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文化践行道教中国化

2021-08-31湖北省道教协会

民族大家庭 2021年4期
关键词:武当武当山道长

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宣传湖北道教的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基础,进一步树牢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中国民族报》联合湖北省道教协会,赴武当山紫霄宫、武汉长春观和木兰山道观等地,深入挖掘湖北道教界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爱国事迹。本刊予以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一、武当山

武当山道教文化魅力独特,武当武术、武当道医、武当道乐历史久远,博大精深。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元、明、清三代建筑学与艺术成就。

武当山还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在紫霄宫父母殿的西耳房,门上悬挂着“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匾额,室内保存着贺龙当年用过的物品。90年前,贺龙率红三军进驻武当山,建立以武当山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留下了革命历史足迹。武当山道教协会副会长刘文国道长对贺龙在武当这段历史如数家珍。教务空闲之时,他会主动来到展馆,为游客和参观者讲解贺龙、红三军与武当山结下的革命情缘。

“武当拳果真名不虚传”

武当山是道教中玄帝信仰的发源地,被世界各地供奉玄帝的宫观信徒尊为祖庭。明朝奉玄天上帝为护国尊神。

“北崇少林,南尊武当。”金庸的小说让世人熟悉了一代宗师张三丰。在武当山,张三丰集道门修炼之大成,创立三丰太极拳。三丰太极拳成为武当武术的代表拳法,又称“内家拳”。600多年来,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成为武当山道教界的重要传承。随着武当拳的不断传播,每年有大量国内外弟子到武当山习武,朝拜张三丰祖师。

1931年5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由鄂西北保康县进入武当山区,在均县(今丹江口市)地下党和游击队的密切配合下,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5月21日,红三军分两路从谷城方向进军均县,23日攻克了均县县城。县城内有武当山古建筑群八宫之首的净乐宫。为安葬在攻克县城中牺牲的8名战士,贺龙来到净乐宫祖师殿拜谒道观主持张宗勤道长,想将战士们安葬在净乐宫前面的一块空地,张宗勤道长满口答应。

贺龙与张宗勤道长还谈论起武当武术。应贺龙之请,张宗勤道长当场表演了一套武当内家拳。“武当拳果真名不虚传,大饱眼福。”自幼习武的贺龙初到武当山时,观摩道长演练的武当拳后,连声赞叹。此后,贺龙经常与道长切磋武艺,并鼓励战士们学练武当拳,“你们可要学会武当拳。这套拳术深奥得很,是张三丰道人看到蛇鹊相争后精研出来的内家气功拳术”。

武当山“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倾力帮助红军

1931年5月26日,贺龙在武当山下的玉虚宫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将部队转移到武当山上,避开敌人锋芒,养精蓄锐,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6月6日,300余名红三军伤病员陆续来到武当山上的紫霄宫。当时,武当山道教的负责人是徐本善道总。徐本善号伟樵,道号乾乙真人,河南杞县人。20岁入武当,深得武当拳术传承。1889年,监修武当山神道,劳绩卓著,被襄阳府命为武当山全山道总。

徐本善道总素仰红军打土豪、救贫苦,愿倾力帮助。得知红军上山的消息后,徐本善道总带领50余名道长在紫霄宫东天门迎候,并把红军安顿妥当。

6月11日,红三军主力也撤到武当山上。此前,徐本善道总收到来信,得知贺龙率领红三军将至,便督促门下道长腾出紫霄大殿后边安全的父母殿西耳房作红三军司令部,并把贺龙的办公室和卧室也安排于此。“这房间的床、条案、笔筒、八仙桌、椅子、茶具,都是当年贺龙用过的实物。这是红三军湘鄂西战略转移地图。”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刘文国道长介绍说。

