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美学内涵

2021-08-31廉丽

理论观察 2021年2期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

廉丽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情感符号

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147 — 03

2019年7月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短短39天,累计票房47.19亿,一举拿下中国电影历史票房第二名,媒体对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做出了高度评价,实至名归。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再次将关照的视角对准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成见,命运的不公又该如何面对?这是一个古老的主题,从哪吒身上,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你会发现这个哪吒有些不同,时代在变,哪吒在变,李靖变身慈父,不变的依旧是哪吒不畏强权的英雄品质,以及李靖保卫陈塘关老小的赤胆忠心。

一、期待受挫与艺术魅力

影迷在观影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影片的情节,人物走向与自己期待中的完全一致,它或多或少勾起了影迷心中的小欢喜,但看久了,便会觉得乏味,窃笑导演的低能。另一种情况是影迷观看影片时,片子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转换,与自己预测的不一致,甚至相反,它激发了影迷观影的好奇心,心中不断涌起为什么?期待受挫促使影迷目不转睛地跟随着导演的不断创新,结合自己旧有的观影经验,进行一番别具风格的审美体验,遇挫与开释的交替出现,将影片的艺术魅力大放异彩。

(一)《哪吒闹海》的顺向相应

《哪吒闹海》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1979年5月19日在中国上映,它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影片讲述了少年英雄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敖丙,抽其筋,四海龙王得知后,联合降暴雨,给陈塘关总兵李靖(哪吒生父)施压,李靖不准哪吒与四海龙王交战,哪吒被迫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师傅太乙真人用宝莲灯保住了哪吒的魂魄,使哪吒得以重生。《哪吒闹海》上映后,得到了全国影迷朋友的喜爱,不仅是儿童,成年人也被影片中鲜亮的色彩、充满英雄气概和正义感的小战士哪吒吸引,观众们去影院看一遍又一遍。那么,《哪吒闹海》的剧情真的吸引人吗?《哪吒闹海》的剧情完全按照我国古典小说《封神榜》改编,编剧本着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重点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进行了深加工,比如:哪吒人物形象总体色彩非常艳丽,赤橙黄绿青蓝紫,哪吒便用了七种颜色,这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人们,单是视觉效果就足以让人折服。太乙真人是中国古典绘画中工笔画的代表,对于这一形象,编剧刻画的细腻传神,与影迷心中神仙的定义,睿智宽容善良的老者形象完全一致,在艺术创作极度匮乏的年代,《哪吒闹海》的问世打破了影坛黑白灰的沉闷,受到了观众的赞许。四十年后,我们再次观看这部影片,依旧会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严谨细致的人物塑造、配音所点赞。《哪吒闹海》依旧能够促使我津津有味地看下去,整部剧情采取的是顺向相应,它暗合了我们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角度,符合中国人对人物形象善恶定义,哪吒在影片中顺利被编剧勾画出一个不畏强权,长袖飘飘,天真可爱,长着一双丹凤眼的小男孩;龙王三兄弟则是清一色的尖嘴猴腮,一副小人得志的丑惡嘴脸。《哪吒闹海》的成功,取决于时代特定的背景,取决于影片剪裁时的用心专注,更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对电影制作的热爱。

(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逆向受挫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饺子导演执导、编剧的一部动漫电影,它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故事。天地灵气间孕育出一颗混元珠,因其能量巨大,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出灵珠和魔丸,并命太乙真人将灵珠投胎给陈塘关总兵李靖未出世的儿子,取名哪吒。申公豹不甘心位列十二金仙之外,他与龙王策划,决心偷天换月,将灵珠留给龙王三太子敖丙;将魔丸投胎给哪吒。命运的不公,陈塘关百姓的疏远,哪吒渴望与人交流,渴望有伙伴和他一起玩耍。机缘巧合,敖丙与哪吒成了最好的朋友,两人一起抵抗天雷,魔咒,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兄弟。

影迷在观影时,心中的期待与影片中人物性格走向,情节和主题的转变不符。我们欣赏《哪吒之魔童降世》时,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是哪吒的烟熏妆、失落的神情、尖尖的牙齿,面对天劫咒语,他呲牙;面对小伙伴的恶作剧,他坏坏的笑;面对陈塘关百姓的误解,他憋住两行泪,眼中空洞,发呆,让人心疼。哪吒的形象颠覆了记忆,这是小英雄哪吒吗?龙王之子——敖丙英俊倜傥,头上长着一对可爱的龙角,他在哪吒危险,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因为哪吒说过:“敖丙是他唯一的好朋友。”三年后,天雷如期而至,哪吒用绳子捆好父母,一人承担天雷的袭击,敖丙用万龙盔甲帮助哪吒抵挡了天雷,二人合力保住了魂魄,还有陈塘关人民的性命。《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不再是仇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心心相惜的好兄弟。灵珠和魔丸的错投,天公让哪吒有了一张混世魔王的脸,却生了一颗永不服输的心,我赞哪吒,赞他:“命运自己掌握,是魔是仙,自己说了算!”

