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法及实践

2021-09-02冒岩松,李国景,程曦

关键词:网格化网格考核

冒岩松,李国景,程曦

摘 要:地铁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土建施工阶段,具有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项目多、施工条件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大的特点,如何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是建设单位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并实施了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新体系,该体系基于网格化管理理论和调查打分法,从文明施工网格化、积分及奖惩体制两个方面进行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同时本文建立了信息化的考核系统以配合质量安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

关键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调查打分法

一、引言

地铁工程(或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下统称地铁工程)存在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项目多、施工条件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大等特点[1-2]。一般来讲,每个车站均为1~2万平方米的2~3层功能复杂的地下结构,包括盾构法施工的区间和冷冻法施工的联络通道,并且施工专业涉及土建、机电、装饰装修、供电、车辆等,施工区域又大多处于市中心、老城区,周边房屋多、管线多。地铁工程现状导致建设中不可预见因素增多,工程质量安全风险高。地铁工程建设单位担负着质量安全管理的首要责任,如何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始终是一大难题[3]。在当前地铁工程建设城市多、线路多,参建单位管理力量逐渐摊薄和减弱的情况下,参建单位的主体责任越来越大,因此建设单位主导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尤为突出。

在国内的地铁工程中,质量安全管理可從两个方面进行强化,即技术手段层面和文明施工层面[4-6]。技术手段是地铁工程建设单位保障质量安全的首要手段,而技术手段水平的高低要靠自身的长期经验积累,短期内无法速成,因此建设单位一般从以下两方面确保:一是招聘具有轨道交通建设经验的优秀项目管理人才;二是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具有丰富轨道交通经验的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当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已通过招聘有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经验的员工及国内一流的参建单位,技术手段层面已能够保障。文明施工在当前地铁建设项目背景下,是一种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的强化安全管理方法。因此,文明施工层面的质量安全管理在地铁工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文明施工管理相关研究[7-9],但并未提出一套完整的文明施工体系以指导安全质量管理。

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文明施工层面的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以期提供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新思路。该体系主要包含文明施工网格化、积分及奖惩管理体制两部分内容。文明施工网格化基于网格化管理理论,积分体制基于调查打分法,可以实现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施工区域和全部时段全覆盖,并实现质量安全管理职责落实无遗漏,推动管理主动化、责任化和明确化,落实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本文将首先介绍整个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架构,然后分网格化管理和积分及奖惩管理体制两部分内容介绍网格化管理理论和调查打分法,并阐述该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展示本文建立的信息化考核系统及该体系的成效。

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本文提出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可用“质量安全网格化、积分及奖惩管理机制”来概括,该体系的实施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体来讲,首先应对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和内业资料管理进行网格化划分,每个网格分别明确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责任人;接着,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施工和监理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及网格责任人交纳抵押金,每个网格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对项目和人员进行计分,不同分值对应不同的约谈和奖惩标准;最后通过“四定”(定点、定时、定责、定人)的要求、“三查”(查在岗、查履职、查履职正确)的手段,严格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履约考核,实施经济奖惩。同时,本文建立了可视化的信息化考核系统,以便配合质量安全管理实施。

通过实施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地铁工程做到人员投入到位,即网格化管理:在相应的岗位上,有专业管理人员,确保各岗位管理人员不缺失;责任投入到位,即积分管理:相应管理人员有责任心,确保投入的人员肯做事;和经济投入,即奖惩管理: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履责。

三、网格化管理

(一)网格化管理理论

网格化管理理论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化、网络化治理理论,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是借助遵循计算机网格扁平化的思想,把管理对象细分为一个个网格单元,利用信息技术把网格管理员和管理对象进行协调沟通,确保各个网格之间沟通顺畅、信息共享,以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目标[10]。该理论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如城市建设[11-12]、高校建设[10]。近年来,国家智能电网建设[13-14]、智能建造等新概念的提出,使网格化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得更为紧密。本文基于网格化管理理论,提出了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施:首先,施工、监理单位应对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和内业资料管理进行网格化划分,并对每个网格进行定责、定时、定人;接着,施工、监理单位结合项目现场的施工场区划分、布局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分类,按照人责分明、分时分段的原则,将项目质量安全施工现场和内业管理分成若干个网格,并对每一个网格定人、定责、定时,实施全时段、全方位的管理;最后,将数字化、信息化、高效化、共享化的网格信息共享,确保每个网格出现问题立即整改。网格划分应按照网格化管理分工表进行,如表1所示。

