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命制的意义建构
2021-09-03刘建德
刘建德
摘 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命制应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上建构意义。试题命制应立足本课程特性,注重综合考查不同版块内容和实践引领,凸显价值体认和道德践行;与时俱进地彰显时代脉搏和前瞻创新,注重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创新考查形式;指向素养优化试题情境和精神关切,突出体验建构,实现过程教育,从而提高试题质量,发挥其育人价值。
关 键 词 中考试题命制;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11-0061-06
中考试题命制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取决于它的价值性。目前,绝大多数地区中考试题质量都比较高,命题人对于试题内含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这种“认识”大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视过去,评价课程实施(教与学)的基本情况;二是服务当下,为不同类别的高中学校选拔新生;三是面向未来,引导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但是,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命题者一直处于一种窘境:一方面,试题命制得再好,也很难反映学生真实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同时,作为一门课程的阶段性学习评价,我们暂时找不到其它既简便又快速,且更宜于规模化操作的替代方式。况且,优质的道德与法治试题还应对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具有教化与引领意义。
因此,我们在评价中考试题时,就不能仅从试题的三个基本要素(立意、情境、任务)来看待这一富有“意义”的载体,还应深入分析它是否成为了一种富有“意味”的形式,使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尽可能更大——更丰富,更美好,走得更远。我们需要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上,更加深入地探讨试题命制,建构试题意义。在此,笔者试以2021年常德市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部分试题为例,作一探讨。
一、在“轨”运行,凸显价值体认与实践引领
在此,“轨”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和规律。遵循规律,彰显本质,试题才会更有意义。在思想价值引领下,本课程最重要的特性无疑是综合性和实践性。为此,试题命制要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性,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1.注重综合考查,深化价值体认
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1]本课程在内容上整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四个板块,加之中考又含有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有的地方甚至还考查地方课程的内容(如湖南就要求考省地方课程“生命与健康常识”)。于是,我们在进行试题命制时,应尽可能综合考查学生所学,而不是碎片式地将内容割裂为孤立的部分,单独、零碎地去考查。况且,学生所要面对的陌生的生活实境必然是综合性的、复杂的。以常德卷第16题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文章中,引经据典,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出自《三国志·夏侯玄传》)。“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启示我们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求同存异 ②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③文明差异必然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 ④文明交流互鉴正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此题虽是一道选择题,但其考查的内容既有道德教育板块的“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国情教育板块的“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选项的设置使二者“水乳交融”。同时,题干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生成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于民族文化与国家命运联系的理解。而这又属于心理健康教育板块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内容。究其原因,反映客观世界真实面目的知识形态是整体的、系统的、联系的,为了学生理解的方便,课标和课本才将其设置为不同的板块、单元和不同的课、节、框,而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学习获得的应是综合性的素养。
又如常德卷第23题: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班主任王老师的困惑:
2020年并不十分顺利,即使谐音为“爱你、爱你”,即使我们班多数同学阳光开朗,勤学好问。本来,新冠疫情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但仍然有同学不爱学习、不讲诚信、比较自私、不爱劳动等。尤其是在需要手机、说明违纪原因、向父母要钱、完成作业、承诺达成学习目标等方面不讲诚信。怎么办呢?