观影至此,我们脑海中旧有的哪吒闹海思维已完全被饺子导演所打乱,哪吒不再以少年英雄的形象示人,他的丹凤眼不再一如既往地闪烁着光芒,相反,哪吒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孩子,人们误解他时,他会愤怒;踢毽子的小女孩被家人抱走的那刻,哪吒的眼睛黯然失落;敖丙在生日宴中的现身,让哪吒眼中有了光彩;李靖夫妇的爱,善良的灵珠谎言让哪吒重获了新生,他的双眼重现了希望。观众们爱这样真实的哪吒,他接地气;我爱这样的哪吒,因为当他对敖丙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当申公豹说:“人的偏见就像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都挪不动他”时,我一个人在影院里泪流满面。作为成年人,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永不言弃的自己,哪吒,好样的!

敖丙自小生长在龙宫,灵珠是龙王用计联合申公豹换来的,敖丙没有朋友,他的使命是拯救龙族于地牢,龙王要他的儿子封神登天,光宗耀祖。没有人关心敖丙是否同意这样的安排?敖丙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不再是那个被宠坏的龙子,他成为了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是英雄、善良、仗义、友善、坚韧的化身。敖丙和哪吒共同经历那夜的天雷共劈后,他成为了龙族的骄傲。所有的阴谋、算计、权利、名利都抵不过两颗善良真挚的心,最终太乙真人出面耗费几百年的功力换取了哪吒与敖丙魂魄的平安。

《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什么会有新老观众一同观看呢?为什么有人在影院买了两次票呢?影片中不仅有逆向受挫,更有顺向相应,这才是导演饺子出彩的地方。哪吒至始至终的为人仗义、内心善良、英勇无畏;龙王千年不变的阴险狡诈,所有这些唤起了影迷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整部影片的基调没有改变,依旧是惩恶扬善,依旧尊重原著。饺子改变的是影片的叙事风格,近乎完美地将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揉捏在一起,打破了观众的传统思维,大胆地塑造人物形象,饺子想象奇特新意,却又戳中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也就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影院中流泪的皆是陪伴孩子的家长,动漫的表述,夸张搞怪的动作,成人温柔的内心,传统文化的遵从,哪吒你想不火,都难。

二、光芒四射的情感符号

情感符号是导演在影片中对人物形象、性格、情节转变的标记,对于导演来说,能够自如操纵情感符号在电影中的灵活运用,也就掌控了影片的细节和脉络。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影片,运用了多个情感符号:毽子、宝莲灯、换身符、乾坤圈、雨柱、江山社稷图、风火轮、混天绫……这些情感符号经过导演的处理,别具匠心,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一)爱的纽带——毽子

哪吒喜欢毽子,他和殷夫人在李府里玩耍,母子两人尽享天伦之乐。殷夫人作为陈塘关守海为民、除妖斩魔的总兵夫人,她守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更是陈塘关千万百姓的性命。殷夫人于风和日丽的午后和哪吒踢毽子,哪吒脸上洋溢着幸福,尽管殷夫人脸庞已挂彩,还要带上盔甲,但只要哪吒快乐,殷夫人便觉得足矣。这是“毽子”在影片中出现的第一次,它代表母爱。哪吒是魔丸,一出生便注定了天劫咒语,师傅太乙真人也说:“不认命,才是哪吒的命”。哪吒渴望百姓的信任、爱戴,但是没人信他,只因他是魔丸。幼年的哪吒第一次在街中伫立时,偶遇了一个小女孩,女孩真诚地拿出毽子,要约他玩,哪吒惊喜,终于有人拉他入伙了,他有小伙伴了。可哪吒还没稳稳地接住毽子,女孩就被家人抱走了,家人担心魔丸会伤害到自己的孩子,哪吒却只需要一个伙伴,一个可以和他玩儿的孩子。这是“毽子”在影片中出现的第二次,哪吒被人们世俗的偏见孤立了,这偏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移动它。李府锁不住混世魔丸,哪吒溜出来,这次他从泡泡水怪手中救下了一个小女孩,也结交了他人生中唯一的朋友龙王三太子——敖丙,两人联手打败泡泡水怪,敖丙和哪吒在海滩上尽兴地跳着,打几个滚,踢几脚毽子,奔跑着……灵珠和魔丸的偶遇,让孩子们心中碰撞出友情的火花……影片中“毽子”第三次出现,哪吒收获了属于自己真挚的友情。

