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职业倦怠的 现象、成因与应对策略
2021-08-31刘昶良
刘昶良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培训也随之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重视并审视社会培训产业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维系和支撑这一庞大产业底层的普通教职人员队伍。受多种因素的交织和影响,近年来社会培训机构教职工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突显。职业倦怠是多方面原因构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对培训行业的认可和尊重、培训机构内部的环境和氛围、教职人员的个人情绪调整能力和性格特点等,都是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孤立、单一地去解决,需要多方面、多维度的综合调适。首先,社会应给予社会培训行业更多的尊重和认同。其次,培训机构内部需要有更人性化的管理,并提升事业管理、职业管理、师资队伍管理能力。最后,教职工也需要提升自身的胸怀和视野,要有更高的职业认知要求和管控情绪的能力,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和良好的身心健康,进而共同预防、调理、解决职业倦怠。
[关键词] 社会培训机构;培训产业;教职人员;职业倦怠;社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C9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08-0078-07
一、引言
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培训在国内也随之进入了发展快车道。这其中除了传统的培训学校、行业协会组织、培训中心开展的技能培训、商业培训、就业培训等以外,最引人关注的应是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当下,社会培训已形成了多层面、多形式、多组合的培训产业。人们在重视并审视社会培训产业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维系和支撑这一庞大产业底层的普通教职员工队伍。正是他们的素质、素养和奉献精神,决定着社会培训机构的社会形象,影响着受培训对象的学习质量。受多种因素的交织和影响,近年来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突显,其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培训的形象。基于调查和分析,本文试图找出社会培训机构教职工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对行业所处的时代特征及行业在社会特殊环境下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应对和解决办法,为社会培训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二、职业倦怠的概念与类型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壓力下产生的疲劳与厌倦的一种身心状态。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1974年最早提出,并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帮助他人的服务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1]。而美国学者马斯拉齐(Christina Maslach)等人进一步研究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综合征,是由人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持续的情绪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应激源所产生的表现。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劳动者不能承受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馈及反应,其衰竭状态是劳动者在长时间压力状态下工作而产生的情感、 认识和行为的表现形式。职业倦怠显现的主要症状有三种:第一种是对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下降,工作时间松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跳槽并开始计划跨行到其他领域;第二种是工作消极,对服务对象没激情、没耐心、缺乏服务质量。具体表现为:不主动不积极、冲动易怒、无故为难他人,对服务对象态度恶劣等;第三种是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焦虑、易怒,对发展感到迷茫,对周围的相关人、事、物不够关心。
(二)职业倦怠的类型
一是去人格化。在工作中表现为无所谓、无进取、无发展、抗拒冷漠、愤世嫉俗等现象。二是无力感或个人成就感低。主要表现为态度消极、自卑、认为工作枯燥乏味,岗位和能力不匹配、期待值低。三是情感衰竭。这是指因过度的付出感以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而促使人们从情感上和认知上去疏远工作,是对工作负荷的应激反应。以上这些表现都是职业倦怠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三)职业倦怠的理论分析
有专家针对职业倦怠提出了一种理论叫做工作匹配理论。一是工作报酬。是指薪酬或福利低下,自身劳动得不到认可,缺乏激励和升值学习空间等;二是社交。员工与同事上级之间的相处、沟通配合等互动关系不畅而产生倦怠,只有真正地融入团队,才能更好地发光发热;三是工作负荷。工作超时超量、工作标准要求过高、个人工作技能和兴趣感不足;四是价值观。上级的价值观与员工以及周围的同事可能不一致,或个人的工作和自身的价值观产生冲突等;五是工作中的无力感。工作进程和所需资源不受自己控制、工作权限不够等;六是公平公正对待。付出和报酬不等价、缺乏公平公正,所处的社会工作环境过于强调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感而忽视其应有的权利,这些都极易带来情感上的怨怼和衰损。