徐本善道总还将西宫道院作为红三军后方医院。红三军伤病员安顿下来后,徐本善道总用紫霄宫库房备灾荒的钱粮,保证伤病员的饮食所需。

武当山“十道九医”。由于伤病员多,后方医院缺乏医护人员和药品,徐本善道总便安排弟子到深山老林中采集草药,用武当传承秘方配制金创药,为红军伤员疗伤;指派王教化、罗教培等道长协助医务人员护理伤病员。在道长们的协助下,红三军伤病员很快恢复健康。

武当山是道教圣地。刘文国道长讲解说,红军到来后,以贺龙和柳克明(柳直荀)的名义号令红军尊重道教道观,保护武当文物,不得损坏武当山一草一木。同时告诫战士们,武当道众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要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道众。他们主动帮助道众挑水、劈柴、打扫卫生。群众送粮、送柴,红军都按价付钱,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紫霄宫云水堂对面的祖堂,现在仍保留着徐本善道总的房间。房间门上挂着一对牌匾,上书“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南去云腾霄”。

6月14日,贺龙率领红军翻越武当山,向房县转移,留下300余名伤病员,托付给徐本善道总和众道长照料。转移前,贺龙赠送这幅柳直荀所书对联,以示颂赞。

“上下联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伟樵’,正是徐本善道总的号。上下联的最后一字连起来是‘紫霄’,就是紫霄宫的名字。”刘文国道长解释道,上联用的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典故,当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有紫气东来;下联用的是王质进山砍樵遇仙人下棋的故事。

“道长们衷心拥戴共产党,支持红军。这副对联,让我们永远记住徐本善道总、武当山道教界的红色历史。”刘文国道长说。

刘文国道长动情地讲述徐本善道总带领道长们倾力支持红军的历史故事。

不负所托,伤病员痊愈后,在徐本善道总的安排下,将红军战士分3批护送到房县大木归队。部队走后,国民党调集重兵包围紫霄宫,在武当山西宫后面的一棵大白果树下,枪杀了没有及时隐蔽的红三军6名重伤员。徐本善道总率道长和当地群众悄悄将红军烈士的遗体掩埋。

全国解放后,贺龙对均县人民和武当山道众给予极大的关心。贺龙向湖北省人民政府详细询问均县人民及武当山道长的生活情况,要求做好武当武术发掘工作。1964年,他通过湖北省体委了解武当拳的推广情况,指示要有计划地做好武当拳法的推广工作。

“传承好红色文化,在道教中国化方面做得更好”

清明期间一场春雨,武当山葱郁翠绿,华桑花开。

4月14日,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革命先烈祈福追思法会在武当山琼台中观举行,与会人士祈祷祖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活动旨在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学习继承革命先烈顽强奋战的精神。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我们要传承好红色文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道教中国化方面做得更好。”刘文国道长说。

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武当山道教界自发自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9年6月,武当山道教界赴延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道长们参观位于杨家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以及中共七大会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宝塔山,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7月,武当山道教学院开展以“走进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先后到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缅怀先烈、铭记党恩”,增强道教学院教职员工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是具体的。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武当山道教界克服自身困难,弘扬济世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现家国情怀,诠释新时代爱国精神。

“舍小家,为大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2020年正月初二,武当山道教协会决定把道众个人捐助行为转化为武当山道教界集体行动,向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助善款1800万元。其中,捐助600万元用于武汉市火神山医院的工程建设及医疗物资采购;捐助500万元用于十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助400万元用于丹江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助300万元用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武当山道教协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关闭山门并积极防控。宣传科学的防疫知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帮助慈善组织转运多批抗疫物资,向贫困家庭献爱心、送温暖,捐献生活物资、现金善款价值超过150余万元。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武当山道教健康传承的良好局面和信教群众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发扬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道教中国化。”刘文国道长说。

二、木兰山

4月正是木兰山杜鹃花怒放时。木兰山北半山腰“红军洞”旁边的崖壁上,漆红的徐向前元帅题词“木兰山的革命烽火燃遍了大别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亮眼。

