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网络课程讨论互动分析
2021-09-02李依梦蔡晓雯黄泳曲姗姗张继苹钟正杨路
李依梦,蔡晓雯,黄泳,曲姗姗,张继苹,钟正,杨路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 510515)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以及教育的日益全球化,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SPOC)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1]。MOOC、SPOC平台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学习资源,同时也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平台上学习者的所有学习行为以丰富的数据形式记录下来。这为教育领域提供了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经络腧穴学》是南方医科大学爱课平台上建设的课程之一,开课4年以来,已经顺利完成4个教学周期。学生基于该平台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讨论区自由提问、自由回答。南方医科大学爱课平台共记录该课程4个年级学生在线学习的数据信息。本文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整理,拟基于课程讨论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学生自学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爱课平台自2015年3月引入《经络腧穴学》课程的教学,与线下课程同步进行。本研究重点统计学生在《经络腧穴学》课程讨论区提出的问题,对各种相关讨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数据采集时间段为2015年3月至2019年8月,每个年级统计的时间段均为每年 3月到 8月,覆盖 2014级(52人)、2015级(53人)、2016级(71人)、2017级(65人),合计 241人;网络论坛各类问题415个。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
2 研究结果
2.1 问题个数及数量范围
从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来看,提出问题的人数为113人,占总人数241人的46.9%。学生个人提出问题的数量最多可达16个。2017级学生提问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60,P<0.001),详见表1。
表1 学生个人提出问题统计 (人)
2.2 问题回复次数
从问题讨论的情况来看,学生参与讨论人数为113人,占总人数241人的46.9%。其中参与讨论的学生对问题进行了回复,学生个人回复的次数范围为1~24次,均值为4.7次,主要分布在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05,P<0.001),详见表 2。
表2 学生个人回复次数统计 (人)
学生提出的386个问题中,得到回复的有224个,占提出问题总数的58%。其中,学习者回复1~3次的问题163个,回复4~6次的问题46个,回复6次以上的问题15个。2017级回复问题的次数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3,P=0.907),详见表 3。
表3 问题得到回复的次数统计 (个)
教师回复的问题个数为 224个,占教师与学生提出问题总数(415个)的54%。教师回复的总次数为279次,与学生回复问题的个数、次数相比较,教师回复问题明显积极。师生回复问题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37,P=0.096),详见表 4。师生回复问题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98,P=0.251),详见表5。
表4 教师、学生回复问题数统计 (个)
表5 教师、学生回复问题次数统计 (次)
2.3 问题与课程进度
学生提出问题的内容与课程进度相一致的问题有178个,早于课程进度的问题有143个,晚于课程进度的问题有65个,各占提出问题总数的46.1%、37.%、16.8%,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提出问题较多,与课程开始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96,P<0.001),详见表 6。表明学生有效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提出问题,还有一小部分的问题,是在学习之后提出来的,表明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一定持续性,研究和解决问题需要一定时间积累。
表6 提出问题与课程进度是否一致性统计 (个)
2.4 问题范围、性质及内容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划分为教纲范围内和教纲范围外两类,分别有231个和155个,各占提出问题总数的59.8%和 4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6,P=0.022),详见表7。表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大部分精力用于关注教纲要求之内的内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纲外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生关注的。
表7 教纲范围内、外问题统计 (个)
根据问题的性质将其划分为学习性和总结性两类, 分别有 348个和 38个,各占提出问题总数 90.2%和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68,P<0.001),详见表 8。可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较为关注知识点的学习、关注某个问题的解答、关注某处疑难的解决;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
表8 学习性问题及总结性问题的统计 (个)
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内容,可划分为课程内外 2类。课程内问题包括经络相关、穴位定位相关、绪论部分等,课程外问题包括与《刺法灸法学》相关或与《人体解剖学》相关,分别有307个和79个,各占提出问题总数79.5%和20.5%。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相对广泛,学习深度也有一定拓展。
2.5 问题解决情况
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讨论交流中得到解决的有 288个,占总数的74.6%;未得到解决的有98个,占总数的25.4%。线上问题经过多轮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占了较大比例,与未解决的问题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5,P<0.001)。线上问题的答案,都由学生尝试“自行解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推进。同时,教师为主导,会参与讨论当中,但不直接给出答案,知识进行适当引导。另进行统计表明,学生自行解决的问题有 74个,教师参与、引导后,解决的问题有214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56,P<0.001)。但仍有部分问题的回复,未得到提问者的满意。教学实际过程中,这类“不满意”问题,就转入到线下课程学习,作为线下见面课的重点讨论。