三、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培训的性质和目的来说,教育培训及技能培训是劳动部门以培训和考取上岗资格为目的,不盈利或少盈利为性质的活动,其收费标准需要计划审批和认证,教师资格也需严格的认证。本文所指的社会培训机构,就是特指这一类。这类培训对社会培训机构和教职人员师资的要求较高,但在社会培训机构非盈利或者少盈利的背景下,相较于商业培训机构的强激励制度,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的激励力度都有待增强。
商业培训的登记机关是市场监管部门。其与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这两种教育形式的属性相对,不能提供学历教育和上岗认证培训。而这类培训机构在社会上比重大,且多集中在学前、小初高各科目辅导的服务。近年来随着课外教育的野蛮生长,为强化和规范民办培训教育机构的审批管理,教育部、各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教培市场,保障各主体方的权利。2018年10月,江西省南昌市出台政策,规定了设立民办培训教育机构的相关条件,并且明确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接受民办培训教育机构聘用[2],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利地保障了培训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利益。本文探讨的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职业倦怠问题不包含这一类别。
经济社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到老活到老,早已成为社会共识。据统计,整个国内的教育培训市场早在2012年市场总值就达到9600亿元,每年复合增长率平均达到12%。趋利性是教育培训业总量快速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比如北京市每年新增教育培训机构在300家左右,但同期自然“消亡”的也近300家左右[3]。社会培训机构的白热化竞争也同步造成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之间的激烈竞争。对教职人员个人能力的要求更高,教职人员流动速度更快,而教职人员的福利、待遇却没有同步增长,这在客观上也间接导致了教职人员荣誉感、责任感、信任感缺失,进而对营造敬业精神和机构的积极工作氛围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管理思维、市场的竞争模式、生活方式相继改变甚至颠覆[4]。当前,我国互联网应用领域位居世界前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的冲击也尤为强烈,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发展太过迅猛,对人的心理冲击带来的安全感和稳定感缺失,加之高强度竞争压力下的极度身心疲惫是造成职业倦怠的直接的因素。由于工作生活之间的平衡被突然打破,每个人又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内心世界也充满着无所适从的困惑甚至迷茫。这些都时刻带动着情绪的变化,也触发并间接导致了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
(二)培训机构自身因素的影响
以教育培训和考取上岗资格证为目的的社会培训机构,其登记机关是劳动部门,属于公益类,以不盈利或者少盈利为特点,主要任务是提供劳动部门的认证考试培训。这就要求此类社会培训机构教职工不仅要具备高效的教培能力,还要分出精力完成培训机构日常的管理工作。以正常工作时间的标准来说,正式教职工作原本繁忙,外加教培日常管理工作,极易造成教职人员长期身心疲惫下的职业倦怠。这类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的工作环境则完全不同于商业培训机构教师的情形,教职人员工作囊括了招收学员、日常教培、沟通维护全面事宜,以一对一的精细服务形式,实现一对多的精细服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并且单一的学员培训成效评价制度,不仅降低了教职人员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也影响了教职人员提升专业素养的积极性,增加了教职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新风暴,社会培训机构管理者大多并未在能力上、心理上、技术上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无助的焦虑紧张情绪是常态;而在释放这些焦虑紧张情绪的时候,其人格特征通过其管理动作会不自觉地把这些负面情绪向下传导,往往在部门分工合作、物质转运、团队管理、事项交接、教学教研、市场营销等各方面表现出来。而受到影响最大的则是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中“职业倦怠”现象的大量爆发也皆由此引发,而情绪的蔓延和积累才是实质根源。
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决定了教育培训行业模式方法的更新变化速度更快,社会培训机构要迎合市场横向发展,市场培训机构管理就必然要求教职人员多职多能,教职人员疲于奔命努力培训学习提升,长期处于高压学习环境,教师劳动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的特点难以体现。在此管理情形下,教职人员本身参与培训机构管理的机会偏少,缺乏管理者之间的信任支持,缺乏主人翁精神,则教职人员工作热情直接下降,归属感、责任感必然减弱,出现厌学厌教的心理反应。
