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指战员伤亡事故分析与对策

2021-08-31周宁

消防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析对策

周宁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经营活动愈发活跃,消防安全形势愈发严峻,灭火救援行动压力不断增加。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因爆炸、中毒、窒息、坍塌、埋压、触电、溺水等造成的指战员伤亡的事故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认真分析灭火救援行动中的薄弱环节,增强指战员安全意识,提高指战员的技战术水平,建立作战行动安全长效保障机制,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消防指战员人身安全,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关键词:灭火救援行动;消防指战员;伤亡事故;分析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被不断开发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的诸如高层建筑火灾、地下火灾、化学物质泄漏等各类灾害事故相伴而生。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职能任务不断拓展,大规模、长时间、成建制、成体系的跨区域增援作战行动的频率越来越高,灭火救援行动的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越来越凸显,消防指战员的安全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一、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的伤亡分析

2019年3月,某地高速公路上一车辆起火,扑救过程中,因警戒不到位,一辆面包车制动不及,撞向消防指战员,导致1名消防员牺牲。

2019年3月,某地一大桥有人跳河轻生,1名消防员未着专用救生衣直接跳入河中救人,被河水卷入,导致溺水牺牲。

2020年7月,某地1名物业人员在疏通市政下水井管道时中毒被困井中,救援过程中,使用已损坏的有毒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探测仪未报警,随即卸下空气呼吸器下井作业,导致2名消防员吸入有毒气体中毒。

2020年8月,某地一在建工地污水泵站内有人员坠落被困,营救过程中发生滑落,造成1名指挥员、2名消防员被困井内,其中2名指战员经抢救无效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

2020年6月,某地一高层商务楼19层发生火灾,扑救过程中,3名指战员未佩戴空气呼吸器乘坐电梯直接到达着火层,2名指战员吸入有毒烟气牺牲。

改革转制以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几乎每年都有消防指战员在作战训练行动中“减员”,“减员”因素多种多样,而且普遍存在入职时间短、灭火救援专业训练、实践经验和避险能力缺乏等特点。

(一)灭火救援工作中风险意识不高

在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中,救援人员对客观存在的危险认识不足,一些指战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个人防护装备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佩戴。进入火灾现场时,经常不佩戴空气呼吸器、阻燃头套、导向绳等防护装备,进行抢险救援时,很多指战员也忘记佩戴护目镜、救援手套等装备。部分指战员经历的救援行动多了,無意识地放松了警惕,在到达现场时明知道存在危险,却因灭火、救人心切,未进行侦察就急于展开战斗,甚至只顾灭火忘记对周围环境的安全评估,忽略了灾害事故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未经侦查和灾情研判的情况下,凭借以往经验贸然开展行动,缺乏风险意识极易造成作战行动中指战员伤亡。

(二)缺乏临场应变的经验

就灭火救援作战行动而言,消防救援队伍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作战安全规程和规章制度。消防队伍基层指挥员队伍梯次结构明显,但总体上看,基层指挥员参与作战指挥时间仍显不足,部分消防指挥员在完成岗前培训后直接下派到基层单位,缺乏血与火的磨砺,在直面灭火救援现场时缺乏确实可行的措施,或因盲目冒险造成行动失误,或因踌躇不定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灾情扩大,无形中增加了指战员在作战行动中的安全风险。指战员在平时业务训练中,战例分析缺乏回顾,针对性不强,偏重技术训练的现象,在高温、浓烟、爆炸、有毒、冰冻、腐蚀和高空、地下、水下、山地等灭火救援行动中,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和潜在危险突然,缺乏科学的避险措施而造成指战员伤亡事故。

(三)灭火救援行动本身存在较大的危险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安全事故多发的矛盾凸显期,各类灾害事故交织。接警出动的行车安全,行动中防护装备出现故障,救援中的倒塌埋压、建筑坍塌、高空坠落砸伤、通信失联、触电、迷失、窒息中毒和爆炸等都是威胁指战员人身安全的客观因素。又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救援行动中,受灾范围广、作业环境差、安全风险高、救援任务重、持续时间长,灾情时刻发生变化,有时还伴随二次灾害事故,极易造成指战员伤亡。

