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欣赏课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2021-09-03王居宇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初中音乐传统文化

王居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也是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结合,对于弘扬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精神,展示民族力量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因而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学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将深入分析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音乐;传统文化;文化渗透

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是一门极其抽象的艺术学科,很多学生觉得音乐晦涩难懂,很难学习,而在真正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不合理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音乐的课堂,甚至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感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掘如何更好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结合本土的艺术形式去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与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尊。

一、介绍歌曲创作背景,渗透传统文化

创作背景,顾名思义,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歌曲或文章表达叙述故事的社会背景与故事背景。

歌词的用词遣句,用字遣词,设喻用典,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更给读者一种精神世界的感召,通过意象表达词语,通过旋律表达感情来介绍歌曲创作背景,从而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在《我不挂帅谁挂帅》这一京剧曲目的欣赏中,教师首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穆桂英挂帅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在宋朝当时的内忧外患,同时又为穆桂英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国家的历史。之后带领学生去初步认识京剧的行当、角色,体验京剧的唱腔等,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歌曲、戏剧的创作背景引入,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够在了解背景之后更深的认识我国的京剧文化。

二、体验歌曲蕴含情感,理解传统文化

创作者在进行歌曲、音乐创作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其中,很大一部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精神等值的我们去学习和弘扬,它们同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能够影响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创作者的情感和精神,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而使得学生与音乐作品与创作者产生共鸣,这对学生欣赏音乐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精神也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品味歌词,感受云南彝族人民热情淳朴的品格,在加上旋律的融合,给学生们带来云南民族的风情,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同样运用热情的情感和心境来吟唱这首民歌,感受民族风情,同时也对学生们的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再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曲时,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这首歌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我国自古代以来就被诗人写在诗中的送别之情,同时还可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从语言意象中感受依依惜别之情,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了解我国诗词在表达上常用的意象以及表达方式等,在传统感情的感悟中欣赏歌曲。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挖掘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和精神,鼓励学生去学习和体会,进而在情感渗透方面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认识特色民族乐器,感悟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尽管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流派,而各具特色,但他们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都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都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精神根基。特色民族乐器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保持着民俗风情和天地之性情,运用变奏,起承转合,再现等手法,表现出音乐的缓神陈叙,体现出民族音乐作品的和谐之美,意境之美。

例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过程当中,各乐段运用各种变奏的手法加以变化,丰富音乐表现力,推进音乐发展手法细腻深刻的,从不同的意境和角度揭示乐曲主题内容,塑造音乐形象通过优美质朴的抒情旋律流畅而富于变化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各种演奏技法,如一幅动人的山水画,贴切的表现了乐曲的诗情画意。古筝作为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也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通过学习春江花月夜,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古代乐器,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他的古代乐器,比如古琴、二胡等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乐器,提高其辨别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这些乐器学习和了解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在古筝与《春江花月夜》的融合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画面。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我国古代各种乐器来加强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丰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精炼,其中蕴含着极其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信仰信念。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扩大眼界,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以致用,学生能够得到满足感,体会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增强音乐的信念。总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趣味元素与音乐知识的整合,实现活力课堂的构建,从而让学生在兴趣的支持下,敢于直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意识的深刻感悟,继承并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金金利.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成才-一中学音乐课堂戏曲音乐渗透的重要性[J].成才之路,2017 (14) :88-88.

[2]佚名傳统文化进校园视角下初中音乐课程开展模式研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一教育在线,2018.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初中音乐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