另外社会培训机构的注册登记在市场监管部门,从事的虽是特殊的教育教培行业,但承担的是企业经营风险,社会培训机构一旦倒闭,或经营萎缩裁员,教职人员随时面临失业的风险,因而长期处于高失业风险的压力环境。据统计,2019年,全国有近1.2万家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关停[5]!教职人员对社会培训机构没有归属感、安全感,对工作环境和对象热情度不高、态度淡然,对工作行事敷衍,甚至有人计划打算着离职跳槽,刻意在教育培训机构与自身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三)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1. 教职人员的工作既要耗费体力又要耗费脑力,工作本身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需要不断创新、探索,精益求精。教职人员为了做好教培工作,往往要提前备录教培资料、相互交流、模拟预演,付出大量精力。
2. 教师的职业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来看,限制比较模糊,甚至可以说具有“无边界性”。一些其他职业的工作可以随着过程的结束而完结,比如厨师的工作可以随着饭菜上桌或一顿饭的结束而终结,医生的工作可以以病人的诊断治疗告一段落,等等。但是教师的工作却不会随着一段课程的完结就结束,教育是持续不断的。教师职业的“无边界性”特征,使教师长期处于工作的压力之下,教职人员的教培工作具备教师职业的“无边界性”,又具有教培目标的明确指向性,教职人员长期处于工作的高压状态。教职人员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一干就是一年或者幾年,职称的升降、薪资的调整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这也使得一些教职人员觉得社会培训教职业是一个“无阶梯”的生涯,缺乏挑战性。
3. 中年危机,年轻化。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主要年龄段在22岁~45岁,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中年阶段的教职人员拥有丰富的教培经验,应对问题更冷静沉着,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担负着更为沉重的家庭责任,家庭生活的精力消耗占比提高,即使在工作精力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中年教职人员的整体工作生活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从而导致“职业倦怠”。年轻化的教职人员拥有无限的活力,初次步入社会工作,更多的是尝试与体验,尚无深度的职业规划,处于不稳定的选择状态。比如刚毕业的学生的第一份职业,往往是为了能最快地就业,为找工作而找工作,根本没有细心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这份职业,自己擅长怎样的工作类型,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如梦初醒。这种严重的职业错位情况,假以时日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社会对教师行业保持着一份崇敬与神圣,而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却难以获得如此荣誉认同,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的付出更多地是为了获得相应报酬,没有树立教育信仰的价值观,很难实现心灵的自我认同与价值追求,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因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给教职人员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通常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焦虑不安、抑郁苦闷、暴躁易怒等,进而形成典型的职业倦怠现象。严重者会悲观厌世,颓废,产生抑郁。
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任职要求越来越高,工作收益偏低,师资证书、技术技能证书,教培实际能力与资质证书的不匹配,与在职教师待遇差别大,教职人员对熟悉的资源环境越来越不可控,高压的学习付出,得到的回报却不成正比,教职人员的心理失衡也是必然。
社会培训的职业前景。中年教职人员随着年龄增长,往往会面临发展瓶颈,处境不但尴尬,甚至面临失业。青年教职人员即将面对婚姻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转行发展,埋下职业倦怠的隐患。
教职人员自身个体差异。一般而言,性格沉闷内向、自卑、不善于交流的人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另外外控性格、A型性格等都是比较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症困扰的。外控性格的人比较相信命运,认为人是不能改变社会和命运的,只能被他人、环境和命运摆布,是弱者心态。A型性格则表现出一种伪工作狂的样子,容易焦躁紧张,有很强的进取心和冲劲,表面看来一直精力旺盛,但实际上身心状况负荷严重,极易导致身心倦怠[6]。
社会培训机构的年轻教职人员,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经历有限,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相对薄弱,往往更加注重个人工作中的愉悦体验与体现社会价值,当个人与工作发生不协调的时候,年轻教职人员更偏向于选择跳槽,也易引发职业倦怠。
(四)培训对象的因素
通过付费的方式购买社会培训机构的服务,对服务效果要求见效快,对服务品质要求高,对服务体验要求愉悦享受,对服务费用要求便宜,增加了教职人员的教培难度和精力付出,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拉低了教职人员工作付出回报率[7]。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消费群体往往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加教培活动,社会培训机构根据时间分布排成连续课时,从周一至周日基本无休息,不可避免地拉长了教职人员的工作时长,导致身心疲惫。消费群体的巨大差异性汇聚在教培班,教职人员面临繁琐的管理工作,也易积累负面情绪。
