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荬菜在家蚕饲养中的应用初探

2021-09-02邓惠文罗娇毅韦茁萍

广西农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龄期家蚕粒数

邓惠文 罗娇毅 韦茁萍

(广西河池民族农业学校,广西 河池市 546300)

苦荬菜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1],富含纤维素、蛋白质、脂肪酸等十几种营养成分[2],其性寒凉,具有抑制肿瘤、抑菌、降低血糖的作用[3],是一种饲药兼备的植物,在畜牧业中是畜、禽、鱼等动物的优质青绿饲料[2,4,5]。近年,在桑蚕生产活动中有的蚕农在家蚕5龄期喂饲少量苦荬菜,发现家蚕对苦荬菜表现有一定的食性。为此,本试验重点探讨苦荬菜在家蚕饲养方面的应用方式,旨在桑叶不足的情况下作为补充饲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桑蚕品种为“两广二号”(由河池市蚕种场供种);叶源为桑叶(“桂桑特优2号”)、苦荬菜。

1.2 试验处理设置

本试验设7个处理,各处理组设置如下:

处理1:为对照组,全龄喂饲桑叶;

处理2:从5龄起,每餐喂饲苦荬菜;

处理3:从2龄起,每餐喂饲苦荬菜;

处理4:2龄第2餐、3龄第2餐、4龄第2餐、5龄第2餐及第6餐喂饲苦荬菜,其他各餐喂桑叶;

处理5:3龄第2餐、4龄第2餐、5龄第2餐及第6餐喂饲苦荬菜,其他各餐喂桑叶;

处理6:4龄第2餐、5龄第2餐及第6餐喂饲苦荬菜,其他各餐喂桑叶;

处理7:5龄第2餐、第6餐喂饲苦荬菜,其他各餐喂桑叶。

各处理设3个重复,共21个试验小区,每小区供试蚕头数200头。

1.3 评价方法:

在各试验小区家蚕饲养至结茧的过程中,分别观察记录家蚕的生长发育情况、体征及生命力表现,测定熟蚕体重、计算结茧率、茧量,并根据最新发布的《DB50/T 408-2020桑蚕鲜茧质量检验技术规范》[6],测定各试验小区的茧质,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评定苦荬菜饲养效果。

1.4 试验情况

9月2日上午9:00收蚁,每天8:00、15:00和22:00各喂叶一次。

在1至5龄蚕的饲养期间,温、湿度变化较大。1~3龄期日平均温度为28.8℃,相对湿度为80%;4~5龄期日平均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75%。

2 结果与分析

2.1 苦荬菜喂饲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1可见,处理1全龄喂饲桑叶设定为对照组,本试验环境条件下,龄期经过为:1龄至5龄分别是3d、2d8h、3d6h、5d和7d,全龄期共20d14h。处理2在家蚕小蚕期、处理3在大蚕期,连续多餐喂饲苦荬菜,易引起家蚕食欲减退、行动迟缓、体小迟眠,家蚕生长发育延迟甚至停滞,最终死亡。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采取适量间隔式喂饲苦荬菜,虽生长期有所延迟,但能正常生长发育,全龄期经过共21d14h,与处理1相比延迟了1d。

表1 不同处理家蚕龄期经过统计表

2.2 间隔式喂饲苦荬菜对家蚕眠起情况的影响

从表2可见,处理4在2龄期喂饲苦荬菜1餐,当龄即表现迟眠迟起现象,至3龄、4龄各再次喂饲苦荬菜1餐,眠起时刻与处理1逐步接近;处理5,家蚕在3至5龄期间喂饲4次苦荬菜,其4龄起蚕头数和5龄起蚕头数均未超过处理1的50%;处理6,家蚕在4至5龄期间喂饲3次苦荬菜,在4龄第4d17h其5龄起蚕头数为70头约占处理1的78.7%;处理7,家蚕在5龄期喂饲2次苦荬菜,延迟1d成熟,迟熟现象明显。

表2 间隔式喂饲苦荬菜的家蚕眠起情况记录表 (单位:头)

2.3 间隔式喂饲苦荬菜对熟蚕体重的影响

各处理蚕进入适熟期,分别对各处理随机取20头适熟蚕进行体重称量,各处理熟蚕均重分别是2.96g、3.13g、3.01g、3.05g、2.99g(表3),整体上看间隔喂饲苦荬菜的处理组比全龄喂桑的处理1熟蚕体重较重,且喂饲苦荬菜次数越多体重越重。

