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业情绪变形计

2021-09-03崔晓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中生

崔晓丽

关键词:消极学业情绪;积极态度;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碼: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3-0050-03

【活动背景】

通过课前的口头调查,我们发现: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着非常复杂的情绪状态:成绩还不错(总体不错、某些学科不错)的学生体验着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价值感和自豪感,愿意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努力去深入思考和探究;成绩一般和成绩差些的学生则被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困扰着,影响了他们对学业的主动投入和热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希望设计课程帮助学生看到消极情绪背后传递的积极意义,认识到强烈的不舒服恰恰是必须在学业上做出改变和调整的信号。

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说,他们也迫切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来激发更积极的学业情绪。因为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怀揣着一个大学梦,都希望在学业上有更多的建树,因此我们设计了这节课,来帮助学生看到消极情绪背后的能量,实现与消极情绪的和解,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习活动本身。

【活动对象】

高中非毕业班学生。对于非毕业班的学生而言,升学的激励作用尚远,日常的学习更多地是以任务、作业的驱动为主要动力,一般教师没有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有比较多的学生正在体验着厌倦、无聊、烦躁等消极的学业情绪。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明晰“消极学业情绪是有能量和功能的,它的出现是在提示我们: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还有一些心理需要没有被满足” 。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看见、接纳消极学业情绪的存在,从而让深陷其中的学生少些挫败感;通过小组合作体验互相支持、思维碰撞的探究乐趣。

行为目标:借助“重塑印记法”和“心锚法”两种小技巧,帮助学生体验消极学业情绪的转化和积极学业情绪的激发过程。

【活动准备】

准备好PPT;在活动场室地面提前画好(粘贴)时间线。

【活动过程】

一、小热身:声音传心情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你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情,发出一些声音,比如啊、哈、呵呵、哎呦、唉、哼等。等一下老师喊口令“1、2、3,开始”时,大家就一起呼喊吧!

在教师的带领下,连续3遍,师生尽情地表达着自己心底的小情绪。“嗯嗯啊啊”“嘻嘻哈哈”“哎呦哎呦”等声音释放着学生们在学习上的压力、不满、欢笑和泪水。

教师提问:说说你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学生1:很好玩,我在学习上体验到的是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我大笑了出来。

学生2:我发出的声音是“哎”,我在叹气。说起学习,我是厌倦无力的。

教师:无论你在刚刚的活动中发出了怎样的声音,都没关系,因为这是你面对学习时的真实反应。所有的问题解决都要从面对它开始,今天,老师就跟大家来聊一聊学业情绪这个话题。

二、学业情绪初印象

(一)什么是学业情绪?

课件出示: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

(二)我给学业情绪画个像

教师:为了让学业情绪更加具体形象,老师邀请大家给自己体验到的学业情绪画个像。你可以联想自己上课时、写作业时、考试时的状态,这样可能会更有画面感。如果你进入绘画状态比较慢,也没有关系,你可以通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来帮助自己。

(1)如果学业情绪是有形的,你觉得它长什么样子?

(2)说到学业情绪,你的身体是放松的还是紧张的?

(3)最近一周,你感受最深的学业情绪是哪种?它对你的听课状态有什么影响?

教师(用鼓励的语气):再次强调,画画的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体验这样的表达方式。如果你画不出具体的形象,画些抽象的线条符号也可以。

绘画环节结束后,在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教师随机抽取学生的画进行投影展示和交流。

教师总结:在同学们的画里,老师感受到,学业情绪有时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发动机,有时是困扰我们的小怪兽,还有时候是一个默默的陪伴者……无论你体验到的学业情绪是怎样的,老师请你首先面对和觉察它。

三、学业情绪来送“信”

过渡语:从进化的观点来看,存在就是合理。学业情绪也许是一个来送信的邮递员,通过信件的内容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课件出示:几个关于情绪的背景知识:(1)每一种情绪都是带着使命和意义来到我们身边的;

(2)体验越强烈的情绪传递信息的愿望也越强烈;(3)主观体验不舒服的情绪通常跟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有关;(4)情绪通常跟头脑里的观念、认知紧密相连。

(教师预想:这个部分的内容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所以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借助小组成员间的同伴互助来完成思考。)

关于学业情绪的使命和意义,学生分享如下:

学生3:成就感可能提示我正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巨大的成功和满足。

学生4:烦躁感提示我暂时没有办法专注在学习上,该找找问题出在哪里了。

学生5:厌倦感提示我学得太累了需要休息。又或者在当前的学习活动中,我体验不到太多的兴趣和好奇。

学生6:无力感说明我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可以找到学习的状态,我也体会不到学习的意义。

学生7:麻木感说明我在学习过程中渴望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反馈。

关于学业情绪背后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学生总结如下:自豪感和价值感的需要,肯定和认同的需要,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的需要,有趣和好奇的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

关于需要澄清的学习方面的观念和认知,教师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重点提示如下几点:(1)多元智能观。不同的学科在学习能力上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同样,不同的人在能力优势(潜能)和能力组合上也是有差别的;(2)学习是一项时间跨度非常大的智力活动,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的;(3)影响学业状态的因素很多,除了学业情绪,还有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动机、归因方式、学习的投入程度等。

猜你喜欢

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研究
项目教学模式下高中生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
高中生校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及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高中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