木兰山是红色的山。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失败,72名革命起义勇士转战木兰山,坚持革命斗争,建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一页。木兰山道教界与党同心,对革命队伍的支持和掩护,在中国道教史上也书写了一段红色传奇故事。

因花木兰得名的木兰山

木兰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相传女英雄花木兰曾在山上习武。唐朝时,为纪念木兰将军,在如今的木兰山玉皇阁与财神殿之间的绝壁上修建了木兰殿。

木兰殿正前方修有唐木兰将军坊,牌坊上面雕刻的字上是“双凤朝阳”,下是“二龙戏珠”。

黄陂区道教协会会长、木兰山道观主持董理孝道长介绍,这种“凤上龙下”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习惯相反,体现了人们对木兰将军的崇敬之情。

唐会昌年间,诗人杜牧任黄州刺史,到木兰山游玩,写下《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木兰将军功德成神。历史上,在道佛两教共存、香火鼎盛的木兰山,木兰将军不输于神仙佛祖的供奉拜祭,是因为她的“忠孝勇节”和报国情怀。今天,在木兰山道教界人士的记忆中,木兰山不仅是木兰将军当年凯旋、朝廷为她赐冠之处,还是道教界与党同心、支持革命的纪念之地。

木兰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从这里走来

1927年11月13日,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黄麻起义爆发,在大别山区打响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抗争的第一枪,建立了此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12月5日,国民党第12军教导师向黄安县(今红安县)发动围攻。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浴血奋战4个多小时,终因力量悬殊,不得不撤出黄安县城。

12月下旬,从黄安城激战中突围出来的中共黄麻特委和鄂东军部分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等汇集到黄安县木城寨举行会议。为了避敌锋芒,保存和积蓄力量,会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由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汪奠川、戴季英、廖荣坤、陈再道等率领突出重围的鄂东军72名战士转移到木兰山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几经辗转,72名战士于12月29日胜利到达木兰山。

木兰山崖刻

当时,主持木兰山玉皇阁的是万昭虚道长。万昭虚道长是长轩岭仙河店万家湾人,出身清贫,7岁便由伯父送到玉皇阁出家,学道诵经。1925年被推举为玉皇阁主持。

“受到万昭虚道长的支持和全山道士帮助掩护,72位英雄将士得以休整。”董理孝道长说,当吴光浩率领的起义勇士转战到木兰山时,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缺衣少食。万昭虚道长主动帮助队伍筹集资金,提供粮食和财物,掩护革命队伍,帮助革命队伍度过了艰苦的岁月。

《木兰山革命斗争故事选》中记载,从黄安激战中突围出来的72人到达木兰山后,吴光浩、曹学楷等人来到玉皇阁并说明来意。万昭虚道长向他们详细讲解了玉皇阁、仙人洞、仁忠寺等地的情况,建议藏身活动的地方只能选择在这几个地方,最理想的地方是观音沟的仁忠寺。

仁忠寺位于木兰山东南麓,位置较偏僻,便于隐蔽,回旋余地大。寺庙虽破旧,但较宽敞,僧人很厚道。虽不同教,仁忠寺方丈与万昭虚道长关系却很好。经万昭虚道长的牵线,工农革命军在仁忠寺驻扎下来。

1928年1月1日,起义军到达木兰山的第4天,在万昭虚道长的安排和掩护下,鄂东军在雷祖殿召开干部会议,即雷祖殿会议。会上,中共湖北省委派来的刘镇一宣读省委的命令,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组建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任命吴光浩为军长,戴克敏为党代表,汪奠川为参谋长。