表3 各处理家蚕熟蚕体重情况表

2.4 间隔式喂饲苦荬菜对家蚕结茧率、鲜茧量的影响

如表4所示,处理1的平均结茧率和鲜茧量最高,处理4至处理7的平均结茧率和鲜茧量均低于处理1,其中处理6相对差异较大,整体上呈现喂饲苦荬菜的餐数越多结茧率及鲜茧量越低的特点。

表4 各处理结茧率、鲜茧量统计表

2.5 茧质评定

参照最新发布的《DB50/T 408-2020桑蚕鲜茧质量检验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技术标准,各试验小区随机选取100粒鲜上茧进行茧质测定,在以全茧量确定基本级的基础上,根据外观、上车率、茧层含水量、好蛹粒数的检测结果进行补正定级。各区的茧质分析如下:

2.5.1 全茧量定茧质基本级 参照《规范》,140g>鲜茧全茧量≥120g定为10级茧。本批次蚕因在饲养期间温、湿度条件变化较大,整体全茧量偏低,根据试验数据结果各处理均定10级基本茧质(表5)。

表5 各处理全茧量和上车率对比表

从基本级认定上看,各处理的全茧量差距不大,甚至喂饲苦荬菜的处理整体上比处理1表现更好一些。

2.5.2 上车率补正 各处理随机选取100粒鲜茧为样茧统计上车率。参照《规范》当上车率≥95%时,基本级上升1级;当95%>上车率≥90%时,基本级不升不降。

如表5所示,处理1、4、6、7的上车率大于95%,可在基本级上升1级,而处理5的上车率高于90%而低于95%,则不进行补正。

2.5.3 茧层含水率的对比 各处理随机选取100粒鲜茧为样茧,在105°C的恒温烘箱中烘焙1.5小时,分别计算各小区鲜茧茧层含水率。处理1的茧层含水率最低为14.24%,处理4至处理7的含水率分别为15.11%、15.08%、14.96%、14.29%,均略高于处理1,参照《规定》各处理茧层含水率在基本级上不升不降。(表6)

表6 各处理茧层含水率对比表

2.5.4 好蛹粒数补正 在上车茧中随机抽取25粒鲜茧进行好蛹粒数的检测,参照《规定》进行茧质的补正定级。当好蛹粒数≥24粒时,上升1级;当21≤好蛹粒数≤23时,不升不降。

如表7所示,处理1、处理4、6、7的平均好蛹粒数均大于或等于24粒,茧质评级可上升1级;处理5的好蛹粒数为22粒,茧质评级不升不降。

表7 各处理好蛹粒数对比表

2.5.5 外观的茧质补正 本批次各处理组的鲜茧样茧,外形端正略偏小,绝大多数成椭圆形,外表色洁白,光泽较好,茧衣蓬松,个别组有个别双宫茧。外观茧质一项皆定为一般,定级上各处理均不升不降。

综合桑蚕鲜茧质量检测的以上5个指标,各处理组的综合茧质定级如表8所示,除处理5外,其余处理的茧质与处理1的茧质对比,并未出现较大的区别。由此可见,从茧质方面来看,在家蚕的各龄期适量的喂饲苦荬菜与全桑饲养效果相近。

表8 各处理组的茧质综合评定表

3 小结

家蚕对苦荬菜表现有良好的食性,但若连续多餐使用纯苦荬菜喂养家蚕,会导致家蚕的生命力明显下降。家蚕表现为:食欲减退、体色发青、体小迟眠、逐渐体软无力、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在桑叶饲养的基础上适量间隔式喂饲苦荬菜,家蚕生长期有所延长,但对茧质影响不大。在家蚕生产中如遇病叶、叶质差、叶源污染导致桑叶量不足的情况下,苦荬菜可作为饲料灵活应用于家蚕饲养中,但要到达预期效果,其添加方法、添加量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龄期家蚕粒数
环境因素对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穗粒数空间分布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我国科学家首次构建家蚕全基因组编辑筛选平台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及防治
不同密度下大豆花、荚、粒发展规律研究
国槐尺蛾幼虫毛序及龄期特性观察
美国白蛾幼虫期特性观察
与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3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高温后长龄期在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