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校企合作研究发展与启示
2021-08-30罗啸潇王婷
罗啸潇 王婷
摘要:现今校企合作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国际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界合作案例,探明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对未来校企合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重要期刊上的学术文献,从国家、作者、关键词、学术机构等多个方面对文献样本进行计量研究,并以表格和可视化网络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多处于教育与科技领域,国际上的研究则主要分布在整个社会科学范畴,合作主体、协同创新、知识成果等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较为不足。
关键词:校企合作;文献计量;研究趋势;研究热点;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1.01.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引言
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创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凭一己之力解决创新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等问题[1]。与此同时,高校陷入了专利技术转让不足和转化成果应用率低的困境,究其原因,高校以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为主,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有一定程度的脱节,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高校寻求新型合作方式,以突破创新壁垒,实现共创共赢局面。校企合作具有众多优势,高校科研人员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获得科研经费和大型工业设备的使用权[2],以及新的研究方向和创作灵感[3],激发科研創新活力;企业能使用高校昂贵的科研设施[4],且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给企业带来创新科技与知识[2],有效解决了企业缺乏创新成果的问题,并减少科技创新的风险与成本,有助于企业保持科技创新成果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5]。因此,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际间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新的合作趋势,我国参与跨国合作对今后校企合作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探究国内外校企合作研究的异同和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下简称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中的CSSCI(含扩展版,下文简称“CSSCI”)数据库文献分别作为国内外校企合作文献研究样本,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校企合作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我国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借鉴。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高级检索,限定检索文献类型为期刊,国内学术界广泛地将研究与开发机构也作为一大主体纳入校企合作的研究范畴,所以主题检索字段为“校企合作”或含“产学研”,对CSSCI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限定为2008—2019年,检索日期为2020年1月15日,初步检索发现中国知网中的CSSCI数据库共有4058篇文献,对所有文献进行清洗后得到3911篇文献作为国内校企合作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集。
国外文献来源于WoS核心合集,由于各国对“校企合作”的翻译各有不同,所以需要输入不同的英文进行多次检索。将“学校”的英文检索词限定为“university”“college”“school”,“企业”的英文检索词限定为“industry”“enterprise”“firm”,“合作”的英文检索词限定为“cooperation”“collaboration”“partnership”,分类进行组合后进行27次检索,时间限定为2008—2019年,检索日期为2020年1月15日,共得到文献2586篇,对所有文献进行清洗后得到1991篇文献作为国外校企合作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集。
1.2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能够通过可视化图谱直观清晰地揭示行业发展趋势、被引文献聚类、学术前沿热点、合作关系网络等特征,本文进行研究对国内外文献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借助CiteSpace、Bibexcel、Ucinet等软件来对比分析国内外校企合作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高产作者、高产发文机构、高被引文献和关键词共现网络等指标。
2校企合作文献统计分析
2.1发文量统计
根据文献数量绘制折线图(图1)。CSSCI数据库文献量的变化在2008—2012年为快速上升的阶段,2013—2015年达到了平稳状态,2016年开始文献数量有所下降。WoS核心合集的文献数量在2008—2019年一直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
统计WoS核心合集2008年之后校企合作文献数量居于世界前五国家的文献量变化趋势,从表1中可见世界范围内文献数量的增长率略有波动,但每年的增长率均高于15%,说明校企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从文献数量上看,美国校企合作的文献增长数量最多,且一直稳居第一,我国的文献数量从第七位上升到了第三位,但从2008—2019年发文总量来看,美国的文献数量依旧比中国两倍还多,可见尽管我国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已居于世界前沿水平,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文献增长率方面,我国是文献增长率最高的国家,表明我国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结合CSSCI数据库中校企合作文献量有所下降的情况,可见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更倾向于在世界权威期刊上发表有关校企合作的文章。
2.2高产作者统计
由于国内外作者次序的排列方法不同,首先对国内文献统计其第一作者,如图2所示,国内学者中以第一作者发文并被CSSCI数据库收录数量位于前三的学者有周建松、曹霞、张艺和王振洪,统计所有次序作者的情况下,朱桂龙学者以38篇的发文量位居第一,WoS核心合集收录的学者中Tijssen R、Muscio A、D Este P的发文量超过10篇。
2.3发文机构统计
同样统计国内第一发文机构,国内文献在注明发文机构时大都写到其下属二级单位,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处”“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统一合并为“华南理工大学”,其余机构作同样处理,图3展示了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及文献数量。国内发文量第一的机构为华南理工大学,以85篇发文量大幅领先于其他机构,发文量靠前的机构大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两所高职院校也有不少的文献产出,这是由于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大力支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WoS核心合集收录的文献来源机构中,西班牙的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以32篇文献量居首,美国、英国、丹麦和荷兰均有2所高校位列其中,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澳大利亚和中国均有1所高校发文量靠前。中国虽只有清华大学的发文量处于前列,但总文献数量居世界第三,可见国内众多高校对校企合作都有深入研究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
