与学生做演讲互动,学生根据讲座内容和自己的观察写出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报告,教师总结学生报告并予以指导。既锻炼实际写作能力,又锻炼听力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教学与学生的互动结合,教学与具体的文化场景结合,将刻板的跨文化交际基本理论活学活用,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感,能真正拓宽国际视野。

第四,做好思想品德协同审美情趣引导。在具体跨文化课堂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认知技能处理跨文化问题、批判性地反思自身的跨文化体验、独立式或合作式探索跨文化议题、共情地理解文化上的他者。学会倾听、尊重、反思、调解、适应和文化谦卑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例如时间价值观,让学生对比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干地支、四时循环时间观,与欧美的线性时间观,古埃及文明对日出日落持有的永恒的、自我更新的时间观。不同的时间价值观比较,引发当代大学生的时间观反馈,从而激励学生时间宝贵,永不浪费的共情体验。教会学生观察世界,提高品德和审美。

第五,做好教师的文化思想和政治组织管理。跨文化教师实践课程融合思政和文化是常态化机制。表现为教研室组织新教师培训,由资深教师带动新教师备课学习,了解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暨中国文化教学融合设计。利用备课说课示范课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集体活动引导教师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师既引入外国先进思想又传承中国文化,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参与中国文化传承。活动有利于教研室思想传承,有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在集体讨论时,全体教师能更好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术研究和课堂纪律的和谐统一,教课步骤一致,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體现了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互融互包特征,可见课程思政不仅对学生,更让教师身体力行。只有一个集体内百舸争流,才是在跨文化建设课程思政的良好写照。“实现中外文化和思政结合,通过通识教育去塑造更多能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新人才是当今时代的必需,是高校应予以密切重视的方法”[5]。

第六,做好新媒体新技术的支撑作用。跨文化建设课程思政需要结合现代化技术支持。当代学生活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社交比人际社交更频繁。跨文化课程思政教育要想被学生接受,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载体工作建设,加强学生互动平台、主题贴、课程网站和“两微”建设,运用学生喜爱的媒体风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课程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网站和课程知识微课建设。设计内容针对当代学生的个性特征,强化语境案例研讨与文化情境教育,目前进行的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学生认为符合自身的学习兴趣。跨文化课程思政,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工具,以中国文化介绍材料为教材辅助,探讨中外文化差异,深化中国文化认同。线上线下相结合中国文化教学,增进了跨文化课程思政的理念思路,增强了时代感。

第七,顺应时代要求。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被写入《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国际工程认证通用标准,成为工程和外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跨文化课程理应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社会变革和师生需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水平,增强协调合作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国际高端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国家需要高层次国际高端人才,研究生跨文化教学结合中国文化,根植自身文明,既能培育高端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又能在思想上保证国家培育的人才为中国所用,政治立场坚定,爱国敬业,保有家国情怀,为中华文明的存续积累力量。

[1]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21.02.25]. http://www.npx76.com/a/148395.html.

[2]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高校思政工作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N].光明日报, 2019-02-20(5).

[3]赵明昊.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活”起来[N].光明日报, 2019-02-20(4).

[4]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R].2019.

[5]梁月倩.用通识教育理念促进国际交流合作[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3):60-61.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跨文化课程思政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