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021-09-02陈龙

医疗装备 2021年14期
关键词:病理学上皮消化

陈龙

荆州市荆州区中医医院脾胃肺病科 (湖北荆州 434100)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尽早诊断与治疗对预防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消化内镜可深入消化道,并可通过喷洒染色剂对病变黏膜进行染色,从而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黏膜的对比度,提高疾病诊断准确度[1];此外,其具有检查快捷、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且不会对机体造成较大损伤,易被患者接受[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消化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48例;年龄33~61岁,平均(47.12±2.46)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饱胀、胃纳减退、嗳气等症状;(2)可耐受麻醉药及消化内镜检查;(3)既往无胃部手术史;(4)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支气管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2)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3)患严重高血压;(4)合并胃、食管穿孔;(5)胃内潴留物较多,难以吸干。

1.2 方法

选用Ea-99WR型消化内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检查前嘱患者禁食、禁饮12 h,口服10 ml盐酸利多卡因胃镜润滑剂(河南省康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80903;规格 10 ml/支,10支/盒);检查时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微屈,5~8 min后,由医师将胃镜从患者口中所含的塑胶器伸入,并嘱患者放松全身,稍作吞咽动作,使胃镜顺利进入胃腔,仔细观察胃黏膜光滑度、颜色、凹陷及隆起情况,当发现黏膜凹陷、隆起、缺损等可疑病灶后,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胃黏膜表面冲洗干净,然后将0.25%靛胭脂溶液喷洒于可疑病灶表面,观察黏膜染色情况,若黏膜存在染色,再喷洒0.5%美兰溶液,染色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干净,于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大小、腺管形态及血管形态,并取浅染色及深染色区5~7块黏膜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早期胃癌及不同类型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的内镜下形态特点、消化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及不同分型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及消化内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0.75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0表明一致性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05例疑似胃癌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早期胃癌1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9例,炎症及肠上皮化生46例。

2.2 早期胃癌及不同类型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的内镜下形态特点

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炎症及肠上皮化生患者比较,早期胃癌患者胃黏膜微血管形态消失占比、胃黏膜腺管结构消失占比、组织增生隆起及溃疡凹陷型占比、组织深染色占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早期胃癌及不同类型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的内镜下形态特点[例(%)]

2.3 消化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及不同分型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及消化内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消化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及不同分型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90.48%(95/105),消化内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62),见表2。

表2 消化内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例)

3 讨论

胃的癌前病变是指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一系列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且异型增生越严重,其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越高[3]。病变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存在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重视,多数患者发现时病情已处于中晚期,并伴有血行、淋巴、腹膜种植转移,错失最佳手术时机,缩短生存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5]。因此,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尽早诊断及治疗对预防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常胃黏膜表面较为光滑,且微血管表现规则,当胃部组织产生病变时,胃黏膜上皮会出现凹陷或增生性隆起,腺管结构会变成螺旋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且黏膜上皮凹陷、隆起越明显,微血管形态越不规则,组织癌变的可能性越高[6]。消化内镜检查可将内镜自患者口腔直接深入胃部,直观、清晰地观察胃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态、腺管开口形态,从而确定病灶位置及范围[7];采用靛胭脂溶液及美兰溶液对可疑病灶进行染色,可使其于胃部微小凹陷处、胃黏膜皱裂沟纹中沉积,使病灶组织出现浅染色及深染色,且不会对正常胃黏膜组织着色,从而使病灶组织与正常黏膜上皮产生色泽鲜明的对比,利于临床对病灶组织边界及不规则表面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诊断准确度,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8];此外,经染色后对病灶组织进行取样,可直接、准确地获取完整的病灶组织,从而提高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准确度,且利于手术范围的准确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炎症及肠上皮化生患者比较,早期胃癌患者胃黏膜微血管形态消失占比、胃黏膜腺管结构消失占比、组织增生隆起及溃疡凹陷型占比、组织深染色占比均更高;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消化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及不同分型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且消化内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诊断准确度较高。

猜你喜欢

病理学上皮消化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