3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分析
文献的关键词中常常存在同义词和无意义词的情况,为简化网络以突出网络的核心部分,需要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处理。例如在CSSCI数据库文献中,“高职教育”“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关键词在论文中均为同一含义的不同缩写,将其统一合并为“高职教育”,而“校企合作”“企业”“学校”“学堂”等为语义模糊或对文献分析没有影响的无意义词,对这些关键词直接删除。同理,WoS核心合集中“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等为同意义词,“collaboration”“industry”“university”等为无意义词,均作同样处理。利用Bibexcel软件将处理后的关键词作共现矩阵,将共现矩阵导入Ucinet 6.56软件,运用Netdraw功能绘制关键词的共现网络,为了更直观地描述网络中节点的核心程度,用K-Core值来标明网络中的核心区域,并用颜色排列K-Core值的大小。对CSSCI数据库中的文献选取共现频次15及以上的关键词,WoS核心合集中的文献限定频次为7次及以上,分别得到CSSCI和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校企合作关键词共现网络(图4、图5)。
3.1 CSSCI数据库校企合作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从图4分析CSSCI数据库中校企合作文献关键词共现情况,国内校企合作的主要研究的目标多有交叉。从核心区域的节点来看,国内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合作层次、人才培养、主题类型、知识成果、研究方法等方面。
3.1.1合作层次
李云梅[6]从技术、价值、方式、效益、资金和成果六个方面论述了建立校企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详细的构建和发展措施。周正等[7]对如何完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建议。项杨雪等[8]分析了基于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王迎春[9]认为校企深入合作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前提。原长弘等[10]通过案例研究探明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主流主体从校企发展到政产学研用,考虑了更多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的机构,研究主体进一步完善,且“政产学研用”着重强调了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其在改革创新、平台搭建、政策引导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3.1.2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与高技能人才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类型,同时国家也发布了许多有关培养模式的政策。刘献君[11]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树立新观念和探索多方路径。王振洪等[12]指出“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的深化,其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张干清等[13]提出了“双合作主体”的概念以达到产教融合的目的,并可以此作为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的基础和保障。易兵等[14]认为由于高校与企业的目标和动机不同,导致双方出现了“一冷一热”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施“卓越计划”的新机制。王诺斯等[15]发现教学动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兼职教師的教学能力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3.1.3主体类型
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参与合作的高校和企业类型。周建松等[16]从专业、教学、就业、机制、合作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胥刚[17]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各方面的落后使其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须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张艺等[18]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参与产学研合作活动情况下不同合作关系影响学术绩效的程度,发现学术参与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屈振辉等[19]分析地方高校难以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因在于地方高校的主要目标是教学而非科研。方炜等[20]探究了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企业参与的情况,得出投入成本越高越不利于合作稳定的结论。
3.1.4知识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等是处理校企合作成果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孙玉涛等[21]的研究得出,校企合作能显著促进技术成果转移,技术中心能起到对接科研与市场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霞等[22]通过ICT产业的专利和企业数据,从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分析了合作创新网络。王婷婷[23]指出知识产权的权益分配问题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首要因素,但合作创造的知识和技术难以简单量化。李恩极等[24]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发现在政府主导情况下双边激励契约中的企业和学研方利益均有所增加。朱桂龙等[25]对我国产学研成果转化政策制定机构进行了研究,认为科技部在整个阶段发挥了更加强大核心作用。
3.1.5研究方法
国内使用较多的方法包括演化博弈、社会网络分析、系统动力学等。吴洁等[26]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了校企政三方的博弈模型后认为政府参与力度对高校影响较大而对企业影响较小。李培哲等[27]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卫星及其应用产业的产学研创新网络,发现网络结构主要依赖于几个关键主体的连接,其整体的合作沟通较少。陈恒等[28]结合三螺旋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产学研人才培养系统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政府投入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最大。樊霞等[29]利用Hansen门槛模型检验了企业研发投入对其自主研发和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影响。董锋等[30]先用DEA中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全国各省市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值,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效率的提升路径。叶伟巍等[31]通过“B-Z”三维模型分析问卷调查的实证数据后发现吸收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较知识转移能力更为明显。