曹学楷为驻兵一事与万昭虚道长接触后,又为粮食、生活日用品的事,多次找万昭虚道长帮忙。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红二十五军有关资料摘录》记载,第七军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特别强调对群众要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宣布了四条纪律:第一,任何人不准擅自闯入其他庙宇;第二,见到僧尼,必须施礼;第三,不拿僧尼一针一线,不动庙宇一草一木;第四,每天为庙宇砍柴3担,多砍不限,轮流为僧尼挑水。战士们恪守纪律,不进佛殿,不干扰佛、道教活动,主动帮僧道扫地、浇菜、担水、劈柴、修路。部队与僧道关系融洽,与群众建立了鱼水关系。

万昭虚道长和道士们本是贫苦农民子弟,对工农革命军打土豪劣绅的革命道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木兰山上至道长,下至火头,无不认为这支队伍是穷人的队伍,更加同情和支持革命。

董理孝道长说,当年,木兰山是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堂,建筑密集,庙宇道观之间时常云雾笼罩。木兰山朝圣的香客有抢子夜头香的风俗,因此香客络绎不绝。“这是很好的掩护条件,革命军在这里活动,容易伪装成香客,不易被发现。”

也正因此,万昭虚道长和全山道观有条件不断为工农革命军提供食物、棉衣和被褥。万昭虚道长还多次成功掩护吴光浩、吴光荣、陈再道、王树声等人躲过敌人的追捕。

玉皇阁位于木兰山的最高处是木兰山的金顶。20世纪80年代重修的玉皇阁后面仍保留有一间约400平方米的地下室。这里和“红军洞”一样,曾是第七军经常开会的场所和开展游击战的掩蔽场所。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以木兰山为中心,展开长达4个多月的游击战,革命队伍不断壮大。在木兰山保留的革命火种,终成燎原之势,后发展成红四方面军。

1929年,因人告密,万昭虚道长以“串匪通匪”罪被捕送武昌羁押十多日,后押送河南羁押年余。

新中国成立后,万昭虚道长担任过武汉市道教协会第一任会长、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黄陂县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委员,1957年出席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大会。

董理孝道长:把木兰山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2011年,木兰山玉皇阁被国家宗教事务局确定为有突出爱国主义事迹的宗教活动场所、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董理孝道长最大的心愿,是在木兰山上建设好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木兰山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他还在武汉市政协会议上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

“木兰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基地,是学习党史的基地。在这里,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重视同宗教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董理孝道长说,木兰山红色文化是道教界的一笔宝贵历史财富,把木兰山红色资源挖掘、整理和传承好,也是道教界的光荣。

2020年,“筹建黄陂烈士纪念馆,打造弘扬英烈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已被列入武汉市黄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要办好的“10件实事”之一。

三、长春观

武汉长春观藏经阁广场南侧,方仄阁上的“长春观抗疫突击队”功德墙,记录着长春观抗疫突击队的事迹。

武汉长春观是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去年抗疫期间,道众和志愿者在党和政府的统筹下,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奋战于抗疫一线,诠释了道教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要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拥护党的领导,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依法开展道教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祖国的繁荣富强更加努力奋斗。”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长春观方丈吴诚真说。

助力抗疫,诠释道教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这座有着千万人口的大都市,霎时被按下了暂停键,时间仿佛凝固了。这一天,长春观发布了《关于武汉长春观春节期间不对外开放的通知》,并呼吁信众响应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减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卫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长春观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开始全面封闭。长春观道众和志愿者第一时间参与了抗疫。

“我们应该为武汉做点什么?”志愿者王文涛说。王文涛是医疗器械公司的从业者,“封城”当天,他把自己公司仓库中能用于防疫物资装上车以备急用。次日,与吴诚真方丈联系,吴诚真让他把6箱防疫口罩紧急送往武汉红十字会物资接收组,并委托他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

长春观停止了对外开放,却跟往年春节期间一样忙碌。不一样的是,忙的不是服务信众和游客,不是教务,而是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和组织志愿者到战“疫”一线去。

为缓解武汉市抗疫物资转运的巨大压力,长春观开放西苑城隍殿作为抗疫物资转运站使用,并组织志愿者做好物资接收中转工作。此后,面对抗疫一线的需要,长春观以西苑城隍庙为基地,迅速成立长春观抗疫突击队和酒店支援志愿者联盟。