为此,班主任希望分享同学们的智慧。作为王老师班上的一员,你对解决本班少数同学不讲诚信的问题有什么建议呢?请你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展班级活动两个方面帮王老师出出主意。
你给王老师的建议是:
显然,此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板块的内容“师生交往(师生关系的处理)”和道德教育板块的内容“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综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命题,就使试题情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既没有脱离现实、具体生活问题处理的师生交往,也没有脱离师生交往生活的诚信话题。然而,多年来,很多地方中考试题都是分开来考查这两个问题或内容。如此分开、孤立地考查单个知识点,容易误导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碎片化,加重学生内化的负担,弱化知识的功能,虚化课程的价值。
因此,我们要通过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引领教师从整体上结构化地把握教学内容。如此,才能建构师生以及社会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认同,并最终实现课程本身的价值目标。
2.强调实践引领,促进道德践行
2011年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一门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而且是一门在践行中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课程。可见,本课程的实践性非常鲜明。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只是基础和前提,在生活中会做人、会做事,自觉做好公民、做好人才是归宿和落脚点。因此,道德与法治试题不仅要检测存储,考查思维,还应更多关注或指向道德实践,看学生是否真正知道“怎么做”,而且强化“这么做”。今年常德市中考题(27题)中至少有十个(问)是考查“怎么做”,即引导行为、指向实践、解决问题,如“如何演繹生命的精彩”“如何远离违法犯罪”等试题,以第22题为例: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实,春秋时期的《大学》中就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古训;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更是记忆犹新。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今天,我们在为前程埋头苦读,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也不能忘了我们的来路,不能忘记慈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春晖般恩泽。
作为子女,我们报答慈母恩情的“寸草心”可以有如下一些形式(写出3种):
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家味,体会亲情,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和家人共同努力,创建和谐美好的家庭。这其中就包含一个永恒的话题、共性的问题——如何孝敬父母或是孝亲敬长。许多老师在教学后,总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内容(即知识教学强调的内容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而不是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而转化为个性化的道德行为,这就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走入了误区。其实,在生活中,不同家庭子女“孝敬”父母的具体方式往往是不一样的。因此,为考查这一内容,上述试题创设了一个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可供考生想象的情境,而后进行开放性设问。这样,学生就可结合所学以及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写出自己认可或者自家实用的“形式”。如此考查就是一种典型的“实践”引领——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思考、明白且面对的生活问题:我,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呢?
第26题第(2)问也比较典型:
材料二:加强社区治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无论是农村社区、城市社区还是城镇社区,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2)请你列举一个你生活所在地的社区问题(不能出现社区名称),并就这个问题写出你的解决办法。
学生都生活在特定的社区之中,很多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社区问题,是否进入了学生的视野并引发关注和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的民主观念、主人翁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因此,试题指向学生周围熟悉、真实的生活,给予实践引领。这种“引领”其实就是成长的引领,人生的引领,因而意义重大。道德的力量在于践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考试,也无疑应落脚在道德实践上。这,正是我们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二、与时俱进,彰显时代脉搏和前瞻创新
学校教育本就是在“为时养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更为突出。习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探索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时,必然要立足事业,着眼时代,面向未来。于是,作为课程实施环节之一的考试与命题工作,理应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和前瞻性。
1.取材现实生活,感悟美好时代
当今时代既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改革与开放的时代,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当然,还是一个信息涌流、技术涌现、创新日益重要的时代。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命题要体现时代性,就不能仅考查初中生对于时事政策的了解,而更多的是在题干情境的创设时,应取材于当今的社会生活,体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时代对人才成长的需求。中考常德卷的27道试题,几乎全部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即使是情境取材于传统文化或哲理性的漫画作品,“任务”也一定指向时代需求。例如,第24题: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问题。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某校九年级学生王强,每天在上学或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总是在喜欢用手机阅读“今日头条”,或者查看上课时还没有完全弄懂的问题。即使在家休息,他也只用手机或电脑做一些辅助学习的事情,从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他更没有在手机的微信中传播谣言或者宣泄负面情绪。有时,他还会利用网络为班级建设和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王强的行为进行判定和评价。
要求:“判定”具体,“评价”简明。
此题情境鲜明的时代性体现在:第一,今天的中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及其终端(手机与电脑)服务学习,方便交往,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第二,材料塑造了一个当代中学生的榜样形象——上进、自律、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利用网络、管控手机和电脑,且具有民主意识。可以说,具有满满的正能量。今天的中学生身上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王强”这样的学生是绝大多数,其精神面貌正是我国当今中学生的本质和主流。因此,以此情境为载体來考查学生判断和评价的素养,在价值上就可实现“一举多得”。又如第26题第(1)问:
26.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张家港有个永联村,江南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有中国“明星村”的美誉。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内,永联村曾作为中国城镇化的成功案例向世界展示。永联村有个议事厅,粉墙黛瓦,赫然耸立,200多名村民代表,年年在这里参与决策全村发展大计。永联人从这里走出了一条有本地特色的民主治村道路。
(1)永联村的发展之路说明了什么?
