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1-09-05刘宁徽陈沫梅文霞
刘宁徽 陈沫 梅文霞
有研究[1]显示,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衰退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呈进行性发展,血液透析成为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式[2]。但血液透析治疗存在各种并发症,优质护理对于提高透析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起到重要作用。体验式健康教育是指患者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体验,并进行思考、归纳、总结等过程,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3]。本研究将体验式健康教育应用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20 年1—10 月医院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4];每周2~3 次维持性血液透析、采用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排除条件:病例资料不全者;存在严重传染病史。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7~78 岁,平均年龄61.1±1.9 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8 岁,平均年龄60.1±2.4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本人签署知情研究协议书。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即健康宣教,向患者普及血液性透析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定期血液透析的重要性;饮食指导;心理指导;体育锻炼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体验式健康教育。
(1)组成体验式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由2名主治医师,4 名主管护师,2 名专科护士组成。小组成员均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合格后进入小组工作。
(2)建立评估体系:使用健康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理念进行评估,包括患者对血液透析形成知识的了解情况、健康理念、行为制约因素、行动意向等,按照评估结果对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3)理论授课: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采取公众号推送和微信群转发宣教文章、PPT 讲座、播放视频等方式,主要内容包括血液透析理论知识、血液透析注意事项和血管通路的维护等。讲述内容要生动有趣,简单有趣,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4)体验式健康教育:①提问式。由责任护士根据宣教内容提问,对回答正确的患者给予当众表扬,并赠送小礼物。②举办知识竞赛。由护士出题,患者抢答,同时对每个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不断强化患者对知识的记忆。③举办病患交流会。由恢复效果较好的患者在会上分享个人护理经验,同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以及自我行为管理情况。④营养管理。营养小组成员一对一动态追踪分管患者的3 d 饮食,结合检验学指标,每月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和电解质水平,指定个体化膳食报告并讲解。⑤运动管理。小组成员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运动方式可以采取步行,骑自行车,瑜伽等。每周3 次,每次1 h。
(5)心理疏导: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抑郁抵触情绪,不定期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进行疏导。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患者,使其重新树立自信,拥有战胜疾病的勇气。
1.3 观察指标
(1)自护能力指标:采用一般自我护理能力量表[5],共43 个条目,满分172 分,包含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得分越高则自护能力越强。
(2)疾病认知程度[6]:包括血液透析的原理、护理、注意事项。分值在0~100 分,评分越高代表疾病认知度越高。
(3)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肌肉痉挛、低血压、心力衰竭、高钾血症、营养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式。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频率逐渐升高。患者由每周2 次血液透析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到每周3次[7-8]。血液透析期间,患者易发生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各种并发症。再加之整个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常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9]。因此在治疗期间对患者施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至关重要。王慧等[7]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常规的护理方式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较差。现代医学要求护理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10]。诸多学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及尝试。结果显示,体验式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较好。体验式健康教育是指由患者亲身体验得到经验,转变观念从而加强自身的行为管理。
病患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关系着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1],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体验式健康加评语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讲,加深了患者对血液透析知识的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12]。结果也证实了这点,观察组的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梁晓娜[11]的调查显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关系着患者预后,尤其是在慢性病的治疗中,自护能力强的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嘱,病情缓解较快[13]。体验式健康教育通过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根本上转变患者的观念使其意识到护理的重要性。此外,体验式健康教育不仅关心患者的身体健康,通过心理指导和饮食指导,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病患交流会中,患者不仅学习到成功的护理经验,更可以使其融入集体,感受到关爱,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1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体验式健康教育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患者的康复训练进展的较顺利,配合度较好。因而并发症较少[15]。
综上所述,体验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