毽子本是童年的玩伴,它本身没有乐趣,但是人们踢毽子过程中会有互动,沟通,增进感情,在影片中,“毽子”不仅代表了母子间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更重要的是它让影片的感情基调起伏变化,使整部影片充溢着童真,却又不失睿智。

(二)神秘谶语——宝莲灯

粉红色的花瓣,绿色的枝叶,元始天尊用宝莲灯护住了灵珠,打算让灵珠投胎做李靖的儿子,协助周伐纣。“寶莲灯”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他寓意着元始天尊对灵珠的爱,对哪吒所给予的殷切希望。太乙真人贪酒误了灵珠投胎的时辰,李靖家中的家丁和产婆又分别被申公豹贴了符,心甘情愿听从申公豹的差使。家丁想要抬走宝莲灯,但他很快发现那是徒劳的,宝莲灯需要太乙真人的密码和手纹验证才有效,家丁失败了。“宝莲灯”第二次出现在影片中,它寓意灵珠有难,天尊预言精确,“宝莲灯”开始行使灵珠保护者的职责。三年后,天雷降临哪吒,哪吒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段路,哪吒说:“这三年,他值了,看了想要看的风景,有疼爱他的父母,唯一的遗憾是没和李靖踢过毽子。”哪吒用绳子捆住父母,将换身符撕掉,直面自己,接受天雷袭击。这是“宝莲灯”在影片中出现的第三次,太乙真人感动于灵珠(敖丙)和魔丸(哪吒)联手的力量与情谊,他甘心耗费掉几百年的修行,用法宝“宝莲灯”护住了哪吒与敖丙的魂魄,成功保住了魔丸与灵珠。

(三)亲情无价——换身符

李靖为了保全儿子哪吒性命,三去天界,寻找天尊。李靖最初的心愿是请求天尊将哪吒的天劫符解开,后从云中子处得知无解。第二次,李靖又去天界,他想请求天尊不要让天雷劈死哪吒,却被云中子告知,天尊去筹谋封神榜了,云中子给李靖两道换命符,血亲之人,可以用这个办法替换亲人,自己赴死。李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但是哪吒却深谙这一切,他感受到了父爱,情浓于血,与《哪吒闹海》中的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不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深爱他的父母,同样,李靖夫妻也疼爱这个儿子。哪吒在千钧一发之际,撕掉了“换身符”,他决心独自面对天雷。“换身符”的出现让哪吒懂的了感恩,体验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他表示不后悔来到这世上,因为有爱他的父母。

(四)危急凶险——雨柱

哪吒被民众孤立后,太乙真人带他去畅游了江山社稷图,师徒二人乘坐两只木筏,彼时,哪吒仿佛置身于童年的乐园,他的心儿飘了起来。哪吒用手触摸雨柱,眼睛眯着,弯弯的,好看至极,那是单纯的心。哪吒生辰宴那晚,敖丙被申公豹蛊惑,妄图淹死陈塘关所有的百姓,突然,天空弥漫着各种式样的雨柱,它将天空遮盖,所有人都会死于申公豹与龙王的阴谋,灵珠和魔丸偷换将成为千古之谜,敖丙可以封神,申公豹将名列十二金仙。敖丙却在最后时刻,改变了主意,他喜欢哪吒,情愿搭上自己的性命。“雨柱”渲染了影片危急凶险的氛围,增强了叙事节奏,也凸显出敖丙内心的宁静,不急不躁,而灵珠遇事冷静、果敢的本性也得到了释放。

“你的命,你说了算!影片中反反复复的一句话,哭了多少人,《哪吒之魔童降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审美的愉悦、3D动漫视觉的冲击、期待视野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众多情感符号的润物无声,它们丰富了影片的内涵,帮助导演将主人公哪吒和敖丙的内心填涂的丰满多彩。

〔参 考 文 献〕

〔1〕瞿苏民.美的寻觅与阐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61

〔2〕加缪.加缪全集散文(卷3)〔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中国文化的崛起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IP运营策略启示录
对“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陌生化处理解读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人物语言设定分析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待中国式家长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动观众的是一颗赤诚之心
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教育启示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干部之严管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