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问题的思考
——基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实践的分析
2021-09-02夏睿瞳
夏睿瞳
(1.中国建设银行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32;2.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84)
一、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气候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威胁,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从“十三五”时期正式将“绿色”列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并将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已走在国际前列。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无疑是绿色金融的主力军。很多学者也对国内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李永平和董林(2018)[1]建立了银行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上市商业银行绿色发展水平,得出如下结论:整体上,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绿色发展水平正在稳步提高,但各银行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国有五大行绿色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其他银行。傅京燕和原宗琳(2018)[2]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和案例,从供需对接的视角探讨了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和路径。Lingyun He 等(2019)[3]通过对中国150 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对中、小、微型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支持,更有助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议银行机构对中小微型可再生能源企业有更多信贷倾斜。这些研究成果对本文探讨商业银行如何提升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十四五”新阶段,对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更长远的目标要求。同时也向世界做出庄严承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实现“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拓展绿色金融业务。截至2020 年末,银行业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1.95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但从商业可持续性看,当前业务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与困境。探讨如何提升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将对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长远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的考量视角
讨论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问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切入。
(一)宏观视角
宏观视角层面,金融的主要作用是服务实体,要想强化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归根到底要保证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良性发展。
1.要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转型需求。我国经历过工业化粗放式发展时期,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生产制造能力,大部分传统工业产业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石。这类产业可能已经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并且对传统生产路径、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性较强。我国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确实需要推动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但新兴产业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出来。若要兼顾经济转型与增长的平衡,对于传统产业,甚至是一些“两高一剩”产业,就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限制和淘汰。金融在对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支持时,要确保新兴绿色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双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也才能保证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
2.要形成绿色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主要着力点在于生产供给端,即主要推动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上游产业链发展。但产业链下游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从企业和居民的能源消费情况看,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仍高达85.1%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能智库《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0》。。从居民其他生活消费看,对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建筑等消费行为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②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公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 年)》,受访者中有80%~90%的人认为绿色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重要,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会经常践行绿色消费。。如果绿色产业链的消费需求未能有效激活,将无法发挥出市场选择和调节作用,从而造成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产业链的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缺乏可持续的商业价值,那么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也难以为继。
(二)微观视角
