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清时期宫廷艺术的发展
2021-09-03徐雅楠那海峰
徐雅楠 那海峰
摘要:在中国王朝最后的大一统时代,明清的统治者们恢复了被元代废弃的皇家美术机构,对皇权的强调成为了明清时期宫廷艺术的主题。艺术家们使宫廷艺术发挥有助于政治教化的职能,既能突出帝王的功绩,同时也创造符合贵族欣赏趣味的美术品。明清的宫廷艺术,主要围绕着这两方面展开。
一、帝王画像中的宫廷艺术
皇帝作为宫廷的主人,为他们绘制肖像是宫廷画家的主要工作之一。明代的帝王画像延续了宋代的传统,多为端坐在宝座上的帝王全身像。在正式的肖像中,洪武帝朱元璋穿戴唐代样式的帝王服装,这示意着明朝对于唐朝文化及制度上的复兴。而坐在王位上的肖像则融宋代皇帝的自然坐姿肖像与更加正统的元代皇帝正面肖像的特点于一体。到了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皇帝朱棣的画像则是对宋代画院风格的复兴。
永乐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画中的他一手抓腰带,另一手放于膝盖上,姿势相比于他父亲的画像更加自然。而与宋朝的帝王肖像相比,描绘脸部和布料的笔触更加高度概括化。从画中地毯和皇帝王冠的描绘中可以看到西藏、中亚地区和伊斯兰的装传统装饰风格。同明代早期帝王像相比,自洪武帝的肖像开始,皇帝的耳垂都呈现出理想的圆状,显然具有高贵威严的面容特征。
而到了清朝,清宫延续了前朝对于宫廷美术的重视。皇家对于肖像画的喜爱使得绘制人像成为一个显著的风尚和传统。乾隆帝从登基起,每一年都会令画家绘制正式肖像。带有档案性质的《心写治平图》记录了乾隆与其多位后妃的肖像,除了常见的坐姿朝服像外,又多出了半身像和骑马像等。
此外,由于西洋文化的传入,清宫又出现了新的人物画风格,即行乐图和便装图。在画中的皇帝不复曾经的威严庄重,他们身着不同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衣装,甚至将自己装扮成西洋人士。这类画像在趣味之余还融入进政治性,在画中皇帝能够自由地穿梭于古今中外、现实和虚幻,隐隐的彰显了帝王那种无所不能的神圣性。
二、宫殿园林中的宫廷艺术
历朝历代,都城和宫殿又是皇帝权力和威严最重要的体现。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复建的,而清朝又是沿用了明代的紫禁城作为皇宫。因为距离时间较近,紫禁城成为了唯一保存至今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在明代的宫廷绘画中,较少有直接描绘宫廷建筑的,所流传的大多是民间对于皇城的想象,画作中的建筑宏伟壮丽,充满了神秘感。而到了清代,宫廷绘画中则出现了大量对皇宫建筑的描写,画师往往将皇宫的不同建筑与不同的礼仪活动搭配在一起,并且常常都会有皇帝的形象出现。如此一来,宫廷建筑便成为了皇帝的象征,与皇帝的形象和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徐扬所画的《京师生春诗意图》,便是以西洋画法中的鸟瞰角度描绘了以皇城为中轴的北京城全景。这幅画是对天子之城的赞美,也暗含着对于皇城主人、对天子的赞美。
明清时代,皇家园林在皇家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园林不但是皇帝的游乐休憩的地方,还常常是皇宫的替代,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功能。明代主要的皇家园林大多围绕在紫禁城四周,位于皇城与宫城之间,而清朝在继承明代皇家园林的基础上,又在北京西郊陆续修建了其他的皇家园林,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康熙赐给雍正的圆明园和乾隆为其母孝圣皇后建造的颐和园(前名清漪园)。
作为清宫绘画重要题材的皇家园林与行宫,圆明园三十六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都常出现在宫廷画家的笔下,有的采用传统的山水画法,也有的受西洋风格影响用了透视画法。冷枚的《避暑山庄图》就是后者中的代表之作。
三、陵墓与祭祀中的宫廷艺术
自永乐皇帝的迁都后,明代的帝王陵墓便分散在南北两京。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孝陵位于南京,而明代其他帝王陵墓位于北京。永乐迁都北京后,帝陵选在远郊昌平的天寿山麓,自永乐七年就开始修筑永乐皇帝的长陵。到明末,崇祯被葬入思陵为止,先后一共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十三陵”。
帝王祭祀陵墓是国家的重要礼仪制度,于万历年间宫廷画家绘制的《出警图》,记录了明代祭祀帝陵的图像,描绘万历皇帝朝陵与回銮的宏大景象。清代的皇陵主要延续了明代制度,帝陵离皇宫较远,分为东西两处。清陵的地上建筑,基本继承了明陵制度。而地下建筑又有一些新的特点,以东陵的乾隆御陵为例,地宫中有大量带有藏传佛教色彩的石刻。明清两代也继承了宋代以来帝王神御殿的传统,在皇宫旁的景山设置了专门的宫殿,用来供奉帝王牌位和朝服画像,在年节时进行祭祀,称为“寿皇殿”。
小结
明清两代的宫廷美术具有同一性,又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和趣味。明代的宫廷画家多军户,或由民间征召,既没有专门的画院机构,也没有系统的画家培养体系,因此宫廷画家的流动性很强,画风多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到了清代,对于宫廷画家的培养日趋成熟,设立了专门的画院和培训机构,又受西洋风格影响,人物画多为写实画风,景物画则常与建筑空间结合。并且清宫有一套完備的书画藏品收录制度,系统的使用和临摹也是清代宫廷美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