3.2 WoS核心合集校企合作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WoS核心合集的关键词共现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网络密度较稀疏,这与文献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由于WoS核心合集中文献作者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校企合作的研究目标涵盖范围广阔,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知识成果、合作主体和协同创新等方面。
3.2.1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实证调查、回归分析、案例研究等是国外较常使用的方法。Di Maria等[32]基于帕多瓦大学350多项校企合作研究和咨询合同的原始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来探讨校企合作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Zavale和Langa[33]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校企合作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研究,主要从主题演进、文献来源、主要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国家、研究发现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Kwon等[34]改进了传统三螺旋理论的指标,探究了韩国参与国际校企合作的合著网络结构模式。Hillerbrand和Werker[35]以基于定性访谈和额外数据的合作案例,深入探讨了个人学者参与校企合作经常存在工作上的重叠利益冲突。
3.2.2知识成果
国外校企合作领域也关注知识和技术转移、知识管理、知识溢出、知识成果商业化等知识成果问题。Guerrero等[36]分析了受资助的校企合作关系中的双重行为如何影响新兴经济体策略性地进行知识管理。Dang[37]研究了澳大利亚的10所大学如何同时使用正式与非正式的渠道进行校企合作知识转移。Lehmann和Menter[38]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区域财富之间遵循一种相互关联、共同进化的路径。Villani等[39]基于邻近性方法,解释了中介组织如何在校企合作中通过减少认知、地理、组织和社会距离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Al-Tabbaa和Ankrah[40]基于英国的法拉第伙伴关系倡议项目,通过自行开发了的概念框架解释了社会资本如何促进校企合作的知识成果商业化。
3.2.3合作主体
与国内相似,国外对校企合作主体的研究同样集中在高校与企业。Carayannis等[41]认为俄罗斯的大学可以借鉴美国创业型大学的成功经验来改善其技术商业化,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YoshiokaKobayashi[42]以东京大学为例研究了日本公立大学学术创业的制度因素。企业的主要研究类型则是大学衍生企业和中小型企业,Soetanto和Geenhuizen[43]以100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大学衍生企业与其母大学的关系如何影响其吸引创新活动资金的能力。Zhang等[44]认为智力资本和参与校企合作是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和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途径。Belderbos等[45]的研究表明,直接与大学合作对具有强吸收能力的公司更有利,而对于吸收能力弱的企业来说,通过中介机构的合作才能带来更高的创新绩效。
3.2.4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方面国外主要研究了区域创新、开放式创新、创新网络、创新政策、创新生态系统等。Fernandez-Esquinas等[46]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界面组织对校企动态知识转移的作用。Lopez等[47]提出了一种开放式创新模型的概念框架,从交易成本和创新扩散作用等方面讨论了校企合作意愿的决定因素。Lyu等[48]从企业层面揭示了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变规律。Caloffi[49]的研究表明,政府创新政策的支持会促进中小型企业参与更广泛的区域创新合作。Bandera和Thomas[50]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与大学、政府和其他企业合作使用社会资本的新兴企业在效益方面要显著优于不参与合作的新兴企业。Plewa等[51]通过三个阶段的演化实证研究了沟通、信任、理解、个体因素对校企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本文统计了各国校企合作的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者发文数量、高校发文数量、高被引文献和高共被引文献等,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关键词共现图,用K-Core系数标识网络的核心区域,从对文献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1)从统计分析的情况来看,国内众多高校对校企合作均有深入研究,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文章,使中国成为近年来WoS核心合集中校企合作文献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国内有关校企合作的研究集中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国外的研究领域类型较多,包括科技、管理、政策、工程、社会、教育、计量类等,可见国内外对校企合作主要进行社会科学类研究,但国外对自然科学领域校企合作的研究更为突出,比如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环境治理等。(2)合作层次与主体方面,国内外均提出了“战略联盟”的合作理念。国内还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参与合作的主體主要发展到“政产学研用”,高校类型主要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地方高校、新建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企业类型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国外则是以三螺旋结构的“校企政”为主,创业型大学是研究的热门高校类型,企业类型主要是中小企业。与国内相比,国外具有更多国际间主体的合作。(3)协同创新与知识成果则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创新方面包括技术创新、创新创业、创新发展、区域创新、创新绩效、创新体系、创新政策、开放式创新等,知识方面包括研发专利、知识转移、知识管理、知识溢出、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在研究方法与理论上,常用三螺旋理论、社会网络分析、回归分析、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法,除此之外国内学者还多用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进行分析,国外学者更倾向于使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计量法。