这支拥有31名骨干成员、100余名志愿者和30多台车的队伍,在武汉战“疫”的50多天里,承担起了医护人员接送、抗疫物资转运、对接捐赠抗疫物资等工作。至武汉“解封”,这支队伍共转运蔬菜、面粉、消毒液(水)、防护物资及生活用品等4000多吨;出动运送物资的车辆达2000余台次,运输距离逾30万公里。这支队伍向武汉城区医院医护人员、援鄂医疗队驻地酒店提供急需生活用品、食品、果蔬、饮品及衣、袜、电器用品等50多类,覆盖了武汉各城区医护驻地酒店,保障来汉援鄂医疗队、定点收治医院、社区医院(门诊)、隔离点、方舱医院、转诊中心、自闭症儿童诊疗中心等医疗机构和养老院、孤儿院等单位和机构的相关抗疫所需。

“非常感谢疫情期间所有的志愿者。志愿者不只接送医务人员,还要运送物资,有时比医务人员更辛苦。您是英雄!”疫情结束后,武汉中南医院医生钟妮在写给王文涛的感谢信中说。疫情期间,王文涛负责每天早7点和晚6点接送钟医生上下班。王文涛记得,钟医生常常上车后还没几分钟,歪头就睡着了,她们在医院隔离区抢救病人的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很大。所以,为了不惊扰到身心疲惫的她,王文涛每次都尽可能开得稳一点。

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捐赠价值2万元的口罩、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赠2万元、向抗疫一线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药粉香、向凯乐花园小区捐赠2万余斤蔬菜……抗疫初期,长春观即如火如荼地开展支援抗疫的捐款捐物活动。

此后,长春观发挥十方丛林优势,向信众发出倡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舟共济、倾力支援抗疫。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信士弟子积极响应,纷纷解囊捐款捐物,协助长春观采购各种物资。据统计,由长春观募集和采购捐赠以及对接捐赠的物资价值3000余万元,有力支援了抗疫一线。

“由于任务艰巨,防控物资短缺,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全省交通道路严格管控、封锁之下,武汉长春观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由于对口支援工作突出,鄂州市中心医院特意发来感谢信,感谢长春观对鄂州市中心医院抗疫工作的大力支持。

“作为一名道教界人士,要秉承道教界爱国爱教、齐同慈爱、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要报众生恩,更要报国土恩,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战‘疫’部署,凝聚道教界抗击疫情的力量。”在收到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发来的感谢信时,长春观监院迟信觉道长说。

2020年9月23日,长春观结束了8个月的封闭管理,恢复开放。当天上午7时50分,长春观举行恢复开放前的升旗仪式。全观道众通过升旗仪式,表达出赤诚爱国之心,以及继承发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信心与决心。

国兴才有教兴,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2020年9月8日,在观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现场直播后,迟信觉表示。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百载风雨奋进,历经苦难创光明。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带领,我们的祖国才得以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吴诚真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长春观正在开展“汇聚正能量,永远跟党走”主题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2021年5月7日,长春观举办爱党爱国诗歌朗诵会。5月9日,长春观举行“学党史,悟思想”主题交流会。5月11日,武汉市道教协会在长春观举办党史专题讲座,武汉革命博物馆研究员赵晓琳讲解武汉地方党史,介绍武汉市老一辈道教界人士在大革命时期支持党的革命事业的感人事迹。

“国兴才有教兴,道教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一体的,爱国是道教的本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道教界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吴诚真说。

猜你喜欢

武当武当山道长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白云观的小石猴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神兵阁
转运(短篇小说)
免费读武当 送您纪念奖
免费读武当 送您纪念奖
免费读《武当》送您纪念奖
免费读《武当》且发纪念奖
周至清道长资助贫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