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2021-09-02李继梅
李继梅
(北京开放大学 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 100081)
一、引言
21 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人皆可学、处处皆可学、时时皆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体终身学习状况已经开始受到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终身教育,于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了终身教育的提法,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明确了建设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同时提出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以支撑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充分发挥首都人才、智力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健全工作制度”等有关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容。全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就学习型社会建设来说,中国已有近百个城市启动了全方位建设学习型城市项目方案,近 90%的省市积极开展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400多个城市举办了多样化的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季活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以及个人学习榜样不断涌现(郝克明,2017)。然而,终身教育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影响了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成效,例如:终身学习网站和终身学习资源的访问率、利用率不高;学习者个体对于教育的巨大需求与现实中有限的教育资源、服务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缺乏有效完善的终身学习管理机制等问题(乔爱玲,陈丝,石寅霞,2019)。那么,在政策推行落实过程中,具体影响到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都包括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对市民参与终身学习造成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引用管理学理论架构市民终身学习的影响因素,努力为推进市民终身学习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策略帮助,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新的建设视角,同时能够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可遵循的依据。
二、文献综述
“终身教育”一词于1965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同时这一提法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采纳。而“终身学习”是在1976年11月发布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报告》中才被正式提及,当时的概念定义为:“终身学习的术语是指,既致力于重构现有的教育体系,又致力于使用成年男女群体都能决定他们自身的教育形式来发展其潜能的一个全面且完整的计划”(吴遵民,谢海燕,2004)。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大会”上对终身学习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活观念,是能够通过一个连续的支撑过程以发挥人类的潜质,它激发人们去获得其终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技能、价值与领悟,并可以在任何情境中愉快、自信和创造性地应用它们。”欧洲委员会出台的一些影响力较强的教育文件和政策中,终身学习被定义为:“已不再是教育及训练的一个部分,而是它必然会成为提供和参与学习背景、统一和连续的指导原则。”我国关于“终身学习”的概念比较有影响的表述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华东师范大学吴遵民教授(1999)的界定,是指“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等如何被开发和应用的全过程”;另一个是中国台湾学者胡梦鲸(1997)认为的,终身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学习过程,此过程包括正规、非正规以及非正式的所有学习活动,旨在匹配人生各个阶段的社会角色扮演和发展,以达到发展个人潜质,提升生活品质和促进社会改造的终极目标。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对终身学习含义的表述不同,但所传达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即强调主体对象的学习效果:是为了帮助个人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与能力,强调以期收获更加广泛的人身自由;更加重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权和主动参与意识,其学习的灵活性也表明了它对个性化需求作出的满足(大卫·艾克雷纳,2006)。可见,终身学习是通过推动学习者的个人“能力提升”、获得“学习收获”并满足“个性化需求”来促进学习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基于以上对终身学习内涵的理解,本研究将从学习能力、学习收获和学习满意度三个维度来考量市民的终身学习。
国内外学者对于终身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类型和特性进行归类,多数学者从个人特征、经济地位、工作单位等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也有个别学者从学习动机和学习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如Stephen和Neil(2005)提出影响终身学习参与的因素包括个人特征、父母特征、结束义务教育的时间和成人生活等方面。Jenkins、Vignoles、Wolf和Galindo-Rueda(2003)则认为终身学习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最高学历、父母教育程度、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就读的学校类型和企业特征等。邓国民和周楠芳(2016)将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工作因素作为观测变量研究终身学习参与的影响。林海华(2018)研究发现:个人特征、认识特征、技能特征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
由以上综述可见,目前对于终身学习影响因素研究具有一定进展和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一方面主要是基于学习者的视角,另一方面未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机制开展深入研究。自终身学习理念提出之后,各个国家普遍重视并积极响应、推广,如有的国家开展终身教育立法,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等等。如果将终身学习作为一项教育战略,在全社会范围内,领导者制定终身学习政策时势必应对战略进行分析,预判未来政策执行时是否能执行到位并发挥应有的作用。纵观已有研究,鲜有从终身学习政策与执行视角来探讨影响机制的。有学者认为,今后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终身教育研究发展,需要提高终身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结果的共识度(高晓晓,崔晓光,2019),该研究视角将有利于推进教育与社会联结方面的共识度。
本研究以政策效果为分析视角,建构市民终身学习影响要素框架,深入研究终身学习的影响机制,跳出以往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研究的视角的局限,借鉴领导者战略管理分析工具——三圈理论,从“价值”“能力”“支持”三个层面剖析市民终身学习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设计
