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架构与时空:《星球大战》叙事文化基因解码
2021-09-03王璐
王璐
《星球大战》系列影片的核心是融合高科技与艺术想象的世俗神话,迪士尼为该系列影片注入了基于现代世俗代偿的戏剧化神话表达,将人类传统意象中孜孜以求的庇护、抗争、救赎等元素进行了基于叙事视角、叙事架构、叙事时空的演绎。《星球大战》甫一诞生,即被奉为科幻类型影片的经典圭臬,换言之,《星球大战》系列为美国神话提供了一种现代返祖式的代偿表达。
一、世俗神话叙事融合视角分析
(一)普泛性融合视角
《星球大战》系列影片自1977年问世以来,截止2018年共计出品10部影片。导演卢卡斯少年时代深受黑泽明电影艺术风格影响,尤其是《战国英豪》《七武士》等片为卢卡斯《星球大战》的艺术创想带来了重要的灵感启迪,而《星球大战》系列风格奇伟恢弘,更具有一种史诗般的叙事逻辑。该系列影片在叙事方面有着强烈的世俗神话特质,卢卡斯由此而创建出一个形诸于光影艺术的神话王国,片中既有高科技与魔幻并重的高概念化表达,亦有泛成人童话的高渗透性表达,该系列影片的全知叙事视角与世俗神话视角的融合,更为其提供了一种普泛性表达。例如,1977年出品的《星球大战第四集:新希望》一片,荣获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等六项奥斯卡大奖。该片第一次将遥远的银河系拉至观众眼前,虽然当时电影技术的科技表达尚显薄弱,但却成就了该片强大的叙事与情感表现。
(二)增益性融合视角
《星球大战》系列中对世俗神话的演绎,缘起于远古人类对神秘大自然的畏惧,这种对未知力量的恐惧,亦类似于目前人类对机器人或将主宰未来的担忧一样,既充满了对未知的无尽期待,又充满了对未知的无边恐惧。与此同时,该系列影片在叙事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电影工业技术,因此,可以将该系列影片比拟为一种工业化时代的现实主义神话;而在剥离了其工业化外壳之后,真正能够感染与震撼观众的,恰恰是神话这一共鸣模因。卢卡斯显然是一位擅長讲述神话故事的天才,其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将软科幻与硬科幻深度融合的世俗神话叙事有机融合。例如,1980年出品的《星球大战第五集:帝国反击战》一片,踵继前作,在宇宙级世界观叙事表现视角下进行诸多表象化铺垫。该片在内涵品质表现方面更趋成熟,并将人与宇宙关系探讨的软科幻叙事及爆烈交战的硬科幻场景有机地集于一身,分别从不同的叙事视角增益着观众对该片的观影体验,由此观之,这部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甚至具有超越后现代风格的叙事手段。
(三)大他者融合视角
《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种重新审视世界、宇宙、人类、外星人四者的非凡视角。现实实体世界中的情感、理性、斗争等,在光影的映现与叙事的示现下,均以一种异化的技法升格为宇宙中缤纷视角下的世俗神话呈现。在系列影片中,卢卡斯为观众建构出独特的大他者叙事融合视角,这种视角使得观众既得以全景式地俯瞰整个银河系及其中纷争的诸星,又得以贴近人物角色的成长历程,从而使观众获得更加完整地的叙事体验。例如,1983年出品的《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一片,即以独特的大他者融合视角进行叙事,堪称影史最成功的续作。回顾《星球大战》系列影片既辉煌又沉寂的30年,观者看到了一个后现代风格的世俗神话视角,从这一视角加以观察,可以探寻出一个真实在场的银河系,该系列影片为一个时代赋予了永恒的神话之梦,宛如灿灿星夜中的流星,虽然光影只是一闪而过,却仿佛刻划在夜空中一般为观众留下难忘的沉浸瞬间。
二、世俗神话叙事架构分析
(一)英雄叙事模式固化架构
《星球大战》系列影片在表象化叙事视角方面,为迪士尼式的神话叙事架构赋予了一种规训宇宙宏大叙事的成功范式。实际上,包括《星球大战》全系列影片在内,其叙事整体架构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约瑟夫·坎贝尔的典型性英雄式世俗神话叙事架构模式。这种叙事架构模式通常为影视作品先入为主地建构起一方强大的敌对势力和庞大的弱势群体,进而在这种强弱失衡的二元对立叙事险象危境之下,命中注定的英雄便进一步被赋予神圣使命,由此成为新一轮叙事架构的转捩点,要么是众人历经千难万险地找寻英雄、要么是英雄千辛万苦地找寻导师、或是英雄千方百计地寻获终极武器,从而在导师、利器、魔法等超能力、超武力的加持下,英雄进入更高的级别或层次,并最终赢得胜利凯旋。这亦是好莱坞屡试不爽的世俗神话英雄叙事模式。客观而言,无论是该系列影片的三部前作,还是其后的续作,基本上都无法跳脱该叙事模式架构的窠臼,从抽象化象征性方面来说,这就如荷马史诗时代所近乎固化了的长短格六步诗的模式化世俗神话体系表达一样,为现实实体世界带来了一种神话寓言式的反馈规训。[1]
(二)多叙事触发式架构
