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9-03张越张文瀚庞舒月

成才之路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张越 张文瀚 庞舒月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利用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文章分析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036-02

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改变必将会带来变革。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借助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优化教学改革,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精准推送,推动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一、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时代发展需求

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教育理念革新,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结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妥善处理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借助大数据技术的统计分析功能,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精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证依据。第一,在调查速度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施调研,能够克服传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周期长的不足。借助校园网、局域网等工具展开调研,能够优化调查流程,提高调查统计效率,结论直观可靠。第二,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调研,可以使调查范围和调查内容更广泛,包括学生兴趣爱好、理论考核、伙食保障、学研成绩、社团活动参与情况等,便于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大学生的情况。利用大数据分析将这些数据结合起来,从表面到深层次进行分析,可以切实了解学生思想状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直接、明确的依据。

3.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推送

受人力、物力及技术的限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用粗放式的集中教育模式,基本上采用一对多的教育方式,将学生的总体情况作为教育依据。而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信息进行深度提取,避免以偏概全的问题,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依托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常常浏览的网站等信息,为学生精准推送思政教育内容,这样既受大学生的欢迎,又能让思政教育更加精准化与人性化。

二、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也就是所谓的单向传输式的“教—学—考”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往往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目标。同时,虽然有些教师采用了现代教学手段,也利用了大量资源,但由于手段与目标不相匹配,往往达不到教学目标。

2.部分教师未“以生为本”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不主动与学生沟通,不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及方式。有些教师总是认为之前的学生都是这样教的,现在也这样教就没问题。思想政治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说,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如果教学内容没有时代感,就会与社会、学生的实际联系越来越不紧密。部分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对教學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生硬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原原本本讲述给学生,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价值观逐渐与社会脱轨,思想层次距离社会愈来愈远。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落后

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单一、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未能形成严谨、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评价内容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评价方式仍以考试为主。这样的评价,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无法让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学习对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以致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建立高校思政教育数据库

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大数据”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第一,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在高校内建立教育研究中心,将学校图书馆、宿管中心等结合起来,协同完成构建信息收集平台工作,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在开放性的网络中完成信息采集工作。第二,继续做好传统的线下信息收集工作,包括辅导员组织问卷调查,强化师生交流,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等转化为数据。要发挥大数据的助力作用,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数据库,这不仅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还能为学生管理、学校发展等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利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思政教育

大数据助力思政教育不仅体现在数据支持上,还可以推动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开展个性化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围绕受教育者特点进行。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的数量、年龄、专业背景相对稳定,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学生个人信息加以统计,以海量的准确数据及不同需求为基础,可以创造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思政教育数据分析模型。教师可以根据模型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从而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前,教师可以调出学生们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倾向,并针对某个群体或个体,开展专题式研讨,并提供心理咨询,实施个性化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谈班级管理中“心理位移法”的应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