(一)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三圈理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分析框架和战略分析工具。虽然三圈理论主要是运用于公共政策的决策分析,但是随着该理论被广泛熟知,也应用于社会政策效果评估、社会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多方面。本研究将三圈理论用于终身学习政策决策分析,评估我国终身学习政策对市民终身学习的影响,这作为一次理论应用创新的尝试,为终身学习研究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三圈理论认为,任何公共政策都在力求发挥作用的最大化,而价值、能力和支持这三个维度是一项政策能否发挥最大化作用的关键。首先,价值圈层面是一项政策方案的公共价值基础;其次,能力圈层面是一项政策方案的能力支持,从人、财、物保障上判断方案是否可行;最后,支持圈层面是一项政策方案的外在保障。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分析工具,三圈理论的每个维度都能够体现其对于市民终身学习的影响作用和对市民终身学习政策的促进作用。在价值方面,三圈理论分析的应用能够促使更多的人确立公共价值理念,认识到终身学习的意义,促进学习自觉,保证终身学习的目标愿景达成,促使制定终身学习政策时更好地把握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能力方面,三圈理论要求了解教育主体的需求,在实施终身学习服务方面避免脱离实际,根据需要争取教育资源的支持,提供适宜的教育方式,保证终身学习政策具有多元的利益视角,从而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在支持方面,三圈理论能够促使政策制定者全面考虑终身学习服务需要的各种设施设备、政策机制和社会支持等管理和环境,从而促进终身学习获得相关保障。可以说,三圈理论的恰当运用能够为市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带来新的视角,同时促进终身学习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李继梅,2020)。
同时,基于分析对象不同,本研究将三圈理论的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这三个抽象概念细化为可操作的分析视角。首先,依据系统科学和教育学将需要观测的要素放到三圈理论分析框架中,从社会提供服务在多大程度以及在哪些方面满足市民需求的角度观测,这些要素可以同时作为终身学习政策保障所提供的终身学习体系要素存在;然后,依据三圈理论的每一个圈的内涵,将这些构成终身学习体系要素环节进行重组和优化后,分别放入三个圈中。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学习理念、学习目标和学习自觉要素归属为“价值圈”层面因素;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归属为“能力圈”层面因素;设施设备、政策机制和社会支持归属为“支持圈”层面因素,从而建构起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结构分析模型(见图1)。
图1 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结构分析模型
终身学习是一个系统,其本质属性是教育,可以依据系统科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构建终身学习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终身学习的分析要素包括“目标、理念、主体、客体、信息、途径、环境、管理” 等(查有粱,1993)。而从教育分析要素的角度,终身学习会涉及“理念、目标、主体、内容、方式、环境、管理”等要素(见下页表1)(王道俊,王汉澜,1989)。
表1 市民终身学习影响要素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在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结构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圈体系与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关系研究框架(见图2),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图2 研究模型和相关假设
H1:价值圈对市民终身学习提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H2:能力圈对市民终身学习提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H3:支持圈对市民终身学习提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H4:市民学习满意度对学习收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H5:市民学习收获对学习能力提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样本
本研究界定的调查群体为成年学习者,秉承全面性和多元化原则,抽样样本覆盖北京市各个区县并尽可能覆盖各类人群(18 周岁以上不同年龄段群体、各学历层次群体、从事各类工作群体等)。研究选取北京市16个区县的居民,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研究总共回收1 597份问卷,有效问卷1 584份,有效率为99.2%。调查对象从年龄结构上来看,44岁及以下的青年人占59.1%,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占40.9%,年龄分布较均衡,符合终身学习需求调查的目的。在性别结构上,女性798人,占68%,男性375人,占32%。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相关性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
四、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模型的验证
(一)问卷设计
在使用SPSS24.0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KMO=0.972(大于0.9),sig=0.000,表明问卷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通过降维分析,从问卷的数据中提炼出3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对应3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有不少于2个的观测变量,共选取20个观测变量组成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体系测量表。同时,问卷包括首都市民终身学习现状评价指标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学习能力、学习收获和学习满意度,总共有25个观测变量(见表2)。
表2 问卷调查设计表
(二)信效度检验
使用SPSS24.0对问卷进行Cronbach's α系数的信度检测,问卷整体信度Cronbach's α=0.965,且每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830~0.954之间,均大于0.7,表明问卷的信度良好。同时,本研究在效度方面使用AMOS 23.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个观察变量的因素负载量均在0.6以上,组合信度(CR)在0.820~0.948之间,均大于0.7,同时平均变异量抽取值(AVE)在0.638~0.770之间,均大于0.5,表明问卷数据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见表3)。
表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三)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因子提取,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成分,如表4所示,提取前三个主成分,这三个主成分贡献率的值分别为 41.304%、16.906%和12.934%,累计贡献率达到71.144%。表示这三个成分包含的信息超过原始变量总信息的70%,丢失的信息量不到30%,较好地解释了基于三圈理论的终身学习影响因素的作用。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为了验证三圈体系9个测量因子对市民终身学习实施现状的影响程度,采用SPSS24.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见下页表5),三圈体系的9个测量因子与市民终身学习实施现状的三个评价维度(学习能力、学习满意度、学习收获)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说明三圈体系的9个测量因子与学习能力、学习满意度、学习收获三个评价维度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5 三圈体系与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相关性矩阵分布表
(四)拟合度检验
结构方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可由χ2、χ2/df、NNFI、CFI、RMSEA 等指标表示。本研究综合利用多种配适度指标对模型进行检验,经过调适,多类拟合指标皆达到了参考值标准,模型检验通过,得到问卷数据的支持(见下页表6)。
表6 模型整体拟合优度指标(N=1 584)
(五)模型验证
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方法,通过AMOS23.0软件分别生成了三圈体系对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作用路径图。从路径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体系和终身学习现状三个评价维度各个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和影响效果程度。路径图中的路径系数以标准化系数呈现(见图3)。
图3 三圈体系和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关系结构方程图
研究表明,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对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三圈的作用都在0.001水平上显著,表明三圈对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研究假设H1、H2和H3成立。同时,市民学习满意度对学习收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研究假设H4成立。市民学习收获对学习能力提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研究假设H5成立。