今年伊始,我们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开始转移到“乡村振兴”。这是关系到第二个“百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事。因此,我们应适时引导和增强中学生——未来的建设者们对此事的关注。同时,广阔的农村也正是他们未来施展才华、大胆作为的天地。第26题使用了一个极具典型性的“明星村”——永联村的状况,让学生感受现代乡村的美好,并在美好的体验与感悟中关注乡村,思考问题,非常具有时代性、教育性和生成性。
2.创新考查形式,引领未来生活
毋庸置疑,试题要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未来的生活。因此,无论是题型设计,抑或是试题编制都应具有前瞻性。这会使得我们的试题乍看似乎有点为难学生,或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太高了。然而,其实际上折射了命题者的前瞻性理念,即暗示或告知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如此,试题的功能与价值才会得以充分彰显。
2021年中考常德卷的阅读量比较大(全卷字符数6053——考试时量90分钟,20道单项选择题,7道主观题共13问,预估难度0.70-0.72),就是基于一种前瞻性的考量。因为,当今时代,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各种渠道的海量信息。准确辨识与处理这些信息,不仅需要技术和方法,而且需要速度和效率,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对生活中典型的、重大的事件发表看法,并能够合乎逻辑、有说服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种评价能力正是道德與法治学科教学应赋予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因此,今年中考常德卷在往年判断评价、微点评等题型基础上,第一次设置了评论题,如第27题第(2)问:
27.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时事述评】巍巍天山,壮美昆仑。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行政区。2020年是新疆自治区成立65周年。65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9195.9亿元增长到13597.1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贫困发生率由19.4%降至1.24%,社会治理状况明显好转,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归功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事实充分证明,党的民族政策无比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比优越。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索尼娅·布雷斯莱曾多次目睹了新疆的快速发展和民族团结,且认为这些都是源于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和治疆方略。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2)请你从“制度”的角度,对上述材料内容写一则评论。(150字左右)
评论的叙写要求学生观点鲜明;紧扣材料,合理分析;知识运用准确;层次清晰,表达流畅,有一定的逻辑性;字迹清晰、工整。这样的能力要求,对于初中生而言显然是比较高的。倘若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回答时就可以做到:第一,亮明观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带来了新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分析论证时,一方面从理论上(知识上——优越性)进行阐释;另一方面从实际上(材料——新疆发展变化)作出说明。第三,能够指出: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与治疆方略必将助推新疆再创辉煌。
会评价,是一种社会发展所需的高阶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时代新人,其教学不能总是停留在记忆、理解和简单运用上。否则,将难以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指向素养,优化情境体验和精神关切
中考命题指向素养即强调素养立意,这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其关键是要尽可能做到让试题成为检测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运用理解了的知识应对真实生活能力的载体,而不是用试题来考查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存储下来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情境之于自主体验和素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真正素养立意的试题,学生在思考作答时往往会感到:情境是似曾相识的或陌生的,甚至是复杂的,完成任务(设问)是需要思考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命制出素养立意的试题?笔者认为,重点是要尽可能地凸显试题的体验性和教育性。
1.突出体验建构,优化试题情境
试题情境的创设如果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陌生感和可参与性,那么,这道试题就会具有较强的体验性。体验性强的试题才能引领学生深度感知,生成觉悟和素养。因为学生在体验和解读情境时,个人的经验、认知、情感会参与或融入情境信息之中,进而完成任务或生成方案,甚至是应对挑战。显然,这是一个通过建构来赋予试题意义的过程,或者说,体验伴随着建构和生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案。因此,试题具有体验性,才能真正检测考生的学科素养,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今年常德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除了时政选择题,其他试题情境基本上都注重体验性。以第12题为例:
