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1-09-03刘婷婷
刘婷婷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而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契机。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利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构建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环境,为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行为习惯;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4-0187-02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Behavior and Habits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Haishiwan Fourth Primary School, Hong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U Tingting
【Abstract】Elementary school is the golden period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behavioral habits, and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in elementary school is a certain degree of difficulty for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abilit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learning habits, teachers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habits, use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activities to build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students' active Chinese learning,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solid language ability developmen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Student behavior habits; Chinese teaching
小学语文学习對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个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寻找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对此,笔者在下文进行简要探讨,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培养兴趣意识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大部分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自然难以得到培养,语文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坚持生本教育理念,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情况,并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安排教学任务。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语文学习和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在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不足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态度应表现出更积极、更宽容的一面。同时为鼓励学生学习、减少学生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生在对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时,学习兴趣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如果学生对课程具有较大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概率就会更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挖掘。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利用课文素材,抓住机会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开拓创新。
例如,教师在开展语文课程之前,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带着良好的态度和微笑进行教学。在教师积极热情的态度感染下,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可以和学生进行简短的语言交流,比如可以问一问学生有没有喜欢的汉语歌曲、对汉语有什么了解,也可以和学生交流有关学校和生活的话题。教师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可以让接下来的一节课都充满轻松愉悦感,在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养成交流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收集不同学生的爱好,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如果学生对画画感兴趣,就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画一幅画,然后在课上对他的画进行简单介绍。如果学生对唱歌感兴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学习一首自己喜欢的汉语歌曲,学会之后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对全部学生进行一个展示。教师还要从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搜集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的习惯。
二、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经常尝试不同的语文教学方法,以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教师使用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密切相关。而学生又能从教师不同的教育方法中形成不同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所以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具有引导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方法非常丰富,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视频、图像等创新教育内容。另外,联想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利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可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保持对语文知识的长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入良性的学习进程中。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分类联想记忆法进行教学。在对新词语进行教授和记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习进行发散性思维学习,比如在对词语进行记忆时,指导学生对词语进行联想。通过联想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对语文内容进行教学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对语文文章进行记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语文文章进行意念构造的方法来学习。比如针对一篇汉语文章,教师在对汉语文章进行翻译后,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回忆汉语文章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方式,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还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采取合理的教学评估方式,养成自省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和习惯,不仅需要教师加强生本教育意识、进行充分课前准备和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重视教学评估过程的影响。众所周知,小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小学生都是刚接触语文知识,但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课堂上获得的学习效果自然因人而异。采用同样的教育评价方式,很有可能打击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人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評价方式。
例如,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感化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树立自信心,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给予肯定,同时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鼓励学生接受挑战,不断提高自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现状,敢于创新,从而使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出有讨论意义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各自表达自己的意见,展开热烈的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学生注重理解语文课文中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结语
简而言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而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态度的改变以及教学评估的合理利用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只有在实际教育中不断落实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理念,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欢.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中), 2017(11).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