五、建议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会显著影响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三圈体系对于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价值、能力和支持3个层面的潜在变量对于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影响程度不同,变量之间的总作用效果分析表明,与价值和能力层面因素相比,市民终身学习满意度受到支持保障层面因素影响最大;变量之间的直接作用效果分析表明,学习满意度是市民学习收获和学习能力提升的前提基础;变量之间的间接作用效果分析表明,支持层面因素对市民终身学习收获和学习能力的间接作用效果影响最大。因此,市民终身学习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只有在市民对政策具有了高度认可的公共价值意识,同时政府、社会和学校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师资、硬件以及机制等相应的支持和能力保障后,终身学习政策才能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
(二)建议
1. 以学习者需求为本,加强学以致用的学习力建设,激发市民自主学习能力和动力
分析表明,价值圈对于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目前价值圈对终身学习能力影响较弱,加强市民终身学习能力要特别注重加强学习者的价值圈建设,特别是加强体现学习者学习动机方面的学习自觉因素。学习的动力来自市民为改善当前生活条件、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是市民对提高精神生活及生活品质的需要。市民能够认识到并主动参与学习及转化自己的学习成果实现自我提升,这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特征。
实现市民自主学习能力和动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第一,加强学习指导师培养,目前市民终身学习需要的导师、顾问、心理学者、指导者和教练都十分匮乏,学习指导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引领者和建设者。第二,加强教育实践培训平台品牌方面的整体设计搭建,既要注重课程内容又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如北京坚持14年的“国子监大讲堂”项目,邀请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国学方面见长的专家学者授课,课程内容涉及“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还依托现代化教育手段,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学习方式让居民的学习变得更为灵活。
2. 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加强实用型课程学习资源建设,增强市民的学习获得感
通过结构方程数据分析表明,能力圈对于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目前能力圈对终身学习收获影响较弱,因此要让市民获得较高学习收获感,解决目前市民在终身学习参与中的主要障碍——缺乏优质学习资源问题是一个有效措施。
目前终身学习的课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忽视市民学习者作为“社会人”的需求差异。以终身学习为原则进行课程改革,就应该从市民的心理特征、自身学力、实践经验等特点出发,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产和生活。课程设置方面,不应仅考虑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还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除了开发市民青睐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之外,还要紧扣人才市场需求,培养特定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加强适合市民终身学习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打破学校、部门之间彼此分割的格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也是“互联网+终身学习”努力的方向。
3. 以政策机制建设为保障,完善学习平台环境,提升市民终身学习满意度
通过结构方程数据分析表明,在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结构体系中,相比于价值圈和能力圈,支持圈对于市民终身学习满意度影响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对于包含设施设备、政策机制和社会支持三个因子的支持圈加强建设,可以作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首先,在市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要继续推进教育立法。通过法规建设,明确公民个人接受终身教育方面应有的权利,保证对终身教育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其次,加大终身教育经费投入,推动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学习者和社会共同分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如建立学分银行,融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帮助学习者获取免费课程,减免学习费用,并在政策上向弱势和困难群体倾斜。第三,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激励制度,将市民参与终身教育的状况和成果作为工作考核、岗位聘任等的重要依据。
4. 加强以社区为代表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融通影响因素,促进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基于管理学理论搭建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体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市民终身学习受诸多因素影响,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圈层面的学习理念、学习目标、学习自觉、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设施设备、政策机制和社会支持9个因素对于市民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和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提高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度必须从促进三个圈层面的9个方面改进。
现代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制度和模式,这是一个各种教育机会、形式和模式相互联通、衔接和融合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价值、能力和支持层面的影响因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障,从而最终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社区的形成。在这里,市民在工作生活的范围内实现学习理念的碰撞,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交流,扩大个体学习成果的转化,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这里是学习资源的汇集地,也是学习组织的联结点,学习型社区因此成为最大程度综合解决影响市民终身学习因素问题,实现终身学习的多样化、多途径和多形式的最有效形式。
(三)研究讨论
本研究引用管理学三圈理论构建了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结构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尽管显示了比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然而三圈理论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契合度以及其在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研究中的适宜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今后的研究需要结合市民终身学习的特点和需求特征,构建符合市民终身学习的影响因素测量体系。此外,研究没有从人口学统计特征,按照市民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等进行三圈层面9个因子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研究,研究分析结论的适应度需要进一步论证。市民终身学习影响因素三圈体系的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三个层面与市民学习收获、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学习满意度的关系也需要深入探讨。最后,在研究方法层面,研究采用定量数据研究方法,未来可以结合扎根理论方法和访谈研究法,让研究方法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