(二)施工现场网格化管理

施工现场网格化管理应遵循以下步骤:

1. 施工单位结合项目实际,将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分区域、分时段进行网格化划分,每个网格分别合理明确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管理责任人。

2.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网格化划分进行审核,明确每个网格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责任人。

3. 每个网格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责任人由不同人员担任,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责任人可由同一人员或不同人员担任。

4. 每个网格的管理责任人需由本项目手续完善的正式编制管理人员担任。施工单位的网格管理责任人应由工程部门负责人、质量安全部门负责人、质量安全工程师或技术工程师等担任,监理单位的网格监理责任人应由总代或质量安全专监等担任。

5. 施工、监理单位每个网格的管理责任人对应承担该网格的质量、安全或文明施工管理直接责任,负责在责任时段内落实该网格的责任内容。

(三)内业资料网格化管理

应明确每个网格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施工、监理单位根据内业资料的分类,按类别对内业资料的管理进行网格化划分,每个网格明确管理责任人。

2. 施工单位每个网格的管理责任人由质量安全部门、工程部门工程师或资料员等担任。监理单位每个网格的管理责任人由监理员或资料员等担任。

建设单位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结合施工、监理单位每个网格的划分,检查网格管理责任人在岗、履责情况,并依据每个网格内存在的问题,追究网格管理责任人失责情况或项目相关负责人失责情况。

四、积分及奖惩管理

(一)调查打分法

为了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进行评价,基于调查打分法,本文提出一套积分管理标准,如式(1)所示。

(1)

式中,ri為第i个评价考核单元的得分,该分值越高表明考核单元的评价越好;ωij为j专家对考核单元i赋予的权重,打分范围0~1;Sij为j专家对评价考核单元的打分,上限为100分;aj为j专家的权威性权重值,建议取0.5~1.0;m为参与打分的专家数。

(2)

式中,X为考核单元的最终得分,以百分比计;ri,max为第i个评价考核单元的最大得分;n为考核单元的数量。

在一个评价考核周期内,根据不同检查对象对评价考核单元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以及该评价考核单元所获得的荣誉或表彰等,实行扣分、加分的量化评分。并最终以X(最终得分)的形式来量化考核。积分管理的本质来讲为打开根目录,深入到二级、三级目录。在传统模式下,建设单位只抓项目经理、总监(根目录),相关指令层层递减,难以落实;现通过网络化管理和积分制度,打开根目录,责任落实到总监代表、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二级目录),甚至到安全员、监理员(三级目录)。这种模式下,仅增加了建设单位小部分考核的工作量,但却更利于工作的落实,能最准确传递任务,对施工、监理的压力不会被层层递减,实现职责清晰、高效管理的目的。

对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日常管理情况,第三方单位的合同履约情况,以及施工、监理单位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关键岗位人员、施工现场网格管理(监理)责任人员,实行积分管理。积分管理分为项目积分管理和岗位积分管理两类。

(二)项目积分管理

1. 每个施工、监理和第三方单位的单个项目(标段)为独立评价考核单元。项目积分管理以每三个月为一个评价考核周期。

2. 根据不同检查对象对评价考核单元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通报问题和相关整改情况,以及该评价考核单元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方面获得的荣誉和表彰等为依据,实行扣分、加分的量化评分,最终得分结果作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约谈和提醒谈话的标准,并与安全专项竞赛挂钩,如表2所示。

3. 设置不同类别的扣分、加分评分标准,如发现每个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问题,扣一定的分值;获得表彰荣誉,加一定的分值。

(三)岗位积分管理

1. 对建设单位工程业务主管部门的现场管理人员,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和施工现场网格管理责任人,监理单位总监、总代和施工现场网格监理责任人等实行岗位积分管理。如表3所示,应以施工、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提醒谈话和处理标准作为积分的处理标准。岗位积分管理以每三个月为一个评价考核周期。

2. 一个评价考核周期,每个岗位的起始分值为100分。不同检查对象对每个岗位的相应人员未在岗、未履职、履职不正确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扣分。

