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庐剧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2021-08-31张文蕾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剧目创作艺术

张文蕾

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状况的不同,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着形色各异的文化艺术形式。戏曲作为我国独有的,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对研究我国古代艺术发展过程、传承和保护精神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作用。庐剧是安徽省的代表剧种之一,虽然现阶段因为国家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庐剧拥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促进庐剧的传承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庐剧

(一)庐剧的基本概况

庐剧是我国传统地方戏剧的一种,主要诞生于安徽省,是我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最早的庐剧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年巢县知县陈炳所颁布的禁令,在该禁令中,“近倒七戏名目”中的倒七戏,是已知最早的庐剧存在历史。庐剧最早起源于安徽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以及江南地区,临近大别山以及淮河一带,因而庐剧是融合了山歌、锣鼓书、端公戏的唱腔逐渐发展起来的。庐剧的唱腔以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为主,在剧目的种类上不仅包括《孟姜女》《休丁香》《秦雪梅观花》《白蛇传》等古代戏,还包括生活气息浓郁的《村长娘子》《荠菜花》现代戏等[1]。1950-1980 年是庐剧蓬勃发展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受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政策的影响,安徽省整合建立了大批的庐剧团,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庐剧经历了繁荣发展的一段时间。而通过对庐剧的繁荣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能够对促进庐剧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要想促进庐剧的繁荣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对现有的庐剧进行创新以迎合文化市场环境的需要,还要保存好庐剧本身拥有的文化艺术特色,在结合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促进庐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二)庐剧的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正不断提高。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庐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同时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安徽省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庐剧,安徽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政策、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重视庐剧青年演员的培养,吸收更多喜爱庐剧的学生,通过对口培训的方式来扩大庐剧的队伍。但在现阶段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冲击之下,如何在保留庐剧原本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庐剧戏曲文化的传承,仍是庐剧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庐剧的发展历史

庐剧最早起源于清朝的嘉庆年间,由于受到封建统治的禁止,在诞生之初发展比较艰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庐剧不断受到安徽、河南一带“嗨子戏”、湖北花鼓戏以及淮河一带“端公戏”的影响,使得唱腔和剧目的内容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文化魅力。以《双锁柜》为例,《双锁柜》是庐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经典作品。基于庐剧本身活泼朴素、简单真实的表演特点,该剧在表演中对演员也呈现出比较严格的要求。整部剧目的剧情以停丧、锁柜、开柜、审柜四个部分为主,这是一部典型的以古代题材为主的剧目,无论是主角蒋百万、于得财,还是蒋凤仙、来喜、秋香、媒婆等角色,都能够与当时和现代的人物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呈现出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丰富剧情,刻画出一个个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媒婆这一人物为例,在《双锁柜》的开头停丧一幕中,媒婆跟在蒋百万身后出场,以媒婆与蒋百万的对话来交代整体的故事背景,而媒婆本身话语中流露出的市井气息,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为真实。

这种古代农村的题材,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封建社会的现实问题,还能够体现出庐剧乡土气息浓郁、风格明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也是庐剧本身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二、促进庐剧发展的主要对策分析

尽管从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促进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是有必要的,但由于受到市场环境和商业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庐剧现阶段仍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要想促进庐剧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

青年演员不仅代表着戏曲剧种发展的后续力量,还是能够促进其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创作更多优秀剧目的基础前提。现阶段我国庐剧的青年演员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青年演员的数量稀少,二是青年演员的基本功能力不够。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庐剧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人才断层现象,还会直接阻碍庐剧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要想让庐剧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得到传承和发展,首先就要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

而从这一方面来说,针对青年演员数量稀少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地方学校中加强对庐剧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到庐剧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庐剧的学习和培训当中,壮大庐剧青年演员的队伍。在扩充庐剧青年演员的队伍时,当地的庐剧团和政府有关部门之间也要加强联系,为青年演员提供更专业、更严格的培训平台,以夯实基本功为目的,加强对青年演员的业务训练,在提高庐剧青年演员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保证庐剧能够拥有新生代力量来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二)做好精品剧目的创作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阻碍庐剧传承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剧目。在现阶段庐剧的发展过程中,安徽当地的庐剧院结合现代的文化元素,移植创作了诸如《杀狗劝妻》《见判》《陈三两爬堂》等小戏剧目。虽然这些剧目在演出过程中收获了一定的好评,但仍难以改变现阶段庐剧的发展困境。同时具有传统的庐剧特色,又能够满足现代人艺术审美观念的精品剧目,是庐剧现阶段剧目创作的主要目标。只有创作的剧目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才能够让更多的企业看到庐剧拥有的商业价值,在吸引更多企业进行赞助和宣传的同时,促进庐剧的传承和发展。

在创作精品剧目时,首先要对现阶段戏曲表演的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选择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作为剧目的故事主题和背景。其次,在创作具体的台词和人物表演动作时,要充分借鉴以往优秀的庐剧剧目的故事情节和结构划分,能够充分体现庐剧本身的文化艺术特色,保留庐剧的文化传统。第三,在完成剧目创作之后,要对整部剧目当中的所有细节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调整,这样才能够形成一部完整的精品剧目。

(三)充分发挥庐剧自身的特色

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大环境下,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是比较大的,为了让庐剧在发展中也能够不失原有的特色,在传承和保护庐剧时,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庐剧自身的特色,在融入现代文化艺术元素的同时,也不能够丢失庐剧原有的独特风格和艺术形式。举例来说,“寒腔”是庐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唱腔,无论是改良传统剧目,还是创作新的庐剧剧目,都要能够将这些庐剧原有的特色内容保留下来,传承和发扬庐剧本身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四)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提高政府对庐剧传承和发展的重视,是能够有效影响市场导向、提高社会对庐剧关注度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人们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安徽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庐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然而扶持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一些庐剧院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匮乏问题。而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由于庐剧本身缺少一定的吸引力,也会容易受到演员待遇、缺少实践演出机会等方面的影响。

在加大政府对庐剧的扶持力度时,首先要加大对庐剧剧目创作的投入,并为演员准备和提供演出的场所和机会,让演员能够在舞台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庐剧宣传工作的开展。其次,当地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用于庐剧传承和发展的专项基金,为庐剧院的训练和演出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解决庐剧院发展的后顾之忧,进而更好地促进庐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最后,当地政府还要和有关部门以及庐剧院进行合作,通过政策的颁布来鼓励更专业的编剧、导演能够参与到庐剧剧目的创作当中,吸引更多喜爱庐剧的学生参与到庐剧的学习和创作中。

(五)改革现有的庐剧院和艺术团体内部机制

庐剧院和艺术团体是现阶段我国承办庐剧演出的主要单位,这些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合理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庐剧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庐剧院和艺术团体在日常的训练和演出中,普遍存在着工作效率低下、人员工作态度消极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庐剧创作人员和演员的创作和表演热情,还会直接影响到庐剧的传承和发展。

在对现有的庐剧院和艺术团体内部机制进行改革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健全和完善竞争机制来激发团体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现有的人员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对演员的日常训练和舞台演出进行监督,用以提高对庐剧演员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减少因团体内部自身原因导致的阻碍庐剧发展因素的存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加强对庐剧的传承和保护,是能够有效促进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庐剧的传承和保护,对延续优秀的中华文化、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越来越多和庐剧相同的地方剧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庐剧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分析,能够为其他地方剧种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在保护和传承庐剧的同时,促进我国戏曲表演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剧目创作艺术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优秀剧目进校园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