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意识与大众审美的弥合

2021-09-03类成云

电影评介 2021年10期
关键词:题材党史革命

类成云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自出现之时就是国家主流话语、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是主流意识形态对艰苦奋斗历史的记忆和对新形势下主流话语结构的彰显。作为非常重要并特殊的题材,它的创作一直备受关注,它的概念也几经变化。现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包括了重大革命历史和重大历史两大类。党史题材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一、主流话语的建构:党史题材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首次被命名是在1987年7月4日。在这之前,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创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积累,考虑到这类题材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党中央的多次指示下,并经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批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立。这一小组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审查把关,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决定。这一小组一直伴随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和发展而发展,见证了新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立后不久,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设立摄制重大题材故事片资助基金的联合通知》(广发影字[1987]772号),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提供资金支持。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规定:“重大题材是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重大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是指以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革命斗争题材的故事片;重大现实题材故事影片,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事件为题材的故事影片。”①也就是说,最初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要表现内容是重大革命斗争和重大现实题材,并没有对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相关内容作出规定。

1990年,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拍摄和审查问题的规定》(中宣通[1990]16号),其中第一条规定:“凡表现我党、我国、我军历史上重大事件,或以描写担任和曾经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包括党的创始人和相当于常委的领导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全国政协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生平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影片、电视剧和纪录影片、电视专题片,均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②这份文件,首次明确了党史题材影片包含的内容不但包含“我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包含“担任和曾经担任党内重要职务的领导人生平业绩”,并对该类题材影片的创作提供了纲领性依据。

这次调整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文化、思想及观众审美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对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电影更为关注,加强了对这类影片的方向性引导和管理。这也是主管部门对此类题材影片创作态度的呈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我国电影体制机制和电影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国家试图通过此举缓解和改变当时此类题材的供需矛盾。这一调整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扩充了范围和内容,对当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事实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党史题材影片均产生了多部经典之作。

随着我国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的进行和电影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之后,國家再次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概念进行了调整。2003年3月1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关于调整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立项及完成片审查办法的通知》(广发编字(2003)756号)中规定:“凡以反映我党我国我军历史上重大事件,描写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及其亲属生平业绩,以历史正剧形式表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电影、电视剧,均属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①同样的,这份文件仍然强调了党史题材影片主要表现“我党历史上重大事件”和“党的重要职务”的领导人。不同的是,这份《通知》将担任党的重要职务的领导人亲属的生平业绩也纳入到党史题材的范围内,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了要以“历史正剧”的形式表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对“历史真实”的看重。同年7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又下发了《关于调整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立项及完成片审查办法》的通知,再次强调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党史题材的表现范畴。

2006年11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剧本立项及完成片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为“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曾任上述职务的领导同志。原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常委)生平、业绩、工作和生活经历,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决策过程的电影和电视剧。”②简言之,就是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平、业绩、工作和生活经历,反映党史、国史、军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任务和重大决策过程的电影均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这次调整一改之前首先强调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况,首先强调了该题材影片对“领导人”的表现。虽然同样是强调了党史题材影片表现的两大部分,但关于重要领导人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段发展方向和重点。这一改变直接为后面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的创作松了绑。在此后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十几年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也一直保持着相应的创作节奏和方向,并在党史题材人物创作上取得了一定成就。

综上所述,党史题材包含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范畴内,其创作和发展方向受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和发展方向的约束和引导。从狭义上来看,党史题材电影指的是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内路线斗争、组织发展过程、原则、学说,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等内容的影片。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建立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指挥权,又在新中国成立后引领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与我国、我军的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到底哪是纯粹的党史题材。因而,本文更倾向于从广义上来认定党史题材电影,即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决策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表现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内容,以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物的生平、业绩、生活经历的影片。

二、历史与记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记忆和历史书写最重要的两大部分。党史题材影片的创作之所以一直被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历史书写的态度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外化和彰显,承担起这个重要任务的就是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党史题材影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在工农兵银幕形象中被凸显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①。作为延安文艺创作的延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银幕上的主人公多为工农兵形象。他们不但是新中国革命历史的推动者,是国家主流话、主流意识形态立场、态度和工作对象的表达,也是树立与建造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信念,更是维护和建立新中国国家形象的需求。这是时代选择的必然,也是历史的选择权重。而在这些工农兵题材的影片中,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不断得到凸显。如《赵一曼》(1950)中的赵一曼,《中华女儿》(1950)中的胡秀之、冷云,《党的女儿》(1958)中的李玉梅,《烈火中永生》(1965)中的许云峰、江姐和华子良,《沙家浜》(1968)中的阿庆嫂,《红灯记》(1971)中的李玉和等人,这些党员无一不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依然坚守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品格,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在这些影片中,优秀共产党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化身,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员的伟大理想通过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在影片中得到宣扬和强化。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在立体地、“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同时给观众以崇高和震撼之美的享受,引导和鼓舞观众。

