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反哺

2021-08-3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爷爷老年人数字

主题导语

不久前,浙江杭州一个女孩为外婆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的故事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这封字迹工整、内容详细、图文并茂的说明书打动了很多网友。数字时代,尤其不能落下那些年迈的身影。我们需要以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加顺畅地拥抱智能生活。如果说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从父母一代到子女一代的知识传递,那么在信息化社会,面对老年人的“数字困境”,则需要年轻人来帮助老人,进行“文化反哺”。

时文赏读一

请帮老年人融入智能生活

徐雷鹏

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老年人通过“触网”来开启晚年幸福生活,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开直播、拍视频、网上购物……从日常生活到文体娱乐,许多“银发族”通过一块小小屏幕发现新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世界。像以巧手做木工而一路火到海外的阿木爷爷、89岁依然活跃在视频网站上的江奶奶……老有所乐、老有所得,让许多年轻人都纷纷点赞。

网络,无疑为老年人融入当下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据一款新闻资讯APP对自己用户所做的行为调查显示,看新闻、刷视频,甚至玩手游都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上网日常。戴上老花镜、滑动手指,浏览新闻即可知晓天下事;拿起手机、面对镜头,老年“网红”与年轻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插上耳机、做好笔记,重新做回学生的他们,努力去实现年轻时未实现的梦想。不知不觉间,儿孙聊天时,他们能插上话了。暮年岁月,多了许多鲜亮的色彩。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还有一些老人,因为不熟悉网络技术而产生了生活烦恼。比如,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老人,在买菜、坐公交、预约挂号时无所适从;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许多老人可能迷失在劣质内容甚至诈骗陷阱中。这时,年轻人的“帮一帮”,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社会各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北京近日发出智慧助老倡议书,呼吁社会通力合作,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还有人建议,为不会刷码乘车的老人保留一个人工购票窗口,为老年人开发大字版APP,给自己的父母多几句上网提醒……这些建议都体现着对老人的关心关爱。

作为年轻人,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老人推开数字之门,尽可能地陪伴、关心、帮助老人,让他们的晚年更温馨,和火热的当下生活同步。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7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时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老年人的数字生活所作的评论。作者从老年人“触网”引入话题,论及老年人在生活中因不熟悉网络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文章为了增加说理性,运用了摆事实、做对比等方法,让人服信。

时文赏读二

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慧社会

本报北京、布鲁塞尔、曼谷、马德里12月28日电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显示,欧盟范围内55~74岁的人群中,只有35%具备基本数字技能。皮尤研究中心统计,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1/3从未使用过互联网,1/2表示家中没有接入网络。对此,多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慧社会,共享数字时代红利。

最近,新加坡退休居民、70岁的洪燕群学会了使用二维码。在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数字大使”一对一指导下,洪燕群花30分钟一步步掌握了电子钱包的使用方法,并成功下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机应用“合力追踪”,学会了在出入公共场所时扫描二维码登记。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网购、移动支付、网约车日益普遍,但也让许多老年人感慨跟不上数字时代的步伐。即使成功“触网”,关键信息不醒目、网站设计不友好等因素也限制了老年人的上网体验。

英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近期调查发现,65岁以上人群中有58%的人在过去半年中,对数字产品和服务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但有近六成的人表示使用起来不方便。“数字排斥和社会排斥交织,使老年人面临更大的‘掉队风险。”瑞典林奈大学教育学副教授琳达·雷内兰—福斯曼表示。

专家指出,尽管学习能力下降等是导致老年人数字化生活体验不佳的因素,但现有数字化产品及公共服务未能关照老年人需要,是造成“代际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得到更多融入感,需要多方参与,形成社会合力。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弱势群体研究中心分析师杰西卡·菲尔兹表示,部分老年人表现出对新技术的畏难情绪,适当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恐惧、产生兴趣。同时,老年人更有可能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但通过量身定制的数字扫盲培训,他们可以学会安全浏览互联网。

老龄化趋势的另一面是“银发经济”蓝海,研发适合老年人的数字产品,可以变挑战为机遇。西班牙圣帕布洛大学教授莱奥波尔多·阿瓦德建议,应鼓励社会部门和企业通过提供创新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带动更多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实现“积极老龄化”。

中欧数字协会主任克劳迪娅·韦诺蒂表示,研发适老化产品将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活力,为科技公司带来巨大市场;科技公司也应把提供更多适老化产品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此外,更多的公私合作模式也有利于解决老龄化趋势下对长期照护不断增长的需求,将公益性的数字技术更好地整合到护理服务中。

专家指出,社会和家庭“反哺”是帮助老年人跨越“代际数字鸿沟”的重要方式。子女应鼓励老年人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掌握数字技能,甄别虚假信息,让他们在智慧社会享受更多数字红利。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9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新闻报道用准确的语言和数字传达了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报道精练、简明。在报道中,记者结合对事实的概括报道,选择一定的具体事例,使报道生动、鲜明,既能够说明问题,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佳作风采

守护在我心中

张雨桐

用一把直尺横平竖直地画好框;用黑色笔工工整整地写好说明,用蓝色笔标明步骤,用红色笔圈出重点,再在空白的部分画个笑脸……搁下笔,我仔细端详着我的成果,十分满意。这是我画给爷爷的手机健康码步骤图,也是我对爷爷的细心守护。

疫情渐渐平稳,紧张了大半年的北京终于松了口大气。在家闷坏的爷爷,终于能出门看看他一直念叨的胡同里的黄狗、公园的棋友,却又碰到了新问题——“大爷,你要预约呀,不预约进不去。”公园门卫说。“这位大爷,您的健康码出示一下。”商场保安说。爷爷不知所措、垂头叹气地回了家。“孙女,你赶紧给我弄弄,他们都说需要什么健康码,没有它哪儿都去不了。”爷爷说话的时候,表情有些懊恼,又有点落寞,望着爷爷的神情,守护爷爷的念头在我心中萌芽。

在我记忆中,爷爷总是无所不能。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父母不常在身边,爷爷时刻守护着我——饿了喊爷爷,冷了喊爷爷,摔跤了,一遍一遍地喊爷爷,而爷爷总是能立刻出现,然后不知道从哪儿变出一块糖,让我觉得生活就是甜甜的,是幸福的。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头发白了,背弯了,有的时候走路也要拄拐杖了,现在,因为不会用手机打开健康码,他需要依靠我了。

“爷爷,我来教您!您先这样,把这个软件点开,然后点这个,输入本人信息……”我在他越来越迷惑的眼神里渐渐说不下去了。“要不我给您画一幅步骤图吧!您看了一定会!”“诶呦,这感情好!长大了长大了,我的乖孙女呦!”我一头钻进书房,给爷爷画起了步骤图。跟不上时代的飞速发展,爷爷该多难过呀,我要守护他!

年轻的我们可以追逐星辰大海,有着无尽的诗和远方,但在我們奔跑追逐时,也不妨回头看看身边的亲人,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守护;同时,也用心守护他们。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三(8)班】

猜你喜欢

爷爷老年人数字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冬爷爷
站着吃
答数字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爷爷说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