微观视角层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营利性质的微观经济主体,对效益和风险的考量是其能否强化绿色金融业务主动性的内生因素。尤其我国银行业更擅长信贷类业务模式,但贷款类业务资本占用较高、利润空间有限。因此若单纯依靠绿色信贷投放,商业银行很难提升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加强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主动性,从而影响业务发展的商业可持续性。因此从个体经营效益的微观层面看,若想提高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必须更广泛地延伸业务条线,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主动性的收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基于上述视角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困境及原因
基于上述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视角,可以从当前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实践中看到一些问题与发展困境,可能对商业可持续性产生掣肘。
(一)对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的支持能力有待提升
从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披露的绿色贷款数据看,投放领域主要集中在新兴绿色产业,整个银行业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和清洁能源项目贷款合计占绿色贷款总额的比重高达75%[4]。但对于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资金投放相对谨慎,尤其针对“两高一剩”产业的环保一票否决制,使很多银行机构“谈煤色变、谈化色变”。多家银行信息披露表明,对于传统产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有较高的客户资质要求,主要仅支持部分优质客户的融资需求。我国目前重点在广东和浙江部分地区开展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试点,但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对于中西部、东北部、包括京津冀在内的重工业地区,一些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升级项目缺乏精准、有力的资金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未能发挥足够作用(杜艳春等,2017)[5]。
基于上述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问题的宏观分析视角,若金融对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支持不足,不利于绿色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反过来也会影响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信贷资金支持新兴绿色产业更容易享受政策红利,减轻银行考核压力。将绿色信贷纳入MPA 考核后,对规模和不良率指标更为看重。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这类项目一般是由各地政府部门推动,资金需求量大,享有国家和地方扶持的政策红利,收益相对稳定、经营风险较低。银行出于考核压力,往往更乐于将资金投放在这类项目中。
第二,银行对于支持绿色改造升级的金融服务能力不足。针对传统产业的节能环保、升级改造等项目,技术层面比较复杂。银行对专业技术领域缺乏科学评判,尤其是对一些节能减排或环境治理项目的环境风险、预期的环境绩效、折合成的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估量化的专业能力欠缺,在授信决策中相对保守谨慎。
(二)面向个人消费需求端的绿色金融业务存在短板
与银行为企业客户所提供的巨大绿色融资规模相比,面向个人客户的绿色金融业务存在明显短板。虽然已有银行推出了一些面向个人和小微企业的绿色金融产品,但规模数量都未成气候。2019 年兴业银行“绿色按揭贷”余额220.07 亿,仅占其绿色融资余额的2.18%。另外只有少数几家银行推出了与环保主题相关的信用卡产品。
个人客户构成绿色产业链下游消费需求的主要来源,激活消费需求是促进绿色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的保障,也是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的保障。商业银行作为与个人消费者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机构,应该主动找寻通过金融渠道破解绿色消费需求不足的办法。但是从实际业务开展情况看并不理想,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第一,面向零售端的产品模式创新不足。目前大部分零售端绿色金融产品模式同对公业务类似,比如对个人绿色融资需求给予贷款利率上的优惠。但绿色消费行为的经济外部性天然存在,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产生的环境效益也可能无法在短期实现,并且一些绿色产品存在成本较高、消费体验不好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绿色消费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个人进行政策引导或政策约束,可能无法起到像对企业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产品创新探索和对过去商业模式的突破还不够。
第二,对个人碳足迹等环境数据缺乏科学计量能力。对个人消费者碳足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的环境效益等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对于零售端新型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至关重要。但商业银行在大数据计算、程序开发方面存在弱势,科技赋能不足可能对零售端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产生制约。
(三)围绕碳排放与碳金融领域的业务开展困难
基于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的微观分析视角,拓展除信贷类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条线,有助于提高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经营绩效,从而提高商业可持续性。从国际经验看,以碳排放权为标的开展的投资、资管、咨询服务等碳金融业务存在巨大商机。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碳排放权的金融资产属性也在不断增强,2020 年底欧盟碳配额成交价已突破30 欧元/吨,是2017 年的4 倍①数据来源:Refinitiv Eikon,ICE 洲际交易所。。碳排放权也作为一种资产标的,逐渐纳入到基金、理财等产品中。国际银行业早已看到市场发展空间,广泛参与到碳排放交易和碳金融业务中[6]。
我国也借鉴欧盟碳配额交易机制,自2013 年开始陆续建立了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但与国际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开展不足。原因主要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
主观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对碳排放权的专业投资和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更擅长信贷类业务的管理模式,因此对资产类业务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专业投研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弱于券商、基金等机构。尤其对于碳排放权这类新兴市场的交易标的,对市场机制的熟悉掌握和投研方面可能更为欠缺,从而导致主动开展这类业务的意愿和能力不足。