其次,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兵”也是此时党史题材电影表现的重点。《南征北战》(1952)、《渡江侦察记》(1953)、《铁道游击队》(1956)、《上甘岭》(1956)、《回民支队》(1959)、《红色娘子军》(1961)、《雷锋》(1965)等影片或表现共产党领导下革命队伍的建设与成长,或表现在党的军事斗争路线指导下取得胜利,或表现我党的群众路线,虽然有的影片中不一定表明主人公的共产党员身份,但他们却都被作为典型形象或者重点人物被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片中故事的走向或人物的精神思想变化。更为确切地说,这些人是共产党员的复合体,一部分是共产党员,而另一部分则是受共产党影响的群体。这其实是共产党和共产党员辐射范围的展现,从侧面构建了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形象。

这一时期的党史题材影片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塑造了诸多性格鲜活、丰满的共产党员人物形象。第二是党的思想,包括军事思想、群众观念,甚至是文艺思想隐含在影片中。第三是影片所表现的共产党员多是战士或者中下级干部,没有出现领导人形象。实际上,不论是表现优秀共产党员,还是在革命战争中展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和党的群众路线,都是在彰显共产党或者共产党员对中国人民精神的引领和对具体工作的指导,也是国家对人民牺牲奉献的铭记,是“将记忆的主题与历史性中国及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予以影像建构,已然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决策层、电影创作界之间达成了共识”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入人心,艺术创作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党史题材影片创作也进入第二个发展时期,标志性现象是党和国家领袖人物的艺术形象开始出现在电影创作中。1979年,周恩来、贺龙、陈毅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艺术形象出现在《报童》《曙光》《从奴隶到将军》中,开创了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艺术化表现的先河。在《报童》中,周恩来以两种形象出现,一是在《新华日报》报童和工作人员口中的周副主席形象:忙碌、废寝忘食;二是亲自出面解决报社困难,关怀、鼓励报童,领导南方局、《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同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虽然他是作为配角在影片中出现的,但实际上,报童的工作和《新华日报》的工作都是在他的领导之下的,同时也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他的一言一行都对报童和《新华日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陈毅的形象在《从奴隶到将军》中的出现显得比较工具化,更多用来表现党对罗霄的精神感化和领导。在《曙光》中的贺龙的形象则被置于当时艰难斗争的历史情境中,内有党的错误路线的阻碍,外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他自身对错误路线的抵抗和他对军民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几重矛盾纠葛叠加,加强了贺龙形象的张力,既体现了贺龙作为共产党员对党充满信任却不盲目服从的独立判断精神,也切实地表现了以他为代表的广大共产党员在艰难和困苦中坚守,等待曙光的精神。自此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艺术形象不断在银幕上出现,并随着影片创作和审美环境的提升而不断进行美学提升。同样是塑造陈毅的艺术形象,《陈毅市长》(1981)偏重于塑造他管理者和革命者的形象,而《梅岭星火》则更偏重于塑造作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形象。通过这两部影片,陈毅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武”能够安邦定国,“文”能治理天下的形象深入人心。

