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山区希望之光
——湖北省巴东县教育改革发展侧记
2021-08-31陈江胡中翠
文/陈江 胡中翠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湖北省巴东县因教育而声名鹊起。从文盲充斥到人均接受教育9年以上、县籍人口中大学生占比20%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巴东县教育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教育强县的成功之路。
演绎精彩蝶变
地处鄂西深山的巴东县曾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自古就是穷山恶水之地,唐代刘禹锡在此写下了“巴山楚水凄凉地”的名句。
1950年,巴东县仅有教师105人,其中初中学历21人,小学学历84人。1953年,巴东县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32元,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20元。1952年,巴东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0.4%。1967年,全县支出教育经费71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5%。建国初期,巴东县教育因经费不足、师资奇缺,处境艰难。
从集资办学到政府办学,从建国初期的恢复与探索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与发展,巴东不断调整学校布局,加大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16所、小学664所、初中59所,小学入学率达97.1%。1999年,巴东县“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定位于民生福祉的最基础部分,摆在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突出地位,优先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举全县之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县里每位领导负责联系一所学校,帮助解决联系学校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各乡镇、县直部门心系教育,在全县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颇高的文件,形成一套完整的县级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
近20年来,全县高中毕业(含职高)10万多人,上本科6万多人,其中重点大学7000多人,清华北大100多人。全县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5%以上,达到国家要求。义务教育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小学阶段入学率实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8%,在国家评估考核中持续为湖北省争得荣誉。高中教育质量为全省先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5%。2006年,巴东县教育被州委州政府定义为“巴东教育现象”,巴东县中考成绩领跑恩施州,高考成绩享誉荆楚。
迈向优质均衡
2019年秋季,巴东县新建的神农溪中小学校投入使用,新招750名学生报名入学。该校总投资1.75亿元、占地7.6万平方米,招生规模45个班级2000人。
神农溪中小学校的兴建,是巴东县为缓解城镇大班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举措。
有一段时期,巴东县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陈旧,师资水平滞后。在一些偏远乡镇、贫困村,送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成为家长们的一种奢望,有的家长把子女送到县城学校,或者让孩子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随迁到外地上学。
巴东县为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破解“城镇挤、乡村弱”的教育难题,开展25组“一对一”和19组“一对多”城镇校(园)结对帮扶乡镇(乡村)校(园)活动,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和学校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巴东县学生才艺展示
巴东县大力实施教育扶贫,促进教育公平。2016年以来,全县资助学生16.3万人次,资助金额达11739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6194人次,贷款金额4715万元,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学致贫、不因贫失学。
巴东县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近10年,巴东县办学条件投资总量达10亿余元,其中投资3亿余元用于巴东一中整体搬迁和配套建设;筹资6000余万元收购民办神农溪高中、解决官渡口初中避险搬迁和扩容问题;投资8000余万元改扩建巴东二中、巴东三中;投资近2亿元新建神农中小学,支持民办学校光明中学投资近2亿元新建巴东明德外国语学校;筹资2000万元修建野三关镇红军小学。此外,还投资1亿元全面“改薄”、配备251套“班班通”设备、实施66个校安工程项目、建设27间录播教室,创新构建了教学联合体。
巴东县教育从全面“普九”走向优质均衡。2017年底,巴东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96.7分高分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位居全省评估县首位。2018年5月,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实地考察调研后,称赞巴东县在教育优先战略实施、教师待遇落实、控辍保学、教育信息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特色、创造性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
实现内涵发展
巴东县教育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巴东县就在全县推行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述新课、巩固新课的分段教学法,引导教师启发式教学。1955年底,巴东县设置教学辅导室。1956年改教学辅导室为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服务工作。
1979年,全县开始实验“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即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作为教学首要任务。
20世纪90年代,全县开展以目标教学为中心的常规教学管理研究,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规范教学行为。2008年起,巴东大力开展《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山区小学有效教学的构建现状调查与研究》课题研究,突出师生共同成长,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十二五”期间,全县省级课题结题8个,省级课题子课题结题78个,州级课题结题12个。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成为巴东县教育科研的最大亮点。
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巴东县还大力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即让每一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巴东大力实施教师成长工程,着力提升教师素质。近几年,全县组织近3500人次参加业务培训,选派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培训530多人次。另有11名教师赴英国和美国学习考察。全县拥有县级以上教育专家20多名,各类学科带头人200多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700多名。
巴东县在全州率先建起教学诊断与质量监测平台,对义务教育五年级以上学生试卷实施远程网上阅卷,对学校、年级、学生的监测结果进行个性化诊断,帮助师生做好阶段性教与学的总结与反思,对学生发展变化、教师某一学段内的教学情况实现过程化管理。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加快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书写新时代巴东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恩施州政协副主席、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谈起今后的打算,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