(四)消防工作局面复杂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用火、电、气各种用品的量剧增,消防工作压力逐年增大;高层建筑、大空间建筑、大型综合体、危化品单位的体量逐年增多,各种新材料、新产品广泛应用带来的新问题日益凸显;一些行业部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社会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消防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全社会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能源化工基地和工业园区不断增多,社会救援力量联动互动较少,消防队站布点、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消防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二、造成消防员伤亡的事故类型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会遇到非常复杂的情况,由于灭火救援现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指战员不同程度的伤亡,通常情况下,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第一,触电。在烟雾弥漫的情况下,战斗员很可能会触及裸露的电器线路,或者是水枪的射流击中带电设备,引发触电。第二,爆炸。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易燃气体在有限空间内集聚,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若出现点火源,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可能出现的点火源主要有切割作业过程的明火、摩擦火、金属撞击时产生的火花、手持电动工具使用不当产生的电气火花,静电等。第三,坍塌。建筑物长时间遭受高温高热的影响极易产生变形和坍塌,如果预警不及时,极易造成指战员牺牲。第四,中毒窒息。在有限的空间里开展救援行动,由于空间窄小、出口少、通风不畅,导致浓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聚集,造成中毒窒息。第五,坠落砸伤。火场上的坠落物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携带、运送、铺设的灭火器材装备固定不牢或者意外脱落等,导致消防员受伤;另一方面是建筑内部构件、装饰材料、玻璃等物体坠落,导致内攻水枪手在视线不清的情况下容易被坠落物伤害。

三、防止指战员伤亡的措施

指战员伤亡事故不时发生,树立可防可控的理念,通过有效的责任落实、系统的预防管控、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作战行动中指战员人身安全。

(一)强化教育引导,形成科学救援的观念

指战员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更是通过不断完善《执勤战斗条令》《作战训练安全要则》《安全行动要点提示》等规章制度来确保指战员在作战行动中的人身安全,这就要求不仅要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口号喊在嘴上,更要牢記于心、付诸于行,真真做到灵活运用,从作战行动中汲取经验、从事故案件中受到教育。做到每次处置灾害事故,按照“先评估、再救援”的理念,第一时间根据现场侦察和了解情况确定安全管控等级,科学选择进攻路线,合理运用攻防战术。坚决贯彻黄明书记关于确保指战员自身安全的指示要求,坚持全过程防护,针对灾情不同阶段和现场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防护。在作战行动中,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实时掌握现场情况,一旦发现危险征兆,及时果断组织撤离,严防发生伤亡事故。

(二)加强指战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消防救援队伍要立足特定区域灭火救援实战的需求,组织开展模拟各类灾害事故场景的技战术训练或演练,开展模拟训练设施及虚拟场景等多种训练模式进行对抗训练,利用模拟训练设施,开展高温、浓烟、黑暗、有毒、缺氧、狭小空间等险恶环境下的心理训练,从而提高战斗员的火场适应能力、判断能力、紧急避险和心理承受能力,遏制和避免指战员伤亡事故的发生。要循序渐进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从人员分组、装备运用、技战术规程、个人防护都以实战标准来进行,严格程序、注重细节,在训练中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最终形成规范、安全的职业本能。从模拟规模小、灾情简单的灾害事故救援开始逐步深入到灾情复杂的灾害事故救援,切实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实践能力和实战水平。同时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储备,深化“师傅带徒弟”活动,使消防救援队伍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三)立足作战需要,改善消防设备

要本着对指战员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区域实战需求,配备贴合实战的先进车辆装备器材,手中武器精良,才能具备更高的战斗力。同时要对于落后的器材装备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对于达到使用年限及时报废,杜绝因器材装备问题导致指战员伤亡。在当前更应加强和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如配备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精尖装备,加强实战训练运用,实现人与装备结合的最大效益。

(四)落实消防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持续开展居住出租房、高层建筑、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等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结合日常消防监管情况,强化“事前督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升基层乡镇街道和行业部门消防工作人员以及网格员的工作水平建设,加强群众防火安全意识,从而避免和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消防环境。

四、结语

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有警必出、闻警即动,奋斗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尽管知道有危险,尽管知道有牺牲,但当灾难来临,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的全体指战员都将以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专业的战斗素养冲得上、顶得住、撑得起,切实做到“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兑现“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

参考文献:

[1]李来保.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案例引发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04):209-212.

[2]张立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对策[J].化工管理(电子版),2020(01):87-88.

[3]周有祯,陈龙利,张人元,等.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47(01):83-84.

[4]王林.消防员受伤人数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及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0(23):23-24.

猜你喜欢

分析对策
高校学生骨干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桉树林发展前景与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
试析汽轮机组油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柜员的思想状态分析与对策
幼儿教育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河南省淮阳县中学生体育课课堂现状与分析对策
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创业状况分析与对策
南宁市废弃农资包装物处理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