与塑造领袖人物个体形象不同,在《西安事变》(1981)、《风雨下钟山》(1982)、《开国大典》(1989)等影片中表现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他们时而作为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时刻的主导者和亲历者,时而作为时代变革的引领者在运筹帷幄、掌控全局,这些领袖人物的群像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历史时刻和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展现的是他们作为一个政党的伟大雄心和群体智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开天辟地》(1991)、《周恩来》(1991)等影片逐渐开始关注领袖人物的内心情感,并注意人物关系的营造和张力的建设,力图将每一个领袖人物塑造得立体、丰满、个性。《毛澤东和他的儿子》中,毛泽东对毛岸英的谆谆教诲是他作为一位父亲表达对儿子的殷切期望的表现。毛岸英牺牲以后,他对儿媳隐瞒事实,独自忍受噬心之痛,而他也是亲自将毛岸英送上抗美援朝战场的人。他被内心的痛苦所煎熬,被外在的亲情所羁绊,一个真实的、充满情感的,区别于以往毛主席作为革命者的父亲形象被刻画出来。《周恩来》中的周恩来也区别于他以往作为革命者的形象。一个为国家、为党的事业、为全中国人民谋幸福鞠躬尽瘁的老人,拖着病体努力把国家拉回正轨的作为国家建设者形象饱满而又富有感染力。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的《开天辟地》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影片将陈独秀这位比较有争议的共产党早期领袖人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比较客观地呈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所做的贡献,也比较性情地展现了他作为革命者对救国救民的热忱和作为丈夫、父亲对家庭的内心亏欠。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党史题材影片也在重大历史事件上凸显了共产党的领导,构建了新时期的共产党形象,如《西安事变》(1981)、《风雨下钟山》(1982)、《开国大典》(1989)、《巍巍昆仑》(1989)、《大决战》系列(1991—1992)、《大转折》系列(1996)等影片表现的每一件事都是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事件,而每一件都是在共产党的引领和指导下完成的。《西安事变》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和坚持;《风雨下钟山》中党中央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国民党军队被俘官兵的优待等,都是表现共产党对国家、对民族和人民,甚至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尊重;《巍巍昆仑》中,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在外线与国民党军队周旋。在战局变化之时,党中央召开的小河会议为我军击溃胡宗南部队布置了战略战术,加速了解放战争形势的根本性转变;《大决战》系列同样表现了党中央对战争形势的正确判断,对战略决战时机的及时把握,以及对战争策略的正确制定;而《大转折》系列表现的则是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决定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使解放战争形势提前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可见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领袖的智慧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也将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事实进行了强化。

这一阶段的党史题材电影多是表现处于宏大历史背景或历史转折中的重大事件。在创作风格上,力求真实、全面地展现当时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和历史事实,既表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也表现共产党在重要历史时刻的正确判断和把握。在人物塑造方面,既把他们作为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作为时代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处理矛盾、事件的过程中表现他们的高瞻远瞩与历史格局,也把他们作为革命者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进行了充分表现,同时赋予了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普通人的情感与脾气。在气势磅礴的大战争、大场面中融入细节,在领袖的“高大全”中挖掘领袖人物的个性和情感,实现了从注重共产党革命者、领袖形象到注重他们作为“人”的个性特征的表现。这是电影创作从概念走向理性,从注重历史到注重历史中的人的转变,也是在电影审美和美学上的提升。

进入21世纪之后,党史类题材的影片创作进入全新阶段。21世纪伊始,国家开始推行电影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化进程加速。同时,CEPA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促使中国香港电影人北上开展合拍电影,为内地电影注入新的创作力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党史题材电影创作也不断尝试创新发展,如《毛泽东在1925》(2001)、《太行山上》(2005)等,但大都反映平平。直到《建国大业》(2009)上映,一扫党史类题材电影创作疲软不振的局面,不但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也直接影响了后来《建党伟业》(2011)、《建军大业》(2017)等影片的创作。可以说,这三部影片构建了新时期党史题材电影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新时代表达,也加速了党史类题材影片创作的分化:一类是强调史诗性、全景式真实反映宏大叙事和宏大场面,但与20世纪90年代追求真实历史场景再现的创作方法有了明显区别,他们更偏向于写意性真实,不纠结于历史的真实再现。同时,产业化、商业化、类型化创作更强调类型元素和领袖人物的个体状态,力求贴近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态度。

另一类则是影片回归到小规模战争、小场面和小事件,在小格局中发力。《血战湘江》(2017)、《古田军号》(2019)虽然都是表现重要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但两者都在小规模的战争和事件中表现其特殊性,而非落在宏大历史叙事和场面上。在领袖人物的表现方面,影片更偏向于将领袖人物从群像中抽离出来,深入挖掘个体领袖人物内心的情感、理想等,表现领袖人物个体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特色。《湘江北去》(2011)、《周恩来的四个昼夜》(2013)、《周恩来回延安》(2019)等影片均是如此。《湘江北去》将一个年轻的、处在学习摸索阶段的毛泽东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他对“中国问题”思想的变化、对学生运动的声援、对感情的态度等让年轻毛泽东的形象富于激情与睿智。《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周恩来回延安》均将周恩来从国家大事中抽离出来,让他回到乡亲们中间,回到朋友中间,表现他在小事上体现出的忧国忧民和一片赤诚之心,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和老区人民、老朋友之间相处的周恩来,是“总理”之外的另一个“周恩来”。老区群众给周恩来抬车一场戏让《周恩来回延安》和《周恩来》形成强烈的互文关系,勾连了不同时代对同一领袖人物的不同表现,也展现了主流话语对这一形象的建构与选择。但这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周恩来》更倾向于表现他作为“总理”的一面,而《周恩来回延安》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则更注重表现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形象塑造而言,这一时期的领袖人物被赋予了更多情感和生命力,将“革命者”+“人”融合到一起,使其社会身份和个人身份有机结合,形成了新时代领袖人物的艺术形象。

