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粪便、唾液及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2021-09-05李慧敏温庆辉

海南医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唾液螺杆菌幽门

李慧敏,温庆辉

1.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523900;

2.东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523000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有80%以上患有轻重不一的慢性胃炎[1-2]。慢性胃炎的发生机制复杂,但是其公认的致病因素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且Hp感染与慢性胃炎疾病的活动性、黏膜的萎缩及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的发生关系密切,尤其是IM、Dys均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3],因而及早检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针对性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改善慢性胃炎进展与转归、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方法较多,其中Hp感染的诊断金标准为侵入性内镜检查,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较高,但正是其有创性而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4-5]。近年来,临床上更加重视非侵入性Hp感染的检查方法。本研究对粪便、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及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进行检测,探讨三种方法及联合检查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诊治的13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慢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6]:患者有胃胀胃痛以及嗳气反酸等症状,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表现;③同意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腹泻、既往有消化道手术史的患者;②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者;③近1个月服用过抗生素、抑酸药者。136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60例;年龄22~76岁,平均(49.33±7.12)岁;慢性胃炎患病时间3~15年,平均(7.35±2.36)年。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Hp检测(1)胃黏膜Hp检测: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胃镜检查,经胃黏膜标本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胃黏膜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如出现以下中的一项则判断为Hp感染:①幽门螺杆菌在表面上皮紧贴或者位于胃小凹及浅层腺腔;②亚甲蓝染色,在胃黏膜表面或腺腔内呈现短棒状或形状弯曲蓝色。(2)唾液及粪便Hp检测:患者在入院后行胃镜检查前留取唾液及粪便标本,其中唾液标本采集前应先禁饮、禁食1 h,在非应激状态下去唾液1 mL。标本预处理后进行Hp检测,HP检测试剂盒购自安倍医疗器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结果判读:质控区无质控线出现判断为无效;阴性为质控区出现1条线,质控区显示1条线同时结果区显示线1条线判断为阳性。(3)血Hp检测: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Hp抗体,试剂盒购自上海晶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以胃镜病理检测到幽门螺杆菌阳性作为Hp感染的金标准,比较粪便、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及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等单项指标,以及联合以上指标对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其中联合检测的阳性判断标准:粪便、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及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等单项指标中至少有一项Hp检查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慢性胃炎Hp感染的检出情况136例患者经胃镜与病理检查患有有萎缩性胃炎67例,非萎缩性胃炎69例。其中Hp感染阳性100例,阴性36例,唾液、粪便及血清幽门螺杆菌阳性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法Hp感染的检出情况(例)

2.2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慢性胃炎Hp感染的效能比较 血清Hp对慢性胃炎Hp感染的诊断敏感性高于唾液和粪便,但是特异性明显低于唾液和粪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则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阴性预测值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p感染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最高,但是与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对Hp感染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述清楚。自从Warran于1983年在胃黏膜内首次分离出Hp且认为该菌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之后,各国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公认慢性胃炎的发生及活动均与Hp感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7-8]。不仅如此,Hp感染还可进一步导致胃溃疡病的发生、发展,且有足够的证据表明Hp感染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关于Hp的研究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重点[9]。所谓Hp是一种寄生于胃黏膜的黏膜间和上皮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造成细胞被破坏、炎症反应。虽然近年来调查显示Hp感染在我国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姚敏等[10]调查显示自然人群的Hp平均感染率依然较高,约为54.76%。有鉴于此,临床上加强对Hp的检查,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均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多种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个大类。侵入性方法包括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及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等等,这些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结果的可靠性强[11-12]。不过上述方法均需要依赖胃镜检查,不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耗时相对较长,对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者长期应用抗凝药物治疗者也并不适用,故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此外,从幽门螺杆菌作为微生物学角度来说,细菌培养阳性是其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Hp是一种微需氧菌,需要严格的培养条件,这对医院检验科的技术设备均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其他污染菌的过度增殖会使Hp的生长受到抑制。因此,临床上目前以胃黏膜病理组织学作为Hp感染的诊断方法[13-14],本研究也将其作为Hp感染诊断的金标准。非侵入性方法包括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及唾液Hp抗原检测和血清Hp抗体检测等,这些方法标本易于获得而无需借助胃镜。2017年Maastricht共识会议也强烈推荐无创性Hp检查方法,尤其是应用于在人群中Hp的筛查。血清Hp检查的主要是IgG抗体,其原理在于测定Hp感染后产生的全身性抗体。不过由于Hp感染难以自行消失,Hp阳性一般即提示Hp感染。血清IgG抗体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在HP根除后6~8个月内仍可以被检测到,往往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15]。本研究也提示血清学Hp抗体检测的特异性仅仅为30.56%,也进一步证实了其较差的特异性。粪便Hp抗原检测在临床上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点在于无创且取材简单、花费少、操作简便,患者容易接受。《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认为粪便Hp抗原检测的准确性与尿素呼气试验相当,并推荐应用粪便Hp抗原检测进行Hp感染的诊断[16]。本研究也发现,粪便Hp检测敏感性与血清Hp无明显差异。唾液中Hp的检测价值以及其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尚存在不同看法,有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为口-口传播或者粪-口传播,并提出口腔内存在Hp的寄居是导致慢性胃炎Hp感染及复发的重要原因。KARCZEWSKA等[17]研究了297例消化道症状的HP阳性患者,对唾液HP采用PCR法检测,发现其阳性率为50%。本研究对不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对Hp感染的诊断效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血清Hp诊断敏感性高于唾液和粪便,但是特异性明显低于唾液和粪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阴性预测值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最高,但是与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血清、唾液和粪便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均较高,其中血清Hp抗体的特异性较差,进一步联合三种检测方法可有效提高检查的敏感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唾液螺杆菌幽门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根除治疗吗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重组蛋白OipA6间接ELISA法的建立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