从时间跨度分析,学生的问题从提出到解决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解决时间在2周以内有274个,在2周以上的有14个,各占已解决问题总数的95.1%和4.9%,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83,P=0.214)。各年级问题解决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大部分问题,能在学习前后较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也有少数问题,绵延时间相对较长之后,才能得到解决。表明线上学习,确实突破了教学单元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同时也表明,学生的学习,也存在着“温故知新”“前后联系”等内在逻辑。
3 分析和思考
3.1 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有待提高
《经络腧穴学》线上开课4个教学周期,学生的学习基本认真,各项教学工作基本能顺利完成。提出问题人数、参与讨论人数、问题回复次数、问题与课程进度、问题解决情况等。从2014级开始,到统计截止的2017级,学生提问、回复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说明线上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查阅其他相关文章数据与本研究比较,如陈平、王利钢的研究中,学生的发帖次数范围3~24次,均值13次,规定发帖10次,多数学生在10~16次之间[2]。本课程中,学生个人提出问题的数量范围为0~16个,主要分布在1~2个。不难发现,尽管以上两个研究注册课程的学生都很多,但是参与度和活跃度仍有待提高。
由于本课程对于学习者的自学提问并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也没有将其作为课程成绩的评价指标,导致了学习者的外部动力不足[3]。说明网络论坛教学,需要特别的组织和规定。一方面要将相关行为纳入形成性评价,另一方面要加大学习前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自主学习”的内在含义。课程开展后,通过定期对讨论区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可加强在线监控与反馈[4]。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反馈去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真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5]。以上措施实时把控形成性评价,为教学工作的完善提供帮助。
3.2 学生需培养有计划的学习习惯,兼顾兴趣点的发展
问题范围和性质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关注点。面对全新的知识和技能,部分学生不能直接抓住教纲的基本要求,而任由思绪天马行空,不关注书本的基础理论,反而对奇奇怪怪的问题产生兴趣。在后期的教学管理中,线上自学环节、教学组织须注重引入教学,加强教学重点的提醒,保证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6]。
同时,也要保护、支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由兴趣引入脚踏实地的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优于本课程外相关的问题占有一定比例,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由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多元能力的培养者[7]。一方面,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更加丰富,起到承载学生有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作用[8];另外一方面,教师教学、解惑的涉及面也要更加宽广、深入,不能仅仅守着课程内容。
《经络腧穴学》在线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都相对多元化,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专业解答。从14级开始,教师回复问题个数和回复次数呈动态增长,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吸收课堂知识,也鼓励了他们对课外知识的探索。教学工作者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让兴趣带动更多人参与互动讨论。
3.3 需进一步促进师生交互
《经络腧穴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学习。从课程提问、回复的结果表明,教师积极性明显高于学生。教学团队还是没有找准定位,还是想讲、想说、想表达[9];同时,学生也没有充分理解“主体学习”的含义,仍观望网络论坛讨论、自己做笔记、等待教师回答。因此,师生的良性交互,需要从教师本身转化、学生学习方式更新、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等不同方面加以提高。
从本研究中教师提问问题个数、教师回复问题个数、教师回复问题次数来看,教师在发挥引导角色的作用当中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平均每学期参与课程的学生有60~70人,主讲教师3位,辅导教师1位,师资配伍合理化有待提高。学生在师生交互方面表现较差,是由于参与网络学习的人数达2963人,而主讲教师只有3位,辅导教师25位[3]。这提示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学组织中的不同环节[10]。
本研究通过提升自我新媒体素质、增加教学助手等多途径加强对学习者的引导。从14级至17级,教师回复问题个数和回复次数呈动态增长。学生发帖数量、教师发帖数量、各种回帖数量均有增长,表明学生和教师都积极参与讨论,师生交流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网络课程是一种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经络腧穴学》的网络互动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增加了教师的指导性、针对性[11]。平台讨论区作为教学互动的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个性化学习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12]。学生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可以学习到更多课内外知识点,资源的共享率得到提高,教学内容得到丰富[11]。
本研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网络互动教学对教师的知识面、教学经验及教学热情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应扩充学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关注点和兴趣点,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3-14]。之后,教师应努力提高操作计算机水平,加强对网络平台数据的利用,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为进一步教学组织提供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