除了重大历史事件和领袖人物,党史题材电影创作还包括了表现模范共产党员的影片,如《蒋筑英》(1992)、《王忠诚》(2002)、《任长霞》(2005)、《铁人》(2009)、《钱学森》(2012)等,还有表现党的好干部、好公仆形象的影片《焦裕禄》(1990)、《孔繁森》(1995)、《生死抉择》(2000)、《杨善洲》(2011)、《雨中的树》(2012)等影片。這些影片既有对其社会身份——“党的干部”“公仆”进行重点展现的,也对他们作为行业建设者的“人”在生活中的表现进行展现,党性与人性成为矛盾综合体,表现在每个人物身上就是这些党员人物形象的挣扎与坚定、纠结与奉献、个性与选择的体现。这些影片虽然没有领袖人物影片那样拥有大开大合的历史背景,但他们身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历史进程之中,社会巨变、价值观多元,他们依然坚守一个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底线与原则,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实际上,不论是表现史诗性大格局、大场面、重大事件的影片,还是回归到人物本体的影片创作,都在不同时期演绎和表达着不同时代的不同审美标准,塑造了不同的艺术形象,承载了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反映出主流意识、社会文化和大众审美之间的弥合与协调。

三、路径与弥合:存在问题与解决之路

虽然党史题材电影的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伴随了一些问题。比如不顾故事讲述方式和情节设置,片面追求影片内容的思想性与教化功能;人物塑造追求高大全,主题思想流于表面说教,令人难以接受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应认真对待,并加以切实解决。

首先,主管部门要加强党史题材电影创作的规划管理,加强引导,避免题材重复。中国共产党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它百年发展历程中有很多的事件、人物值得深入挖掘,都可以成为党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内容。所以,要加强影片创作的前端管理,从规划入手,将目光放至整个党史中发现新的创作题材。

其次,端正党史题材影片创作的指导思想和态度。党史题材的影片首先要面对的是观众挑剔的目光,故事是不是好看,情节是不是精彩,说教是不是明显等都会成为他们挑剔的理由和因素。对创作者而言,越是党史题材的影片,创作过程就越难,艺术思想质量的呈现要求也越高。所以,创作者首先要端正创作指导思想和态度,从根本上认识到党史题材影片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才能从技术上实现创作思想和目的。

再次,要解决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尊重历史,追求历史的真实是党史题材影片创作应该坚守的原则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存在过的人物都要写出来,而是要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选择,尤其要站在当今的角度和立场上,给观众、给后人以警醒、启迪和反思。尊重历史、追求历史真实也并不意味着放弃或者否定艺术真实。电影作为特殊的商品,有它要遵循的艺术创作规律,要在兼顾艺术性的基础上达到历史真实,应该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艺术虚构,党史题材电影亦不例外。追求“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结合”的“好看”,讲好故事,把控好叙事节奏,才能吸引到更多观众。当然,这种虚构要结合艺术情境、符合题材要求。

最后,在尊重历史、保持思想高度的基础上,强化电影的市场元素。强化市场元素,是将有利于实现影片在大众之间有效传播的元素运用到影片中,比如可以适当加入悬疑、动作,甚至是爱情,或者使用年輕演员等。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影片人物、情节等进行市场化的创作,才能够将影片拍成观众喜欢的。在2021年的党史题材影片中,《1921》《革命者》等影片均加入了较多的市场因素。

事实上,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表现优秀共产党员的影片,到当下优秀共产党员和领袖人物兼顾的影片;从表现小规模战斗到史诗巨片的大场面、大战役,再到当下的小规模、小场面战斗,党史题材电影完成了从美学形式到美学思想的螺旋升级,是主流意识形态、主流话语对价值观的引导和推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更新选择和定位的结果,也是新时代主流电影观众审美选择的结果,更是主流创作者不断重新认识历史、更新历史观念的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题材,每一个阶段的党史题材电影都承载了彰显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建构,反映主流意识与社会文化和大众审美之间的弥合与协调的功能和作用。

猜你喜欢

题材党史革命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