四、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政策支持
1. 在政策上规范整改社会培训机构的同时,还应适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使教职人员拥有稳定感和归属感,减少焦虑。比如对不符合劳动法相关规定的加班及长时间劳动要进行更多的规范,对于培训机构的教职人员的相关劳动权益进行保障。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的工作时间跟普通社会劳动者的日常作息时间是有很大不同的,大多数是在晚上、周末、节假日等时段工作。2019年,国家对于社会培训机构规范新政策出台后,虽然对于培训机构具体的培训时间、周期等等都做了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正常劳动的权益,但更应注意的是在执行落实中的权益保障。
2. 社会要认同社会培训教育。认同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的教培付出,社会依法举办的社会培训机构对于学校教育是有互补性的,既然承认其价值和意义,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也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平等对待,除了获得相应收入回报还应给予相应的荣誉奖励,增强教职员人员的荣誉感和自我认同感。
3. 建立社会性的心理辅导联动机制。一些教职人员在工作和服务过程当中,会受到教学成果、家长沟通、社会舆论等等各方面的压力,而这些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在工作中的心理和情绪受到极大的波动,所以如果合理的社会心理辅导机制能够适时介入或者帮助,那么其问题就能得到及时疏解,职业相关的问题就不容易累积严重。从客观上提高教职人员对职业倦怠的精神免疫力[8]。
(二)社会培训机构管理水平的提升
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首先应努力提升以情感为基础的管理特色,真正实现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的管理理念,避免一味地對教职人员施加过高的工作目标和压力,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职人员拥有彼此交往的机会,密切教职人员关系,建立正常的排解渠道来缓解教职人员内心的焦虑和疑惑;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各类保障机制,如评价体系、优化竞争等,尽可能让教职人员在工作领域有所成就。要预防工作内容或职场环境的失衡,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职业倦怠与员工的工作心理成熟度、工作自主性和责任心都有很大的关系。工作心理成熟度是一个人工作的意愿和动机,可以正向影响责任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即当工作心理成熟度高时,工作积极主动,自信心强,职业倦怠的趋势会明显下降。
对于员工的倦怠现象。在管理机制上应明确任务分配,明确教职人员工作安排和责任;善于倾听和接纳教职人员对工作流程及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激发职工自主性;评定绩效考核的时候,对于教职人员的优缺点、大小事上作出的贡献以及失误等应全面、公正、透明考评,薪资奖惩公平公正;积极组织或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学习培训,助力职工在其职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测试,针对不同的现象和问题对症治疗解决,为教职人员提供心理疏导。
(三)提升个人素养
1. 参与介入方法。首先,要改变认知。个体要通过自省或他人评价等方式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避免因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未能达到而产生职业倦怠。其次,要积极地面对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正视应激情况的客观存在,勇敢面对各种现象,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应对,而不是怯弱逃避。最后,归因训练。要善于把问题的根本原因总结为个体所能控制的因素,要有意地控制自己心理感受与周围环境保持积极的平衡,成为自身行动的主导者。另外,更积极地思考和发表意见,对可以预见的应激情况,进行自我预备调整,有步骤、有方法地有效缓冲,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坚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主动迎难而上,从容走向阳光的生活,远离倦怠的阴影。
2. 正确看待“职业倦怠”。工作是每个劳动者的生活常态,重复枯燥的工作容易让人麻木乏味。当个体感到工作疲累,不一定是身体上的疲劳,有时是心理上的疲倦。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对于职业倦怠症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认为不过和普通感冒一样,却不知道,这种心态往往会让自己的情况越来越糟,甚至陷入忧郁症的严重困扰。当自身出现职业倦怠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病因,积极地应对治疗,及早脱离困境。