通过对比分析,建议我国未来校企合作:(1)增加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医药行业、半导体行业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校企合作存在明显不足。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存在高端有效药物供给不足和低端无效药物供给过剩的问题,其问题在于国内大部分制药公司均处于低水平模仿阶段,药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加强医药行业校企合作推动供给侧改革,并且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中,通过校企合作研发药物、疫苗、提供医疗资源等举措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半导体行业是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我国虽然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但过于依赖西方国家技术,而我国半导体产品的自给率仅为16%,与医药行业相似,高端半导体产品仍以进口为主,同样需要校企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传统的环境保护主要依靠政策的强制施行,而现在政策、市场、社会、技术等手段同时发挥作用,则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参与。(2)国家近年来出台的政策和国际热点。例如,发展“政产学研推用银”多主体融合的农业产业结合体,通过政府政策主导、龙头企业引领,高校培养农业对外合作人才的形式,提升农村产业水平,推进数字化农村建设,助力农副产品“去库存,去产能”,合作实现技能脱贫和乡村产业振兴,决胜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建立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协同攻关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助力海运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治理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对比,以及该环境下校企政协同创新如何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等。(3)应用型大学的校企合作。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大学在教育方面更贴近企业和市场需求,同时会带来更多的人才流动,而人员的流动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隐性知识转移,合作方的吸收能力、认知距离和知识歧义则会对隐性知识的转移产生影响。创业型大学在校企合作中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商业化,是解决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应用率低的重要途径,此外,创业型大学可以吸引融资创立跨边界组织,将校企合作的供需关系转变为自给自足,通过吸收外界资源进行内部交换,再向外输出获取更多投资形成良性循环,以减轻政府对高校投入资金的负担,建设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啸潇,王婷.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0, 41(4): 336-343.
[2]BARNES T, PASHBY I, Gibbons A. Effective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 a multi-case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R&D projects [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0(3): 272-285.
[3]DESTE P, PERKMANN M. Why do academics engage with industry?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1, 36(3): 316-339.
[4]ANKRAHS,AL-TABBAAO.Universities–industry collabor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 31(3): 387-408.
[5]MYOKEN Y. The role of geographical proximity i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collaboration: case study of Japanese companies in the U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mercialisation, 2013, 12(1-3): 43–61.
[6]李云梅.基于战略联盟视角的校企合作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14): 8-10.
[7]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 2013, 27(7): 52-56.
[8]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3): 71-77.
[9]王迎春.如何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22): 126-129.
[10]原长弘,章芬,姚建军,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提升[J].科研管理, 2015, 36(12): 1-8.
[11]刘献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 2018(10): 6-10.
[12]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12(8): 93-96.
[13]张干清,郭磊,向阳辉.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范式[J].高教探索, 2018(8): 55-60.
[14]易兵,曾永卫.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新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5(10): 21-24.
[15]王诺斯,彭绪梅,徐晗.高校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9, 35(4): 53-65,80,112.
[16]周建松,陈正江.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 2019(4): 98-102,108.
[17]胥刚.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11): 14-19.
[18]张艺,龙明莲,朱桂龙.科研团队视角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参与产学研合作对学术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 132-141.
[19]屈振辉,李秋艳.地方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 2018(11): 91-93.
[20]方炜,王婵,王莉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学研方合作创新的稳定性分析——基于演化博弈视角[J].软科学, 2018, 32(10): 23-28.
[21]孙玉涛,刘小萌.校企研发合作与技术转移关系——技术转移中心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 38(9): 13-22.
[22]高霞,其格其,曹洁琼.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 2019, 40(9): 231-240.
[23]王婷婷.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平衡与风险防范[J].中国高校科技, 2018(增刊1): 44-45.
[24]李恩极,李群.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6): 75-83.
[25]朱桂龙,程强.我国产学研成果转化政策主体合作网络演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7): 40-48.
[26]吴洁,车晓静,盛永祥,等.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19, 27(1): 162-173.
[27]李培哲,菅利荣,刘勇.卫星及应用产业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性及演化分析——基于社会网络视角[J].情报杂志, 2018, 37(11): 55-61.
