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理论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建构剧场小组中的运用探究

2021-09-03文艺元

成才之路 2021年26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运用策略青少年

文艺元

摘 要:自我意识的建构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关系到其人格塑造,又关系到其自我发展。将戏剧理论和剧场小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建构,能使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得到正向发展,使青少年的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文章主要对戏剧理论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建构剧场小组中的运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戏剧理论;青少年;自我意识;剧场小组;现状;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056-02

一、青少年自我意识建构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自我意识主要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青少年自我意识建构的影响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无外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朋辈因素。首先,就家庭因素而言,家庭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言而喻,家庭中的沟通方式、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肯定或否定对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与孩子的相处非常随便,不注重教育引导。其次,就学校和朋辈因素而言,学校和同学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建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一些学校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关注较少,对青少年的自尊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自我认知能力培养等不够重视,德育实践类课程较少,很少开展推动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题活动。

二、戏剧理论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建构剧场小组中运用的必要性

当前,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建构还存在不足之处,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因此提出“戏剧理论”。戏剧理论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将戏剧理论和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建构,能够使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得到正向发展,并显著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将戏剧理论和剧场小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能让青少年在具有真实体验的剧场活动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培养青少年自尊、自信、自爱的优良品质,帮助青少年实现自我意识的建构。基于戏剧理论的剧场小组活动,能够使青少年通过交流互动感受团体动力,通过角色扮演深度领会角色,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学会做事专注、协作共进、群体互动,懂得如何在各种生活环境中更好地自处,更好地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并提高综合能力。

三、戏剧理论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建构剧场小组中运用的策略

1.剧场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原则

剧场小组活动方案应结合青少年成长需求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的小组目标,使青少年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运作来表达自我,以更好地认知自我,提升审美能力。剧场小组活动设计的主旨,是将戏剧理论作为根本指引为青少年构建表演平台,以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为主题,使其通过舞台互动实现体验式学习,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2.剧场小组活动具体内容

组织者围绕青少年自我意识构建这一主题设计剧场小组活动时,应设置多节剧场活动,并且使活动内容既层层递进,又各有侧重,使青少年在剧场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天性,在剧场游戏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1)破冰之旅——熟悉彼此。该节剧场游戏的目的是拉近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互熟悉,建立信任关系,调动组员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小组凝聚力,发挥团体的力量。教师进行小组划分时,要确保合理分组,将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自尊心情况、与人相处的方式等作为分组依据,使小组成员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在剧场表演开始前,要组织学生进行生动的、充满趣味的自我介绍,以活跃气氛,使每一名学生都产生参与的兴致。在趣味十足的自我介绍中,学生能够加强了解,消除陌生感,感受到自由、开放的快乐氛围。同时,组织者要适时辅助学生制定小组契约、小组规矩等。

(2)剧场初体验——我是演员。小组成员彼此熟悉后,在組织者的引领下,进入暖身环节,开始进行肢体动作和语言的表演,作为戏剧活动的开场。当小组成员都进入状态后,组员面对面站成两排,并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练习感官表达,还可以与其他组员进行相互模仿。在这样的表演中,他们会回忆平时的生活情景,通过面部表情积极表达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状态,竭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还会观看和体会他人的表演,从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理解和体验能力。

(3)自我认知——我眼中的自己。这节剧场游戏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让青少年通过舞台表演形式呈现自己最喜爱的事物,如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最喜欢做的事等,在组员面前充分展现自己,让其他组员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学生们参与性十足,不会有任何心理压力。

(4)自我体验——他人眼中的我。组织者可以设计主题为“他们知我心”的剧场表演活动,创设“家长、朋友、老师眼中的自己”表演情境,让几名组员以流动塑像的形式共同演出,其中一位组员进行演绎,其他组员表演其心声,表达其内心情感,从而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获取情感体验。在这样的表演中,学生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尝试观照他人,学会与人合作。

(5)自我调节——我长大了。经过前面的剧场表演,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沉浸其中,有了自我认知,形成了自我体验,并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演绎过程让学生学习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并通过转换角色、模仿表演产生了全新的认知。接下来,就是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组织者可以将“未来的自己”作为主题,让组员自由演绎未来的变化,如变高、变胖的身体变化,当爸爸、妈妈后的角色变化,以及又具备了什么能力等。在演绎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切体会到不同的角色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调节自己,如合理饮食才能使身体健康发育,不乱发脾气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等,从而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运用策略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