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1-08-30时方艳

新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时方艳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这些都表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新发展理念角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分析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等内容。其次,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空间要素、城乡文化和城乡制度六个方面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共计22个指标。接着对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计算方法与指标属性进行了分析,厘清二级指标的具体含义与计算方法。最后,进行结论分析。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1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是评价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系统,涉及到经济、收入、生态、空间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构建指标体系时要全面把握科学性、客观性和前瞻性等原则。为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指标选取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有效反映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支持与意见参考

1.2系统性原则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又要包括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表现与外部宏观环境等方面内容,最大程度保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原则。

1.3层次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清楚准确反映城乡融合发展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保证城乡融合发展内涵与外延的确定性。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则組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关联的整体,兼顾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容性,呈现科学评价结果。

1.4重要性与全面性兼顾原则

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选取,一方面要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要重点体现关键指标,反映城乡融合发展内涵与城乡发展差距。

1.5动态性与稳定性兼顾原则

城乡融合发展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是相对的、持续变化发展的概念。既要关注城乡融合发展现状,更要关注城乡融合发展内涵的变化与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1.6定性指标定量化原则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部分指标可能偏定性,要尽可能使测度指标定量化、规范化,寻找相关内容进行量化,客观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具有参照性和可对比性。

2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不同学者研究视角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五位一体”角度,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第二,新发展理念角度,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寻找可量化指标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评价。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内容角度,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构建、产业布局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度评价。

本文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指引,以体现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总要求,综合考虑指标数据的可操作性、客观性、代表性等原则,经过反复比较筛选,以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指标选取的落脚点与目标层、依据城乡融合发展包含内容选取指标。一级指标主要为城乡融合发展内容,二级指标综合考虑城乡融合发展特征与阶段性进程,最终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空间要素、城乡文化和城乡制度六个方面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共计6个一级指标、22不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分析。

3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解释

对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6个方面,共22个指标,对指标体系的具体解释如下:

3.1经济发展(A1)

经济发展主要反映城乡之间的整体经济状况及经济联动性,具体指标含义如下:第一,现代农业发展(A11),主要由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表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越高,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A12),用二元对比系数表示,数值越大,表示城乡产业差距越小,二元结构不明显,反之二元结构突出。第三,GDP水平(A13),由人均GDP代替,人均GDP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四,城乡投资状况(A14),由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表示,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数值越大,代表城乡投资状况发展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五,城乡生活水平差异(A15),由城乡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比表示,比值越高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差异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A16),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来表示,比值越高,代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3.2社会发展(A2)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反映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医疗、卫生等方面享有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程度,具体指标含义如下:第一,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差距(A21),用城乡卫生机构数比和城乡卫生机构床位数比进行测度,比值越大,表示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差距越小,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第二,居民消费差距(A22),用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表示,比值越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小,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第三,居民生活消费质量(A23),用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表示,恩格尔系数代表食品支出在一个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比越大,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差距越大,社会发展水平越低。第四,城乡社会保障(A24),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表示,比值越大,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越小,社会发展水平越高。

3.3生态环境(A3)

生态环境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状况代表城乡融合发展环境层面效果,选取指标内涵如下:第一,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情况(A31),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使用率(%)表示,使用率越高,代表工业固体处理水平越高,生态环境水平越高。第二,单位GDP能耗情况(A32),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测度,能源消耗越低,代表单位GDP能耗越少,生态环境保护越好。第三,农业用水效率(A33),用节水灌溉面积表示,面积越大,代表水资源利用效率越好,越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绿化程度(A34),用人工造林面积表示,面积越大,代表城市绿化程度越高,可以为生态环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4空间要素(A4)

空间要素主要反映城乡空间聚集程度、资金、劳动力流动以及交通便利化程度等方面内容,选取指标内涵如下:第一,城镇化水平(A41),用人口城镇化率表示,最能直接体现城镇空间总体建设情况,人口城镇化率越高,代表城镇化水平越高。第二,资金流动与配置(A42),用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表示,代表资金在空间上的流动与配置,余额数值越高,资金流动与配置水平越高,资金流动状况越好,空间要素越容易流动。

3.5文化教育(A5)

文化教育对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城乡融合发展既有经济、空间要素等方面内容,也有意识形态相关内容,选取指标内涵如卡:第二,居民文化消费水平(A51),用城乡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表示,比值越大,城乡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差距越小,居民整体文化消费水平越高。第二,受教育程度水平(A52),用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表示,数值越大,城乡受教育程度水平越高。第三,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A53),用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或有线电视广播用户数测度,数值越大,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越高,文化普及程度越高。

3.6政策制度(A6)

政策制度代表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方面相关内容,包括外资外贸、土地政策、财政收支等,選取指标内涵如下:第一,对外依赖程度(A61),用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表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越高,对外依赖程度越高,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城乡融合。第二,土地利用效率(A62),用耕地面积表示,耕地面积越多,代表制度藩篱突破越多,土地政策制度越完善。第三,制度衡量指标(A63),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表示,比重越高,可投入城乡融合发展的财政资金越多,财政保障越完善。

4结论

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空间要素、文化教育、政策制度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此指标体系可以运用相关评估模型(TOPSIS等)对全国31个省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测算,也可以对省内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进而为推动城多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00203112。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
在新理念引领下开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浅议卫生职业学校在教书育人中新发展理念的践行
论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
新发展理念与大学英语教育:渗透与升级
关于民生建设,习总书记怎么看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