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紧固件用SCM435盘条工艺开发
2021-08-31彭学艺郑宏伟
彭学艺,王 杨,郑宏伟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5)
SCM435热轧盘条作为10.9~12.9级高强度级别紧固件用钢,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1-2]。目前国内生产高速线材的钢铁企业基本上都有SCM435盘条生产线。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线材厂有1条高速线材(线径φ5~22 mm)和1条大盘卷生产线(线径φ23~40 mm),主要用于生产制作汽车紧固件。为满足下游拉丝厂及紧固件厂家的不同需求,钢厂需结合下游用户加工工艺特点及产品质量特性,从原材料生产到紧固件制造,精准识别热轧盘条生产工艺的关键点,进行SCM435盘条的工艺开发。
1 产品路线
1.1 原材料生产
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目前SCM435盘条有2条生产路径,分别为:
1)一火材:EAF→LF→VD→CCM(150×150 mm)→高线轧制;
2)二火材:EAF→LF→VD→CCM(320×480 mm)→开坯→高线轧制。
1.2 紧固件制造
根据紧固件不同的应用领域及其服役条件,下游紧固件厂精线改制工艺也不尽相同,常规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3种:
1)一球一拉:盘条→抛丸/酸洗→球化退火→酸洗→磷皂化→拉拔;
2)一球两拉:盘条→抛丸/酸洗→磷皂化→粗拉→球化退火→酸洗→磷皂化→精拉;
3)两球两拉:盘条→抛丸/酸洗→球化退火→酸洗→磷皂化→粗拉→球化退火→酸洗→磷皂化→精拉。
2 盘条工艺开发
王世芳等[3]测定了SCM435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等温转变曲线,试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36C,0.20Si,0.73Mn,0.011P,0.007S,1.05Cr,0.03Ni,0.07Cu,0.22Mo。以10 ℃/s加热至1100 ℃保温10 min后以5 ℃/s降温至960 ℃保温5 s,以 3 s-1变形速率发生60%变形,然后在6 s内冷却至850 ℃,再以不同冷速冷却。结果表明:冷速为0.15~0.25 ℃/s时,组织为F+P;冷速为0.4~1 ℃/s时,组织为F+P+B+少量M;冷速为3~10 ℃/s时,组织为B+M。
徐东等[4]研究了SCM435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试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35C, 0.17Si,0.75Mn,1.02Cr,0.19Mo。加热到1200 ℃保温5 min后以10 ℃/s冷却至850 ℃保温10 s,再以不同冷速冷却。结果表明:Ac1=745 ℃,Ac3=796 ℃,冷速为0.05 ℃/s时,组织为F+P+少量B;冷速达到0.5 ℃/s时,组织为B+少量F;冷度为1 ℃/s时,组织为B+少量M;冷速达到5 ℃/s时,组织为M。
杨静等[5]研究了SCM435冷镦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将试样以10 ℃/s升温至1150 ℃保温
5 min后,以5 ℃/s降温至1020 ℃,以10 ℃/s、30%变形量压缩试样后再以5 ℃/s降温至950 ℃,以 10 ℃/s、30%变形量压缩试样后再以5 ℃/s降温至800 ℃保温2 s,再以不同冷速冷却。结果表明:Ms=340 ℃,冷速<0.5 ℃/s时,组织为F+P+少量B;冷速≥3 ℃/s时,组织为B+M;冷速≥10 ℃/s时,组织为B+少量M。
李恒坤等[6]研究了冷镦钢SCM435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过程,试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 0.35C,0.20Si,0.70Mn,0.96Cr,0.21Mo。以20 ℃/s加热至900 ℃保温5 min后以不同冷速冷却至300 ℃。结果表明:Ac1=737 ℃,Ac3=804 ℃,冷速为0.1 ℃/s时,组织主要为F+P;冷速达到0.5 ℃/s时,组织为F+P+少量B;冷速达到1 ℃/s时,组织为F+P+B;冷速达到5 ℃/s时,组织为B+M;冷速达到10 ℃/s时,组织为M+少量B。
肖红亮等[7]研究了SCM435钢高温相变过程,试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36C,0.179Si,0.68Mn,0.014P,0.0037S,0.0053Al,0.98Cr,0.0196Ni,0.18Mo,0.0022Nb,0.0076V,0.0019Ti,0.0359Cu。以10 ℃/s加热至850 ℃保温5 min后以不同冷速冷却,测定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Ac1=746 ℃,Ac3=804 ℃,Ms=335 ℃,冷速≤0.5 ℃/s时,组织为F+P+B;冷速为1~2 ℃/s时,组织为B+F;冷速为5~10 ℃/s时,组织为B+M;冷速≥15 ℃/s时,组织为M。
