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

2021-09-01袁友胜

灌溉排水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公园

袁友胜

(河南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

袁友胜

(河南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自然生态被作为经济建设的牺牲品,能够有效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的湿地正在逐渐减少,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是当下的热点话题。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分为上、下2篇。上篇为第1至第5章,着重阐述了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包括湿地公园垂直过程方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垂直与水平过程方向相结合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湿地公园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与情景规划分析等内容;下篇为第6至第12章,通过一些的案例介绍了一些湿地公园规划研究构思及实践,包括天然类滨海湿地、河流洲滩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构造湿地等不同湿地公园类型的案例。《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内容详细,图文并茂,结合具体实例,对于研究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指导意义。

湿地公园是在原始生态的基础上,以生态、自然、保护为设计理念,着重将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充分实现湿地调节气候、净化水体、调蓄水量、美化环境等生态作用。现如今,对待湿地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应当将重点放在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笔者在通读《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一书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地区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实际情况,对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作简要论述。结合《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一书,笔者认为我国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应当建立在以下原则上:第一,安全性原则。生态湿地公园包含多种建筑物,在构筑物等公共设施的选材上,必须确认安全性,既在施工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没有危险性。第二,功能性原则。生态湿地公园的建立目的之一是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除此之外,生态湿地公园还应当具备科普教育、维护生态平衡等基本功能,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采取多样设计,体现生态湿地公园的美观效果。第三,可行性原则。在建立生态湿地公园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在精密分析过后设计出可行性方案。第四,经济性原则。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应当消耗过多的资源物力,由于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和建设初衷,应当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建设成本,本着解决生态湿地的遗留问题出发,着重恢复性设计,即在进行艺术性景观设计的同时,应当注意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由《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可知,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流程一般是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定位、绘制初步方案、修改方案、模型制作与分析,投入建设等,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包括座椅设计、路灯和草坪灯设计、垃圾箱设计、指示牌设计等,但无论何种的景观设计都应当围绕着生态水网格局、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3点进行工作。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以水为主,因此空间内的水循环和水流的方向与动力在整个空间布局中尤为重要。水在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水位和地表面径流量。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当收集好湿地的生物需求,严格划分永久汇水区和半永久间歇水域,在此基础上,分布不同景观。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包含未来繁殖衍生部分,创造增加湿生植物群落的空间场所,避免对其他物种对原来生物的破坏,要在尽可能维持现状生物状态的前提下,不断丰富植物的多样性。景观设计势必会占据一定的空间面积,在设计时应当考虑植物多样性的需求,协调景观设计的空间面积。湿地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动物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因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对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植物、动物以及景观设计三者之间应当建立起平衡和谐的关系,注重各个节点的连接,景观设计所用的材质应当和植物配置相搭配,在建设的过程中适当添入夸张、创新元素,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分析,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我国的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具有充分的发展前景,朝着合理的、现代的、科学的方向前进。

袁友胜(1981-),男,湖南常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绿色建筑及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在公园里玩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一见如故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