3. 建设单位工程业务主管部门的现场管理人员岗位积分最终得分结果作为提醒谈话和经济处理标准依据,最终得分(X、Y)含义相同,如表4和表5所示。

(四)积分管理实施

1. 对于不同检查对象(如建设单位工程业务主管部门、质安部门、公司领导,市质安监管部门,市级以上部门等)发现的问题,予以责任单位和人员扣除不同倍数的分值。

2. 有单个评价考核单元的最终得分低于65%(含)或连续两个考评周期低于75%(含)的单位,建设单位视情况,可在两年内不接收该单位的投标申请。

3. 项目新进场管理人员已被列入积分清退人员黑名单或其他城市(公司)人员黑名单的,建设单位有权要求进行更换和退场。

4. 针对施工、监理存在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违约行为,建设单位以正式文件形式进行通报批评,并视违约行为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违约经济处理。经济处理标准为施工单位五千至五万,监理单位为施工单位金额的20%或一万。

五、信息化考核系统

为配合质量安全管理实施的需要,开发信息化和可操作的系统尤其重要。本文研发了一种网格化、积分管理信息化考核系统,该考核系统可分别应用于电脑端和移动端。对于安全质量管理,该系统可实现责任人员的实时录入、变更申请审核、离岗申报、请假申报,对于积分管理可实现检查对象现场发现问题即时录入、系统自动扣分和积分的统计。部分系统操作示意图如图2-图4所示。

总体上,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和措施,可实现“问题随手拍、积分实时考、结果随时看”,有效地配合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新体系的实施。

六、体系试行效果

本文提出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地铁工程建设中试行,取得了有益效果。从建设单位内部检查结果反映,实施网格化、积分管理后,现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问题数量总数稳步下降,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相应管理人员在岗履职率持续向好,在建设单位的抽查中,巡查频率相同的情况下督查通知书数量平均减少23%;从市质安监管部门检查结果反映,实施网格化、积分管理机制后,监管部门通报的问题数量大幅下降,并逐步稳定,呈缓降趋势。

七、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安全质量网格化管理体系,该体系包含质量安全网格化、积分及奖惩管理机制,可推动地铁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基于网格化管理理论,在实施网格化管理机制后,地下工程更易突出质量安全管理常态化,实现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定点、定时、定责、定人,落实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夯实防控基础。

2. 通过网格化的“四定”,即做到每个问题都能追根溯源并找到管理责任缺位的原因,实现质量安全管理职责无遗漏,有力推动管理主动化、责任化和明确化,也将现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层层下移和强化,使每个网格责任人都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得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更加扁平化、清晰化。

3. 基于调查打分法,积分及奖惩管理机制在落实参建乙方单位相关人员责任的同时,也可通过对建设单位业主代表等人员的积分管理,推动其作为建设单位现场代表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相关法定责任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1):13-20.

[2] 朱胜利,王文斌,刘维宁,路美丽.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8,(1):56-60.

[3] 吴贤国,刘惠涛,张立茂,姚春桥,蒋雪.地铁施工安全组织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29(4):79-83,93.

[4] Ding L Y, Xu J. A review of metro construction in China: Organization, market, cost, safety and schedule[J].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7,4(1):4-19.

[5] 翟志刚.北京地铁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技术管理[J].施工技术, 2011,40(24):86-88.

[6] 梁希福,徐静涛,常彦荣,刘香.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北京测绘,2009,(1):53-56.

[7] 高霖,王明振,黄思凝,孙得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地铁绿色文明施工等级评价模型研究[J].施工技術,2017,46(20):96-99.

[8] 周波.地铁车站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9,45(7):246-248.

[9] Jiang Q, Feng C , Ding J , et al. The decade long achievements of China's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2006-2016)[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0,272:1110-77.

[10] 程世全.网格化管理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35(012):10-12.

[11] 刘中起,郑晓茹,郑兴有,等.网格化协同治理: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上海实践[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18(002):60-68.

[12] Yan Y J. On Grid Management in city management [J].Urban Problems, 2006,(2):76-79.

[13] Wu Y, Chen J, Liu 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mart grid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1,15(9):4236-4241.

[14] Zhong J, Zheng R, Yang W, et al.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at information age[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9,33(13):12-18.

猜你喜欢

网格化网格考核
以“网格+”模式不断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追逐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及启示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农村网格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