客观原因在于,我国碳排放权的市场投资环境还不够好。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刚刚起步,碳排放权的金融资产价值属性并未被充分发掘,表现为市场流动性和交易价格偏低。2020 年七大试点碳交易市场中,广东市场碳配额成交量最高(3 211.24 万吨),但全年换手率不到7%②换手率=碳配额交易量/市场配额总量。数据来源: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交易更多是控排企业被动应付履约要求,在每年履约期前一两个月出现交易量激增,企业手中的碳配额资产未能盘活。从价格表现看(见图1),大部分碳交易市场成交价从开始运行起就出现连年下跌,有些市场平均成交价格跌到10 元/吨以下。尽管2017 年后碳价低迷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与欧盟市场碳价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碳配额资产价值过低,会导致市场主动型投资需求较低,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商业银行也就不具备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良好市场环境。
图1 碳排放交易市场年均成交价格走势(单位:元/吨)
四、强化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的建议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环境改善”“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利用”“低碳发展”等多重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艰巨,必须更有效地发挥出金融支持力量。作为绿色金融的市场主力,商业银行更要从实际出发,强化各业务条线的发展探索,为提升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做出积极努力。
(一)加强对公绿色融资的精准施策并提升服务能力
1.制定“因地制宜、因业施策”的融资策略。对于资源禀赋和各方面条件适合培育新兴绿色产业的地区,可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继续资金支持其绿色产业发展。并将资金重点支持清洁低碳产业以及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等技术研发,使部分地区和产业率先向碳中和目标迈进。但对于聚集大量传统产业尤其“两高一剩”产业的地区,要将资金重点支持其绿色转型升级,满足这类企业技术改造、排污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可以对重点领域设立专项贷款。并针对不同行业特点,设计针对性的授信决策和风险评估机制。
2.提升对绿色项目环境风险和效益的专业评估能力。一是依托数字化经营,强化科技赋能。抓住产业互联网发展契机,发挥数据资源优势,建立企业环境和气候数据共享平台,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加强绿色融资服务的专业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绿色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等存在技术门槛,要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引进专业人才。在风险定价模型方面要突破传统模式,对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科学量化评估,并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敞口测算、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三是加强与相关专业机构的外部合作。绿色金融业务相关的产品划分、绿色评估认证、信用评级、技术担保等都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知识门槛,商业银行难以精准把握,必须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
(二)设计能够激活个人绿色消费需求的商业模式
商业银行要重点在零售业务端创新商业模式,开发出有针对性、特色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消费者提高绿色消费意愿。对个人客户更好的引导办法应该是给予适当的经济激励,即尝试通过价值和效益转化的方式。从化解导致绿色消费不足的因素出发,可以沿两条思路展开设计:
一是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将绿色消费行为产生的外部经济转化为内部经济。例如,将绿色消费行为减少的能耗、污染物、碳排放量等指标,以能源价格、排污成本、碳配额交易价格为基准,按照科学计算方式折合成相应的经济价值。再通过积分返现等方式,使消费者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转化。
二是解决跨期效益问题。环境气候改善是漫长的过程,消费者可能无法在短期内享受到绿色消费带来的环境效益。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开发跨期储蓄类产品。同样将绿色消费达成的环境绩效折合成相应经济价值,作为子女的成长或教育储蓄基金,将“造福子孙后代”转化成看得见的经济收益。
当然,若想科学地开发出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绿色金融产品,银行要强化科技赋能。应用数字化技术,重点开发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的环境绩效的采集和计算程序,尤其是与个人消费者更紧密相关的碳排放与碳足迹数据的采集。在这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科技类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弥补技术短板。
(三)拓展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的资管类业务
我国目前在碳交易试点基础上,正在积极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为激活市场流动性,未来将逐渐纳入更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并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碳交易价格也将会有较大上升空间,根据发改委测算,未来碳交易的理想价格为200~300 元/吨。商业银行及其相关子公司要抓住机遇,在碳金融业务领域谋划布局,重点拓展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的资管类业务,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1.提高参与碳交易市场的专业投资能力。可以作为合格机构投资者积极加入碳交易中,激发市场活力,助推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但要提升量化投资能力,熟悉掌握交易规则和市场机制,做好投资组合的价值和风险管理。
2.探索对公和对私领域的碳资管业务。一方面针对企业客户,对碳交易市场所纳入的控排企业开展碳配额管理、碳资产财务顾问等服务,帮助企业主动开展碳交易业务,盘活企业手中的碳配额资产。另一方面针对个人客户,可以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资产标的,对个人客户开发碳理财、碳基金产品。银行通过理财和私人银行业务,帮助散户进行更专业的投资管理,既能降低市场风险,又能进一步激活碳交易市场流动性。
3.将碳资管业务与贷款融资类业务形成协同。银行主动对企业碳排放权进行价值管理,可以提高碳排放权作为抵押物的价值体现,推动开展更多以碳排放权为抵押的企业贷款。对绿色消费贷、绿色住房贷等零售端贷款客户,可以将其绿色消费行为减少的碳排放量以碳配额资产价值为基准,计入个人理财基金份额,转化成投资理财收益,以此形成绿色投资类与融资类业务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