《星球大战》中绝地武士所拥有的原力,结合了正义与邪恶、黑暗与光明、人性与神性等神奇力量。这种抽象化的原力为该系列影片解构了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人性与神性等泛二元对立表达。例如,1999年出品的《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一片,为卢卡斯奠定了美国“神话之王”的地位,数千影院同映的场景印证了该片所采取的多元叙事架构模式的成功。同时,片中用触碰时光机的一瞬间来进行叙事切换的创意,更是为该片建构了一种融合多叙事视角、多叙事进程、多叙事回溯的扳机式的叙事架构。这种扳机式的触发将叙事架构进行了基于时空节点的多叙事架构表达,从而令各种意象得以在类似超时空的扳机装置中存在与流动,如同光线一般无处不在。
(三)去雷同化叙事架构
《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中的多数叙事架构略有雷同之处,然而,其中亦不乏别出心裁的去雷同化叙事手法,从而为该片的世俗神话表达平添了一层艺术化、历史化、戏剧化的非凡色彩,同时,亦以其跌宕起伏的新颖架构精妙地操控着影片走向,调控叙事节奏,掌控叙事冲突,并将传统视阈内虚无缥缈的科幻加魔幻,透过这种更接地气的叙事架构将剧情落到实处。例如,2005年出品的《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一片,即以去雷同化的叙事手法将庞大星际共和国的剧变表现得更加切近真实,将黑勋爵真正意义上的“黑化”表现得既悲怆又恐怖,使其凶残肃杀的个性深深烙印在观众脑海中。该片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华丽的宫廷剧式盛宴,去雷同化的叙事架构在片中承担了核心表达的关键作用。[2]
三、世俗神话叙事时空分析
(一)叙事时空的切换与推移技巧
2010年后,科幻类型影片的创制在CG技术、电脑3D、动作仿真等诸多方面皆为《星球大战》系列影片带来视听的全面升华,同时,后现代风格创制更为叙事时空表达的切换和推移带来了更精彩的表现。在迪士尼出品的所有《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中,创作者皆沿用着世俗神话与科技科幻深度融合的创制思路,赋予扁平化世俗神话故事以新奇的叙事时空表达效果,同时,以透过新奇叙事时空所表现的戏剧化与故事性,持续引发观众对影片的强烈共鸣;而越是扁平的神话叙事剧情,越是需要透过叙事时空的变幻来进行增益。故而,在叙事时空表达方面,该系列影片渐进实现了一种极具创新意义的空间切换与推移技巧。例如,2016年出品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一片,即在扁平化的叙事剧情中,透过叙事时空在二元对立中的展布,为该片洒下了一片极具质感的移情光影,同时,亦将该片的节奏进行了时空挤压,使得整个时空叙事在时间表达方面凸显出扣人心弦般的窒息紧迫感。[3]
(二)叙事时空消弭现实疑虑
后现代风格的世俗神話叙事更多采用了高科技手段与影视艺术相融合的创制技法。从叙事学角度而言,《星球大战》系列影片将人物置诸有限的叙事时空之中,并为映现这种叙事时空将整个宇宙撷取过来。这种与现实实体世界的时空对比,不仅以一种精神抚慰力量填补着实体世界中的精神空虚,并且消弭了现实世界中人类对未知科技力量的恐惧,亦消解掉了机器人伦理取位的疑虑。例如,2017年出品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一片,片中角色所代表着的信仰和精神,形成了超立体化的意象化表达。[4]
(三)叙事时空中的人性之光
从整个时空设定加以纵览,《星球大战》系列影片的背景贯穿了一个长达25000年的漫长维度,而其整个故事的主线,却仅仅局限于片中两代人的身上,这种近乎无垠的宏大背景,以其无穷无尽的时空表达向观众展现出一个广阔巨大且不设限的想象空间。该系列影片中的原力,实质上是青春、积极、奋进等主观能动意识的能指,同时,将人性之光进行了意象化的升华。例如,2018年出品的《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一片,将这种原力回归平凡,将片中所表达的无畏精神进行无差别传承,使得整个系列作品中的叙事充斥着对美好价值的无限推崇与人性化表达。[5]
结语
《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为全球观众呈现出一幕幕史诗般的现代世俗神话,这种披着高科技外衣的世俗神话,透过独特的叙事视角切入、叙事架构呈现、叙事时空构建等手段,渐次为观众展示了形诸于主观能动意识的意象化能指,同时,更在此基础之上,完形为二元对立矛盾的精神所指。《星球大战》系列影片因世俗神话叙事而精彩,而世俗神话叙事则因该系列影片而获新生。
参考文献:
[1]尤婧.电影的衍生品开发与产业链优化——基于系列电影《星球大战7》和《捉妖记2》的案例研究[ J ].中国电影市场,2018(06):36-39.
[2]裴越.《星球大战Ⅷ:最后地绝地武士》中的二元对立与平衡[ J ].汉字文化,2018(09):48-51.
[3]ASC摄影师史蒂夫·耶德林用SkyPanel拍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 J ].影视制作,2018,24(02):50-53.
[4]刘兆明.价值链视角下的电影产业IP研究——以“漫威世界”及“星球大战”为例[ J ].电影评介,2017(24):75-77.
[5]蒲东.《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详细分析 新三部曲能否超越卢卡斯?[ J ].家庭影院技术,2016(0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