杨佳等[8]研究了35CrMo钢热变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试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35C,0.26Si,0.75Mn,0.016P,0.01S,1.15Cr,0.21Cu,0.23Mo。以10 ℃/s升温至1050 ℃保温10 min后以5 ℃/s降温至900 ℃保温5 s,以5 s-1变形速率发生30%变形然后以10 ℃/s降温至850 ℃,再以不同冷速冷却。结果表明:Ac1=760 ℃,Ac3=840 ℃,Ms=365 ℃,冷速为0.05~0.4 ℃/s时,组织为F+P;冷速为0.5 ℃/s时,组织为F+P+少量B;冷速为1 ℃/s时,组织为少量F+P+B。
李为龙等[9]在开发SCM435贝氏体冷镦钢盘条的过程中测定了连续冷却曲线,试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36C,0.179Si,0.68Mn,0.014P,0.0037S,0.98Cr,0.0196Ni,0.18Mo,0.0022Nb,0.0076V,0.0019Ti,0.0359Cu。结果表明:Ac1=746 ℃,Ac3=804 ℃, Ms=335 ℃,冷速≤0.5 ℃/s时,组织为F+P+少量S;冷速达到1~2 ℃/s时,组织为粒状B+少量F;冷速>2 ℃/s时,组织为B+M;冷速≥15 ℃/s时,组织为M。
鉴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高速线材厂轧线特点及装备能力,针对SCM435盘条制定不同的生产工艺,开发出(铁素体+珠光体)型和贝氏体型两款产品,满足用户不同精线改制工艺的要求。
2.1 (铁素体+珠光体)型产品
针对(铁素体+珠光体)型产品,采用低温终轧+低温吐丝+斯太尔摩风冷线延迟型冷却工艺,热轧盘条组织如图1所示,其中图1(a)为搭接点位置组织,由F+P组成;图1(b)为非搭接点位置组织,主要由F+P+B组成。
(a)搭接点;(b)非搭接点图1 (铁素体+珠光体)型产品金相组织 500×(a) lap joint; (b) non-lap jointFig.1 The (ferrite+pearlite) type product 500 ×
经取样进行同圈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同圈抗拉强度最大值855 MPa,最小值720 MPa,平均值765 MPa,极差135 MPa;同圈断面收缩率最大值65%,最小值53%,平均值60.75%,极差12%。
表1 (铁素体+珠光体)型热轧盘条同圈机械性能Table 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errite+pearlite)type hot rolled strip
2.2 贝氏体型产品
针对贝氏体型产品,采用中温终轧+中温吐丝+斯太尔摩风冷线常规冷却工艺,热轧盘条组织如图2所示,其中图2(a)为搭接点位置组织,由B+少量F组成;图2(b)为非搭接点位置组织,主要由B组成。
(a)搭接点;(b)非搭接点图2 贝氏体型产品金相组织500×(a) lap joint; (b) non-lap jointFig.2 The bainitic type product 500 ×
经取样进行同圈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同圈抗拉强度最大值995 MPa,最小值950 MPa,平均值970 MPa,极差45 MPa;同圈断面收缩率最大值50%,最小值44%,平均值46.5%,极差6%。
表2 贝氏体型热轧盘条同圈机械性能Table 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ainitic type hot rolled strip
3 适用性讨论与分析
本文结合钢厂、拉丝厂、紧固件厂整个产业链工业化生产实践,对(铁素体+珠光体)型和贝氏体型产品适用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如下:
针对(铁素体+珠光体)型产品:①由于整体抗拉强度较低,断面收缩率较高,在精线改制过程中可直接先进行拉拔再球化退火,满足用户一球两拉工艺;②由于同圈组织及机械性能差异较大,会影响球化退火后组织均匀性,不适用于生产复杂零件。此外,相对于贝氏体组织,珠光体组织在同等球化退火工艺处理后球化效果较差。因此,(铁素体+珠光体)型产品不适用于首道拉拔减面率较小的精线改制工艺。
针对贝氏体型产品:①由于整体抗拉强度较高,断面收缩率较低,在精线改制过程中需先进行球化退火再拉拔,适用于用户首道拉拔减面率较大的两球两拉工艺,也适用于首道拉拔减面率较小的一球两拉的精线改制工艺;②由于同圈组织及机械性能差异较小,球化退火后组织均匀性较好,适用于生产复杂零件。
4 结论
为满足下游用户不同精线改制工艺的需求,本文基于SCM435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采取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成功开发出(铁素体+珠光体)型和贝氏体型两款产品。并通过对比两种类型产品组织性能差异,为下游用户选择产品类型提供依据。
1)(铁素体+珠光体)型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略差,可用于一球两拉精线改制工艺,但不适用于生产复杂零件;
2)贝氏体型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较优,可用于两球两拉或首道拉拔减面率较小的一球两拉工艺,可用于生产复杂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