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改善研究

2021-09-03胡小峰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情绪调节改善大学生

摘 要:情绪是一种既有生物基础又有社会构成的、复杂的多成分过程,情绪调节是情绪研究的延续和发展。为探讨“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改善效用,使用《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心境状态量表》等对大学生情绪、心境等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主觀体验具有较好的适切性,通过“正向情绪策略”课程教学实践发现,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改善效果明显,“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可作为服务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改善的一门基础性心理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 情绪调节; 改善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160-002

情绪是一种既有生物基础又有社会构成的、复杂的多成分过程,与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纵观心理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情绪长期以来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所有心理学领域中最令人困惑和最困难的论题之一。随着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的进步和研究工具的更新,情绪研究重新引发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兴趣。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情绪调节进行了研究。

由于情绪在发展心理学中被视作为个体连续发展的动力核心,因此情绪调节成为情绪研究的延续和发展,并以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日趋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根据以往研究综合整理发现,关于正向情绪策略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研究相对较少,抑或零散论述缺少系统分析,抑或理论体系不完整零散、碎片。通过本研究,可以开辟高职院校大学生情绪研究的新视角,很大程度上可以丰富情绪调节理论的研究并延展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领域。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共20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剔除4名先天残疾、2名中途退出、2名身体不适等8名无效被试,按照性别、年级和学院相互平衡的原则进行配对,实验组、对照组和控制组各66人,每组男生32人,女生34人,年龄在18.0~22.8岁。

实验组除正常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外,还需参加“正向情绪策略”课程[3]学习,对照组仅限参加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控制组不参加任何心理辅导课程活动。每次课程教学60发分钟,为期8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使用《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大学生社会能力问卷对大学生情绪、心境等进行测量。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影响因素同质性分析

大学生的人口变量和身心健康因素会影响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包括年龄、体重、心理行为水平。因此,需首先考察实验组、对照组和控制组在这些因素上是否存在差异情形,以便科学考察“正向情绪策略”课程与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

结果显示,年龄t(31)=0.46,P=0.65>0.05;社会能力t(31)=0.69,P=0.50>0.05;行为问题t(31)=0.18,P=0.86>0.05。这表明实验组、对照组和控制组在影响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相关人口变量和身心健康状态各项指标上具有同质性。

(二)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主观体验指标同质性分析

对愤怒情绪报告表进行分析,后测数据减去前测数据为情绪体验的变化值,对3组被试8种情绪变化值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8种情绪的变化值差异显著[F(7,672)=97.614,P<0.001],3组被试之间差异不显著[F(2,96)=2.758,P>0.05],情绪与分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4,672)=0.914,P>0.05];悲伤维度结果表明8种情绪的变化值差异显著[F(7,672)=73.483,P<0.001],3组被试之间差异不显著[F(2,96)=1.525,P>0.05],情绪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显著[F(14,672)=2.716,P<0.01];快乐维度结果表明8种情绪的变化值差异显著[F(7,672)=59.995,P<0.001],3组被试之间差异不显著[F(2,96)=1.161,P>0.05],情绪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显著[F(14,672)=2.199,P<0.01]。分别进一步对愤怒、悲伤、快乐情绪感受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3组被试之间的差异不显著[F(2,96)=1.799,P>0.05]、[F(2,96)=2.643,P>0.05]、[F(2,96)=0.104,P>0.05]

另外,在愤怒、悲伤、快乐起始阶段,愤怒情绪、悲伤情绪、快乐情绪变化的差异不显著,三个组别的被试具有同质性。

(三)“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有效性研究

1.“正向情绪策略”课程效果的主观体验

结果显示,被试在“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学习后,除诱发较多的愤怒情绪,还诱发了一定的厌恶、悲伤、放松、愤怒、惊奇情绪,对被试在“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学习后4种情绪变化值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愤怒维度:组间差异显著[F(2,96)=5.151,P<0.01],组内差异显著[F(3,288)=110.364,P<0.01],组内与组间交互作用显著[F(6,288)=2.763,P<0.05];悲伤维度:[F(2,96)=3.151,P<0.01],组内差异显著[F(3,288)=153.193,P<0.01],组内与组间交互作用显著(F(6,288)=3.241,P<0.01];快乐维度:[F(2,96)=6.376,P<0.01],组内差异显著[F(2,192)=41.583,P<0.01],组内与组间交互作用显著[F(4,192)=3.138,P<0.05]。

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愤怒、悲伤、快乐情绪分别在“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学习后愤怒、悲观、快乐主观体验的变化值三个组之间差异显著。

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控制组组悲伤变化值显著高于实验组,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厌恶情绪感受和愤怒情绪感受变化值得分三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控制组悲伤变化值显著高于实验组,但与控制组的差异不显著,厌恶情绪感受和愤怒情绪感受变化值得分三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实验组的快乐变化值显著低于控制组,对照组快乐变化值也显著低于控制组。

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愤怒、悲伤、快乐情绪分别在“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学习后的愤怒、悲观、快乐主观体验的变化值在三个组之间差异显著。

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控制组组悲伤变化值显著高于实验组,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厌恶情绪感受和愤怒情绪感受变化值得分三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控制组悲伤变化值显著高于实验组,但控制组差异不显著,厌恶情绪感受和愤怒情绪感受变化值得分在三个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实验组的快乐变化值显著低于控制组,对照组快乐变化值也显著低于控制组。

三、讨论与展望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没有目标、网络依赖、偏激等现象与以往呈增长趋势。从身心统一的观点来看,心理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薄弱,会影响和制约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来说,要具备出色的调节自己生活与学习状态的心理技能,使自己能够在生活中从身心上激活自己、调控情绪、集中注意力等,这些心理技能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完美表现的心理保障,而这些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使其终身受益,能够从容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视角,运用“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学习的方式解释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情绪问题,通过“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学习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实验研究表明:“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学习能有效减弱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的主观体验,对照组减弱了愤怒和悲伤情绪的主观体验,但是控制组减弱了快乐情绪的主观体验,“正向情绪策略”课程学习能引起愤怒、悲伤和快乐情绪更大的交感神经唤醒。

总之,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事关学生成长和学业进步的基础问题,是步入社会前的身体储备和心理适应,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的个体支撑。情绪作为人的意识和行为指导的重要因素,探讨以情绪为切入口进行情绪调节研究,提升情绪调节能力,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在适应、和谐、合理的范式下健康运行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职院校的研究重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FYHLX045)

参考文献:

[1] GROSS J J.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271-299

[2]李承龙,徐坤宇,黄贤颖,等.负面身体自我在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10):1564-1567

[3]胡小峰.大学生正向情绪调查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9):75-76

[4] CAMPOS J J, BARRETT K C, LAMB M E, et al. Sociolect motivation development [M]. In: Haith M, Campos J J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1983:119-142

[5]胡小峰.思政視角下大学生正向情绪的构建[J]文教资料,2020(28):80-81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改善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