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渡江战役“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2021-09-02程堂义等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敌舰渡江战役敌军

◎文/程堂义等

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的伟大起点。安徽的八百里皖江,是渡江作战的主战场。1949年4月20日20时,伟大的渡江战役开始,勇敢的解放军将士和人民群众在江面上千帆竞发,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直冲对岸,国民党军苦心经营数月的“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顿时土崩瓦解,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远在北平的毛泽东主席欣闻捷报,心潮澎湃,提笔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光辉诗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渡江战役开始前的4月上中旬,我军已在长江北岸和县的西梁山打响了渡江战役的“第一枪”。据史料记载,这场战役极其惨烈,但意义重大。

长江咽喉易守难攻

决战发起前,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主持制定并报中央军委批准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中指出:为迷惑敌人,扰乱敌江防部署,宋时轮、郭化若的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以积极的动作攻击裕溪口、西梁山两地。西梁山可于2日或3日内夺取;裕溪口不拟迅速夺取,仅给予包围。以上均对芜湖和当涂之敌六十六军、二十军起吸引主力之作用。裕溪口和西梁山是芜湖江段的重要渡口,其中裕溪口守敌为二十军第一三四师的两个团。

1949年3月底,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三十军九十师二七〇团团长朱慕萍接到命令后,火速率部急行军200多公里进抵安徽和县西梁山北边的白渡桥待命,揭开了震惊中外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战役序幕。

4月7日,二七〇团接到命令,作为师总预备队准备攻打西梁山,拔除长江北岸的敌据点,控制长江航道。

海拔88米的西梁山是长江中下游在长江北岸的唯一制高点,与隔江相望的当涂县东梁山合称为“天门山”,浩浩长江在这里鬼斧神工般劈山而过,形成了西梁山三面临江,只有西北角与陆地接壤的独特地貌。西梁山崖下浊浪滔天,环江陡直的峭壁,壁立千仞、寸草不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重地。

此时的西梁山,是扼住国民党首都南京咽喉的要地,占领了西梁山,就意味着切断了南京、上海与武汉、重庆的水上联系大动脉。因此,国民党非常重视西梁山防务。也正因如此,为阻挡解放军从西梁山长江狭窄处渡江,国民党秘密部署陆海空立体火力死守西梁山,居高临下密布4层火力网,堪称固若金汤、插翅难飞。

4月7日上午,我军三十军九十师发布进攻西梁山的战斗命令,命令由二六九团担任主攻,二六八团担任佯攻,二七〇团作为总预备队。当天黄昏,各团从驻地出发进入预设阵地。战斗进行不到两个小时,二六九团即歼敌一个连,俘敌30多人,顺利夺取了小陀山、卧龙岗阵地,巩固阵地后遂向大陀山发起冲锋。

当二六九团三营攻击到青石寺前面的小高地时,突然遭到大陀山主峰敌人多层密集火力居高临下阻击,伤亡惨重,前进受阻,我军余部被迫撤至小陀山阵地与敌对峙。

据党史资料记载,我军占领的山头面积太小,而部队又聚集太多,敌人用大炮和飞机集中向我军占领的山头和阵地轰击,使得我军伤亡很大。更重要的是,主峰大陀山地形陡峭,由于正面通道太窄,我军无法攀登。因此,我们未能按预定计划攻占西梁山北面的敌军阵地,更无法策应对大陀山主峰的进攻。

与此同时,敌人又多次向我军占领的小陀山阵地发起猛烈反扑。在敌人强大炮火的轰炸下,我部队伤亡很大。虽然我军与敌人拼死搏杀,坚守小陀山阵地。但敌人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兵力反扑,最终以极大代价夺回了小陀山阵地。

惨烈之战意义重大

这样到了4月10日的黄昏,我军再次向西梁山守敌发起进攻。我军通过各种障碍物接近敌人战壕,趁敌人尚未发现,迅速冲锋,消灭了小陀山的守军,活捉一名副连长,残敌逃回大陀山主阵地。敌军又一次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向我方阵地进行疯狂反扑。但是,我军早已严阵以待,敌军的多次反扑都被我军击退。

不过,一件让人痛心的事发生了:在敌人飞机、大炮的疯狂轰炸下,参战的第二七O团团长朱慕萍不幸牺牲。朱团长牺牲的消息,更激起了我军指战员对敌人的仇恨。大家表示,一定要攻上大陀山全歼敌人,为牺牲的朱团长和烈士们报仇。但就在天黑前,部队刚准备按预定部署向西梁山发起总攻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因与国民党谈判达成临时协议,停战8天。因此,我军全部撤回原驻地,整装待命。

这次战斗非常惨烈,我军将士伤亡千余人。但作为渡江战役的“第一枪”,其意义又是非常重大的,在我军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由于这次战斗猛攻西梁山守敌,造成敌人的错觉,误以为我们想打下西梁山,以这个地方为依托强渡长江,因此慌忙地从其他方向把江防兵力调来了,加强该地段的防御,有效地削弱了芜湖以西的江防力量。这场战斗就起到了积极牵制敌人江防力量的作用,从而为我军主力从荻港等方向顺利强渡长江创造了条件,达到了顾全战役大局的预定目的。

炮击荻港强渡长江

临时的停战,让九十师将士们的体力迅速得到调整与恢复。4月19日师部获悉,国民党毫无诚意,战端再起。4月20日,正当大家准备决一死战时,九十师再度接到命令:停止攻击西梁山,晚上进驻芜湖繁昌荻港段江堤布防,牵制敌舰,掩护大军横渡长江。于是九十师3个团全体指战员火速撤出阵地,星夜兼程奔赴荻港突破口。全体指战员连夜步行到江边,迅速挖好工事隐藏起来。

7时许,随着“隆隆”的马达声和晃来晃去的强烈光束,一艘敌舰冒着黑烟缓缓驶来。近点,再近点,“为朱团长报仇,打!”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我军各种口径的炮弹、机枪弹狂泻向江面敌舰。甲板上的敌军猝不及防,一个个中弹倒下,有的抱头鼠窜逃到甲板下,缓过神的敌军迅速组织反击,大炮、高射机枪向我军密集开火。由于敌舰在江面上,高于江堤工事壕沟,敌军的炮火、子弹全从我军防线战士们头顶上飞过。夜幕中,敌我对射火力在江面上形成两道通红炫目的火网——上层的是敌舰的,下层是我军的……

激战正酣时,上级传来命令:全线立即撤离,准备过江。于是九十师主力顺着壕沟迅速回撤,而敌舰依旧大炮轰鸣白费弹药。将士们排队渡江时,但见江对面是一片沸腾壮观的火海,到处是枪炮声、浪涛声、厮杀声。战士们群情激昂立即登船,直扑江对岸南京。此时天色渐亮,坐在船上极目远眺长江,南岸的江水一片微红色,二七〇团将士们齐刷刷地注视着身后上游老团长的牺牲地西梁山,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西梁山之战在我军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敌舰渡江战役敌军
图解战舰 杆雷艇与鱼雷艇
崇武以东海战记忆
故事情境让数学课堂有效生成
忆渡江战役第一仗
忆志愿军优待战俘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成功经验
渡江战役中南京何以迅速获得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瓦解敌军工作的特点
淮海战役中瓦解敌军工作概述
宽待俘虏 瓦解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