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评价研究

2021-08-31宋盛楠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滁州淮南合肥

文/宋盛楠(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是支撑城市群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载体。目前,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桐城、淮南、滁州、六安和蚌埠8个城市,是安徽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五大都市圈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新阶段,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然不可替代,制造业一体化水平是决定都市圈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多年来,合肥都市圈注重制造业一体化发展,获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发展实际,不断提高一体化水平,促进合肥都市圈能级提升,推动长三角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一、 长三角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40 年来,长三角立足扎实的发展基础和不断改善的发展条件,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近些年,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宝贵历史机遇下,长三角紧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利好,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的重点产业,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发展程度较为完善,在相关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批长三角产业集群区域品牌[1]。

1. 沪苏浙三省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水平较高

由于区位、产业基础、政策等先发优势,沪苏浙三省制造业在竞争和合作等方面具备相对优势并呈现地区差异,上海与江苏、浙江之间专业化差异明显,浙江与江苏之间差异较小[2]。以江苏省为例,其包含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部分城市的沿江地区,随着区域一体化程度整体提升,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专业化指数大于0.6,分工不断深化,制造业地区结构差异扩大,产业同质化减弱[3]。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出现数个高地。比如,在G60 科创走廊上,生物医药有两个高地——苏州和杭州,苏州侧重前端研发,杭州侧重后端产业化,科研创新等要素自由流动[4]。

2. 合肥都市圈积极融入长三角制造业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以合肥市为中心的合肥都市圈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优势新兴产业,通过多项政策支持,一批批重大项目分阶段落地并实施。例如,通过“三重一创”促进高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与沪苏浙合作发展[5];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生命健康等领域的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及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专项,探索与苏南、杭州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融合发展[6]。

3.汽车制造业、部分以资源为基础的加工制造业等在长三角聚集态势显著

据研究测算,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在长三角区域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态势,主要分布在苏南、上海、浙江沿海一带以及台州—温州地区。

二、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和问题

1.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发展评价

合肥是合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基于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和圈内城市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产业布局需求,测算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发展水平,需从中心城市出发,两两配对求解。受数据收集限制,无法获得桐城市制造业行业数据,因此,仅对合肥与都市圈其他6 市进行两两测算。本文采用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来说明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水平,相关数据来源于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六安、淮南和蚌埠2020 年统计年鉴,其公式如下:

其中,GSIij表示i地区相对于j地区的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Sim和Sjm分别表示m产业在i地区和j地区制造业所有产业中的比重,N表示地区制造业的所有产业数量。GSI值应在0~2,值越大,表明产业分工程度越高,两地产业结构差异越大,产业结构分化;值越小,表明产业分工程度越低,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越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7]。

从表1 可知:第一,合肥—芜湖、合肥—滁州制造业专业化指数接近,相对较低,说明合肥与滁州、芜湖间产业协同的主要发力点在制造业,未来需要进一步细化分工,向高端发展。第二,合肥—淮南的制造业专业化指数最高,超过1.5,表明合肥与淮南两市间制造业产业结构差异较大,淮南亟须提高制造业产业等级。第三,马鞍山离南京较合肥市更近,受南京经济影响更大,这与合肥—马鞍山的制造业专业化指数仅低于淮南的结果相符。第四,合肥都市圈制造业呈现局部趋同特征。6市制造业专业化指数显现为3 个层次:合肥—芜湖、合肥—滁州相近,处于较低水平,制造业分工程度较低,趋同程度较高;合肥—马鞍山、合肥—蚌埠、合肥—六安指数靠近1,有接近半数或略超过半数的制造业产业发展相差较远;合肥—淮南指数超过1.5,制造业趋同现象不明显。

表1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专业化指数

2.存在问题

(1)区域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提升有限。经测算,近年来,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专业化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专业化分工程度提升有限。相比2017 年,合肥—芜湖、合肥—淮南制造业专业化指数上升约30%,合肥—马鞍山增加21.3%,合肥—滁州增加16.6%,合肥—六安出现小幅下降,成为唯一一组圈内制造业呈现聚集趋势的城市。

(2)主要城市制造业产业趋同现象相对明显。2020 年,合肥、芜湖、滁州三市GDP 总量居全省前三,三市GDP 总和占全省GDP 总量的43.5%,其中,滁州以4.4%的增速位列全省榜首。然而,从表1 中可以看出,合肥—芜湖、合肥—滁州制造业专业化指数低于珠三角城市的平均数0.89,制造业产业趋同现象相对明显,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3)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合肥—淮南2019年制造业专业化指数高达1.5723,说明淮南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淮南制造业以煤炭资源开采的相关产业为主,具有当地特色。在制造业普遍向区域内省会城市或者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集聚的中部地区[8],淮南与合肥间制造业产业结构分化程度过大对都市圈未来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实力提升极为不利。

三、 推动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 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机遇

自2018 年11 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通过创新城市合作形式,全面整合资源,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其核心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发达的匀质化连续空间,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区域合作机制与区际利益共享机制,为“十四五”期间合肥都市圈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新机遇。在合肥GDP 实现“万亿”的新发展起点上,着力培养“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新兴产业,通过优化服务、创建平台、创新载体等有力举措,促进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品和重大装备产业化项目落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合肥都市圈城市间制造业产业协作和专业化分工程度逐步深化。

2. 构建都市圈制造业产业规划体系

重视产业规划引领,规划先行。对接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目标,同时兼顾中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需求,构建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产业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都市圈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都市圈经济质量效益和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3.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

当前,合肥都市圈的各成员城市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相邻城市间三次产业结构趋同具有合意性,也同时反映合肥都市圈产业分工与协同发展有空间、有潜力。充分发挥合肥科技创新先发优势,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尤其是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强化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力,推动科技最大限度产业化,以“产业+科创”的发展模式,推进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进程[9]。

4. 完善都市圈制造业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入推进都市圈制造业要素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政策体系。畅通都市圈劳动力和高技术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以交通设施同城化发展推动人才交流、合作及圈内城市异地就业。建立健全都市圈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状况,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推动制造企业信用信息公开透明及开发利用,完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方式。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提升都市圈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培育都市圈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进,助力都市圈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评价研究”(QK20200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滁州淮南合肥
《滁州西涧》(草书)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陆黛灵书法作品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