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家庭教育,助力孩子成长

2021-09-03唐敏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成长家庭教育助力

唐敏

摘要: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接受最早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扎实做好家庭教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助力;孩子;成长

家庭是人生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我们要扎实做好家庭教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一、多措并举,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都要求育人者必先博学、必先正己。要做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一方面,家长要主动给自己“加油充电”。家长要广泛阅读家庭教育理论书籍,积极参加家庭教育论坛等网络平台学习,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家庭教育理论素养,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并且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另一方面,学校要为家长搭台助力。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也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传递好的育儿知识、方法。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模范家长的事迹宣讲与先进引领来形成示范,教会家长具体怎么做。通过这些措施来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孩子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家长要给孩子做出优秀的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好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这是美国自然教育者斯特娜夫人说过的一句话。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家长必须给孩子带好头,当好榜样!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验证。

我的小女儿已经六岁了,在她五岁以前,她都非常喜欢看电视、看手机。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回到家,就要求看电视或自己拿着家长的手机玩,如果不让她做这些事,她就吵呀闹呀,让人不得清净。针对这种情况,我也是苦口婆心的进行说教,同时,还给她买了许多玩具,希望通过玩具来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少看电视、少看手机,可是收效甚微。到底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一不良行为呢?最后我对我们的家庭环境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人,都喜欢有事没事就把电视打开,同时也喜欢把玩手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她又怎么能不看电视、玩手机呢?最后我和她爸商量决定:我们只有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这三天晚上在家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而且只能看综艺节目,全家人一起看。同时规定,在孩子面前,除了工作需要外,就坚持不使用手机,闲暇时间可以看看书,写写字等。我们把这一决定告诉了孩子,希望相互监督、共同遵守。在最开始的那一个星期,孩子回家后偶尔会提出看电视、玩手机的要求,这时我就提醒她我们的约定,同时毫不犹豫的拒绝她的要求,她看我们家长也兑现了承诺,被拒绝后也没什么强烈的反应,乖乖的去玩玩具、看书、画画了。渐渐的,孩子也不再提看电视、玩手机的事了。由此可见:“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榜样正了,影子才不会歪。”

三、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既反映了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又让我们信服环境能影响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如同“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一样告诉着人们: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将是多么重要!

我们经常遇见这样一些家长,他们成天坐在麻将桌上,接送孩子放学上学都由麻将铺老板代劳。在孩子没有上学的时间,把孩子也带到烟雾缭绕、吆五喝六的麻将铺里,自己在一边尽情的打麻将,全然不顾孩子在干什么。这样的家长,还经常责怪自己的孩子学习不认真,成绩不优秀,请问:“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孩子还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吗?”我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小猫过河的故事》,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特意让他们想一想“小猫过河去干什么?”这时,有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回答:“它们过河去打麻将”。我听后顿感迷茫,两个孩子为什么这样回答?他们为什么不根据故事内容去分析、去想象小猫过河后去干什么呢?我对此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原来是因为他们的家长非常喜欢打麻将,每天都带他们去麻将铺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因此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打麻将是最平常、最重要的事,所以就脱口而出了。

现实中,在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行为习惯、学习成绩都非常優秀的孩子,在对这些孩子进行家访时,我们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家长要重视培养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长是孩子最亲最爱的人,家庭是孩子爱的港湾。在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越温馨越和谐,孩子就越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就越活泼开朗、乐观上进,社会性发展也会很好。反之,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孩子就会缺乏活力、自闭消沉,就不会同家长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家长也就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沟通、教育,更别说走进孩子的心灵了。有一个读四年级的女孩,她的弟弟和我的女儿在一个班学美术。因此我经常看见她和奶奶来接她弟弟,每一次见到她时,她都表现的那么沉默寡言,问她什么她也不爱回答,更没看见她与其他孩子玩,这不应该是她这个年龄应有的状态呀。于是,我就和她奶奶聊到了她的情况。奶奶告诉我,因为她在家有点不太听话,不太喜欢学习,所以,她的爸爸妈妈就会经常说她、打她,渐渐的她也变得不爱笑、不爱说了。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形成。而在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性格的作用和影响都非常大。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举足轻重,必须好好培养。

五、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学校教育

人们常常抱怨“5+2=0”,它指的是学校5天教育的成果,当学生双休日回到家里待两天后,几乎消失殆尽。这让我们警醒:学校教育再好,家庭教育跟不上,家校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就会造成教育的缺失,也会影响孩子最好的发展。例如:在幼儿园里老师教育孩子吃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保持安静,细嚼慢咽。放假后孩子回到家中,家长没有这样要求或者说没创造这样的环境,两天后幼儿返校,把以前在幼儿园学到的习惯全抛到了九霄云外,又回到以往“饭前不主动洗手,吃饭时大说大笑”的旧模样了。因此,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从而形成教育的一致性,效果的长久性,进而促进孩子又好又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成长家庭教育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