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把政治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

2021-08-31董亚萍彭春淋周来攀

理论观察 2021年2期

董亚萍 彭春淋 周来攀

关键词: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制度安全

中图分类号:D621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073 — 03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习主席强调:“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坏的客观状态。对我国而言,维护政治安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维护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能否保证国家政治安全,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直接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与发展全局,直接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政治安全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习近平强调:“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安危,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广阔,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外部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在这一系列重大安全中,政治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如果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国必然会陷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其他安全就失去了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政治安全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稳固。习主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安全与发展步履维艰,整个中华大地笼罩在暗无天日的阴影当中。问题的出现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来自内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部必须要有一根强有力的主心骨。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家安全和发展形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有利。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与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就没有国内稳定的政治秩序,就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可能,中华民族就不可能真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政治安全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稳定。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拒绝照搬西方政治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立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完善根本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和完善基本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重要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在内的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26个新制度。这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核心,是党领导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伟大制度设计,是党和人民总结中国改革建设发展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伟大制度安排。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才能坚持和完善这一系列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挑战

当今世界大国中,我国是唯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我国依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伟大发展成就。过去,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宣扬他们的政治制度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势,到处推行“民主扩张”,煽动“颜色革命”。现在,西方国家社会对立撕裂,民众对西方统治集团失望至极,相比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勃勃。很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都对西方政治制度抱有疑虑,表示要学习中国发展道路,“向东看”成为一种潮流。这一方面无不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也给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国际力量此消彼长的逻辑从未改变。围绕发展道路的竞争依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政治制度安全依然面临威胁。这是因为,敌对势力在在社会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同我们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我们不会改旗易帜,他们也不会改弦更张。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施压促变的立场就不会改变。我们党越是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蓬勃发展,各种敌对势力就越会加紧对我恶意中伤,大势鼓吹“中国威胁论”的调子就越会提高,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颠覆的活动就越会紧锣密鼓。我们必须做好两种社会制度、两种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长期斗争的充分准备,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制度安全,决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和幻想。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复杂严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和影响。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蓬勃发展,人们正在见证“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但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使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各种思想多样杂陈、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成为常态。一些错误思想观点特别是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仍然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已是一种客观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趋势更加显著,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思想共识的任务艰巨繁重。

“三股势力”活动频繁猖獗,危害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我国是一个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大国。在实现祖国统一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民族分裂势力竭力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加紧实施分裂活动,危害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特别是“港独”“台独”势力与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以及境外各种势力相互勾连,千方百计实施破坏活动、制造事端,给人民生活、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三股”势力的活动具有长期复杂和内外联动的特点,稍有纵容便愈加猖獗,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危害我国政治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坚决打击、妥善处置。

党仍面临“四大考验”与“四大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面临长期潜在风险。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大风险”是长期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一方面,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只有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主要矛盾随之发生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深化,给党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严峻,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党必须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强化能力素质。

三、维护政治安全的战略举措

始终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对照检视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补钙壮骨、立根固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锤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就有了最根本的保证。

始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政治安全不仅要靠党的领导来保证,也要靠军队来支撑。新时代赋予人民军队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的使命任务。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从属于一定的阶级或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军始终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政治安全领域面临严峻风险挑战,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加紧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人民军队必须坚定站在党的旗帜下,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坚决听党指挥,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为维护政治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强保证。只要军队始终听党指挥,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就有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领导权和话语权。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不仅要靠党和军队等硬实力,也要高度重视“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领导权和话语权。一方面,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抓在手里。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无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单位,还是社科理论、文化艺术单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要自觉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自觉用一把尺子量到底,传播好党的声音和主张,决不允许有“特殊成员”和“舆论飞地”。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要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适应新形势下传播形态、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我国整体传播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升。要提升话语能力,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参 考 文 献〕

〔1〕李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发展和创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2〕宋志平.浅谈新时代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J〕.决策探索,2018,(10).

〔3〕杨扬.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9,(01).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