2021年2月25日晚上演的《元宵奇妙夜》,一群“唐宫小姐姐”巧妙地承担了串场的角色:在河南博物院就地“复活”观赏文物,“转场”到隋唐洛阳城的应天门瞰盛唐风采,“穿越”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醉心上元灯会……网友们感慨,“仿佛闯入了一场盛唐繁华旧梦”。这样的场景表明 ①传统文化不断复兴,正在受到年轻人青睐 ②传统民俗和手艺日渐复苏,正在成为生活的风景 ③5G、AR等新技术加持,让传统文化更有灵气 ④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给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很多不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显然,即使学生没有看过元宵晚会,读罢材料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借助经验和知识,将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崭新魅力。又如第15题:
被迫追剧、被迫听神曲……乘坐轨道交通时经常会遇到个别乘客旁若无人开手机外放的情况。对此,很多乘客表示“敢怒不敢言”。2020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X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施行,规定禁止在轨道区域使用电子设备外放。X市的这一规定①干涉了公民正当的权利 ②表明任何权利都是有边界的 ③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 ④体现了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此题情境的体验性也是跃然纸上。学生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也许平时就掌握得比较好了。但是,将这些知识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对于有生活基础的考生而言,就可以结合体验进行深度认知,从而完成内生性的自主建构。再如第21题第(2)问:
21.材料二:约翰·洛克在其名著《教育漫话》中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所以,真正幸福的生活,必然彰显绚丽多彩的人生。
(2)请问: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演绎生命的精彩?(至少写出2点)
很明显,学生回答此题时,如果能够根据题干情境的指引,置身于洛克的“描绘”——“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借助体验的催化就能快速生成答案要點。
2.注重过程教育,深化精神关切
众所周知,考试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因此,考试是具有教育性的。这一点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既然考试具有这样的特质,那么,以工具形态存在的试题当然应具有教育性。在考试中,学生做完一道试题的过程就是接受一次教育的过程。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的教育性体现在哪里?一是影响和触动——通过典型的情境来催化;二是感化和引领——通过榜样的事迹来熏染;三是鼓舞和唤醒——通过深度的关切来激发。今年常德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就特别注重教育性,这也是素养立意的应有之义。例如,常德卷第6题:
八年级学生欢欢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开心果”,她内心阳光,勤学好问,做事积极,乐于助人。无论是遥遥领先的学习成绩,还是在运动场上的飒爽英姿,同学们都赞不绝口。欢欢对人对事的美好情感 ①传递着生命的正能量 ②可以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③直接带来同学们的身心健康④有利于团队成员的精神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干情境呈现了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中学生形象——欢欢,用这样的榜样来感化和引领同伴的成长,其实突出的就是熏染,本质上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因为这种熏染式的教育,沐着阳光,带着温暖,指向成长和幸福!
又如第27题第(1)问:
27.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事中见理】2012年以来的8年间,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一方面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有保障。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
另一方面是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1)请问:“脱贫攻坚”反映出共产党人是如何践行初心和使命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彰显的是我们党历久弥坚的初心。此题选取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最近完成的大事——脱贫攻坚,来建构中学生对于“坚持党的领导”的认同,以及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深度关切。这正是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素养。这一试题既是在考试中进一步演绎和展示德育课程的功能,也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此类试题的情境与设问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种唤醒和鼓舞,更是一种点化和提升。在今年的中考试题中,这样为学生补充“精神之钙”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既有深度亦有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求是网.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0-08-31](2021-09-16).https://mbd.baidu.com/newspage/ 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uk=wd26Mn GnNIa60WU1kBY1Hw&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232664868458064544%22%2C%22sourceFrom%22%3A%22 bjh%22%7D.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