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成效、不足及解决对策

2021-08-30易平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不足成效解决对策

易平

摘要:在“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行大刀阔斧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外语教学中,三教改革已初见成效,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有效创设高效课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同时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但是,高职的外语教学还存在着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应试痕迹严重、双师型教师匮乏等问题。教师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和认知发展能力,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落实落细教学改革,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改革;成效;不足;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0-0091-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策略,贯彻落实“技行天下”的职业教育思想。外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高职外语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为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成效

1.1英语教学与学生岗位能力实现对接

在高职外语的教学中,教师逐渐从应试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理念转变,从强调教师的权威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转变,有效实现了英语教学与学生岗位能力的对接。在传统的高职外语课堂中,教师采取单一的讲授法,强调英语学习成绩,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在教学改革后,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出发,在英语课堂中引入专业词汇和情景对话,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探究英语教学与学生岗位能力的对接策略,使得外语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发挥,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1.2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教师利用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制作生动形象的微课,冲击了学生的视觉等各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微课、微视频、top课件和学习平台等,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等纸质教材,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改革实践的突出成效,为学生创设出立体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英语课堂中开展高效率的学习。

1.3课程思政落实育人

近几年兴起的课程思政热潮,使得外语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重任。针对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外语教师一方面向学生传授中外人文知识,拓展其国际视野,另一方面,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理性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

2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不足

2.1班额过大断层严重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经历过三年的普通高中教育,在高中阶段有过严格、系统的理论学习,英语基础相对略好;二是中专、技校的普通毕业生,通过单招、对口招生等入学,英语基础薄弱。在当前的高职招生中,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持续性扩招,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导致班额过大,英语基础断层严重。班额过大导致教师无法针对所有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一刀切”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导致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

2.2应试痕迹一仍旧贯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等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在外语方面学习,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很大差异。普通高等教育的外语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外语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而高职院校的外语学习是为了将来从事与学习专业有关的业务工作。因此,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体现外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倡导“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但是,在当前的高职外语教学中,不少学校为追求数据仍一味强调“三级”“四级”通过率,忽视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痕迹严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外语教学的效率低下[2]。

2.3“双师”教师严重匮乏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中,部分学校重专业课的技能训练,轻文化课的理论学习。对外语教学的认知错误,使得学校在分配师资力量时,仅简单配备承担外语教学的专任教师,忽视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外语教学很难形成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解决对策

3.1教材使用应用化

教材是开展外语教学的基石,是促进外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高质量的教材应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现有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外语需求。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外语教材应重视口语交际功能,强调英语口语的应用性,在教材中加入与高职学生专业对口的实用性知识,如日常的工作场景对话等。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编制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结合现有的专业和未来工作岗位,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安排[3]。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可能从事境外导游的工作,在设计旅游英语教材时,应以旅游为主题,主要涉及到景点介绍、日常口语交际,酒店入住和行程安排等内容,提升旅游英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高职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2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地拓宽了外语教学路径。但是,不少教师仍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研究和学习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教师可运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社会实践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习外语学科的积极性。例如,在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商务谈判场景,围绕具体的商务案例,营造有趣的英语交流氛围,增设实用性强的英语对话练习,以提升学生的外语口语交际能力。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应融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督促学生在线上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英语单词和语法的正确使用方法,线下教师及时答疑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同時参考学生的职业方向,进行工作场景的模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多元化评价。

3.3教师队伍最优化

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已提倡使用小班授课制,每班人数不超过三十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和展示机会。小班授课制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注重外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鼓励外语教师利用寒暑假等假期参加国家级技能培训或省级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外语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职业水准。第二,加强校企合作,联系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为外语教师提供企业实战的机会,要求外语教师到企业的职业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工作,丰富外语教师的企业经验,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第三,在教师招聘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扩大,明确外语教师应符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和学历应提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要求。最后,高职院校还应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激励性强的政策,为高学位、高素质教师人才提供住房、户口落实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复合型教师,以提升外语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4]。

4结语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外语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新时代的企业人才需求。在外语教学中,教学改革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问题与不足同样不容忽视,学校与教师应重视高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切实提高高职外语教学质量,以实际行动推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孟凡儒.论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成效、不足及对策[J].时代农机,2017,44(5):228-229.

[2]陈蕊.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5):83-85.

[3]刘欣.整体外语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作家天地,2019(20):48-49.

[4]刘芬.“全球化能力”理论框架下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 623-624.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不足成效解决对策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