3. 采取行动。当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冷静思考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做些什么、提出多种可行方案、列出哪些地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并且主动向领导汇报发生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4. 正面应对:把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当作提升自己的机会和挑战,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不懂就问,寻找帮助和配合,只有正面解决问题,才不会让一点一点的困难累积成负面压力。通过不断的困难挑战磨练,努力让正面思考行动成为本能习惯。
5. 调整观念。多站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思考问题。遇到挫折时,要善于多方位思考,并且考虑问题产生的多方面因素,不要过度否定自己、自责或者钻牛角尖。
6. 抒发情绪。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倾诉、表达、发泄情绪。寻找建立人际网络,将亲人、朋友、同学、邻居、同事等等作为抒发情绪的对象,与不同关系的人交流,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通过多途径轻松纾解压力。在工作、生活以及感情中碰到困难要及时倾诉,一方面有助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抒发情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学会培养有趣而又幽默的情趣,营造维持和谐的调节剂。
7. 散心调剂。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有助于暂时转移注意力,舒缓压力。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坚持劳逸结合,确保回归工作后的状态和效率大大提升。
8. 发现意义。一切事物都有其发生和存在的意义。要善于从成就事业、成就个人的角度,教育教职人员树立发现意义的眼光,培养其从更深层次思考工作价值的愿意。鼓勵他们思考学习,努力提升知识和能力,不断地充电积累,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压力。
9. 增强体能。培养一种运动爱好,跑步、游泳、打球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规律饮食和休息,保持健康的体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石,一个人能够生活作息正常、适当运动、活力充沛,倦怠消极状态和负面感觉将会得到大幅改善。适当运动是减压的有效方式之一,运动能让体内血清素增加,有助于睡眠,压力也非常容易通过体感释放,从而引发愉悦心情。
积极的应对方法和方式,可以让自己更加快速有效地恢复身心健康状态;适当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心理问题的深化和积累,调节状态提高心理活动水平,让自己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成为热爱生活并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激情的人。
职业倦怠是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产生。教职人员在面对问题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应对状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促使职业倦怠越发严重。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它将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对教职人员、培训机构、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教职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由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个人多方面因素构成。针对解决职业倦怠的训练项目,首先应对教职人员个体进行训练,其次还要侧重于管理上的加强,这就需要社会培训机构的配合。唯有教职人员和社会培训机构干预同步有效地协作,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职业倦怠来自于社会工作生活中的身体衰竭与心理衰竭,教职人员的职业倦怠是社会、工作机构、个体、服务对象相互关联影响的结果,单方面的解决办法往往治标不治本,需要多方面协调统一的良性干预和积极环境建构,并将之落实到教职人员社会工作生活中的身心全面健康打造,这才有助于解决社会培训机构教职人员职业倦怠问题。
[参考文献]
[1] 郝滨.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2] 南昌:民办培训教育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EB/OL].中国政府网,2018-10-31.http://www.gov.cn/xinwe
n/2018-10/31/content_5336107.htm.
[3] 多地培训机构现跑路 学者建议立法明确准入问题[EB/OL].人民网,2014-12-07.http://finance.people.com.cn/n
/2014/1207/c1004-26161997.html.
[4] 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大卫·范德.人格心理学:人与人有何不同[M].许燕,邹丹,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
[7]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 李敏.职业倦怠与工作心理成熟度、责任心和自主性的关系[J].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3,(2).
[责任编辑: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