[28]陳恒,初国刚,侯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动力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 2018, 15(4): 548-556.
[29]樊霞,任暢翔,刘炜.产学研合作与企业独立研发关系的进一步检验——基于企业R&D投入门槛效应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13, 31(1): 85-91, 84.
[30]董锋,树琳,李靖云,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及提升路径研究[J].运筹与管理, 2018, 27(10): 185-192.
[31]叶伟巍,梅亮,李文,等.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与激励政策——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J].管理世界, 2014(6): 79-91.
[32] DI MARIA E, DE MARCHI V, SPRAUL K. Who benefits from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19, 20(6): 1022-1041.
[33] ZAVALE N C,LANGA P V.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literature on Sub-Saharan Afric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bibliometric account [J]. Scientometrics, 2018, 116(1): 1-49.
[34] KWON K S, PARK H W, SO M, et al. Has globalization strengthened South Koreas national research system?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ynamics of the triple helix of scientific coauthorship relationships in South Korea [J]. Scientometrics, 2012, 90(1): 163-176.
[35] HILLERBRAND R, WERKER C. Values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 the case of academics working at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J].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19, 25(6): 1633-1656.
[36] GUERREROM,HERRERAF,URBANOD.Strategic knowledgemanagementwithinsubsidised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industry partnerships [J]. Management Decision, 2019,57(12): 3280-3300.
[37] DANG Q T, JASOVSKA P, RAMMAL H G, et al. Formalinformal channels of university-industry knowledge transfer: the case of Australian business schools [J].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 2019, 17(4): 384-395.
[38] LEHMANN E E, MENTER M.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regional wealth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6, 41(6): 1284-1307.
[39] VILLANIE,RASMUSSENE,GRIMALDIR.How intermediaryorganizationsfacilitateuniversity-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a proximity approach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7, 114: 86-102.
[40] AL-TABBAA O, ANKRAH S. Engineered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asocialcapitalperspective[J].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 2019, 16(3): 543-565.
[41] CARAYANNIS E G, CHEREPOVITSYN A Y, ILINOVA A A.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i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the US and Russian experience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6, 41(5): 1135-1147.
[42] YOSHIOKA-KOBAYASHI T. Institutional factors for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in publicly owned universities in Japan: transition from a conservative anti-industry 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culture to a lead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2019, 24(3): 423-445.
[43] SOETANTO D,VAN GEENHUIZEN M.Getting the right balance: University networks influence on spin-offs attraction of funding for innovation [J]. Technovation, 2015, 36-37: 26-38.
[44] ZHANG M, LETTICE F, PAWAR K. Effect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university knowledge in indigenous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Indian SMEs [J]. 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 2019, 30(10-12): 799-812.
[45] BELDERBOS R,GILSING V A,SUZUKI S.Direct and mediated ties to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pharmaceutical firms [J]. Strategic Organization, 2016, 14(1): 32-52.
[46] FERNANDEZ-ESQUINAS M,MERCHAN-HERNANDEZ C, VALMASEDA-ANDIAO.Howeffectiveareinterface organizations in the promo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links? Evidence from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6, 19(3): 424-442.
[47] LOPEZ S F, ASTRAY B P, PAZOS D R, et al. Are firms interested in collaborating with universities? an open-innovation perspective in countries of the south west European space [J]. Service Business, 2015, 9(4), 637-662.
[48] LYU L C, WU W P, HU H P, et al. An evol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collaboration among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Chinas first technology hub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9, 44 (3): 659-680.
[49] CALOFFI A, ROSSI F, RUSSO M. What makes SMEs more likely to collaborate? analysing the rol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 [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5, 23(7): 1245-1264.
[50] BANDERA C, THOMAS E. The role of innovation ecosystems and social capital in startup survival [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9, 66(4): 542-551.
[51] PLEWA C, KORFF N, BAAKEN T, et al.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 evolu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al success factors [J]. R & D Management, 2013, 43(4): 365-380.
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Research: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LUO Xiaoxiao,WANG Ting
(School of Management,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Nowaday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re and more cases of cross-border have emerged internationally. Finding ou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on important journals at home and abroad by means of bibliometrics. It conducts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document samples from countries, authors, keyword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presented visually in the form of tables and visual network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domestic research is most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l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ntire social sciences. The subject of cooper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achievements a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Keyword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bibliometrics;research trends;research hotspots;social network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