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常见文体阅读中的应用

2021-08-30苗玉贾佳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0期
关键词:思维力脉络松鼠

苗玉 贾佳

摘要: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仅仅识记、掌握已知知识已经不足以让学生应对这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现在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品质的思维力能够让学生迅速判断出有用的重点和关键信息,让学习更加高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思维导图作为学生思维的可视化工具,能够将学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过程呈现出来,对于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非常有用,是很好的思维工具。将思维导图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能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感知文章内容。

关键词:思维导图  文章脉络  提取关键词  阅读能力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的东尼·博赞教授发明的,它是一种能够看到自己思维过程的思考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思考工具。它像一张思维网,从中心图出发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象征着人们发散的不受约束的天马行空的思维。它将大脑里原本混沌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具体、直观、清晰。

二、当语文教学遇到思维导图

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就被它的直观、清晰的特点吸引,初步尝试是运用到课堂板书中,帮助学生识记背诵重点段落,效果显著。后来将思维导图的应用由教师拓展到学生,让同学们尝试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脉络梳理。不同的文体特点有着不同的逻辑关系,如并列逻辑、递进逻辑、总分逻辑、分类联想逻辑等。思维导图这种新颖的、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思维导图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绘制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还帮助学生快速识记重难点,使语文学习变得简单、有趣。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总结、分析,在这过程中提高了阅读能力,发展了发散性思维,提高了思维品质。

三、思维导图在梳理状物类文章脉络的应用

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松鼠》为例,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活动特点、行为特点、习性特点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层次和结构非常清晰。外形描写作者抓住了松鼠的“面容”清秀、“眼睛”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等特点,还重点介绍了松鼠的“尾巴”翘、美丽的特点。活动描写从松鼠的活动时间和范围进行叙述。行为描写抓住松鼠警觉、敏捷、聪明这三个特点,写了松鼠的奔跑、藏食、搭窝中的表现。松鼠奔跑的描写中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动作描写,如:“跑”“躲”“逃”,松鼠的警觉就跃然纸上了。下一句中抓住“轻快”“小跳着前进”“连蹦带跑”等关键词,提取出敏捷的特点。松鼠的聪明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内容,主要从藏食和做窝两方面体现。藏食的描写中引导学生提取出“拾榛子”“塞缝隙”这些动作。做窝的描写非常细致,引导学生梳理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如“先”“再”“然后”等词,松鼠的聪明就体现出来了。最后简单介绍了松鼠生育、毛發、爱干净等其他习性。

《松鼠》一课思维导图

四、思维导图在梳理记事类文章脉络的应用

小学阶段的阅读课文中,记事类文章占据半壁江山。阅读这类文章一般要抓住文章记叙的顺序,这样就能轻松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如按照时间、事情发展等顺序。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为例,这篇文章讲的是一群水手在一艘帆船上无事可做,他们正在逗一只猴子玩耍。猴子渐渐变得放肆起来,抢走了小男孩的帽子。小男孩生气了,追猴子来到了桅杆顶端,命悬一线。这时孩子的父亲从船舱中出来,急中生智,用强迫孩子跳水的方式救下了孩子的故事。在阅读课文中学生很容易就梳理出课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记叙的,也就梳理出了课文的行文脉络。

《跳水》一课思维导图

五、思维导图在梳理写景类文章脉络的应用

阅读写景类文章主要抓住描写的景物什么?有什么特点?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为例: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四季中的一个时间点的美景来描写季节特点,语言优美,结构工整。梳理这一课文章脉络可以引导学生提取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安排文章的。先从“春天最美是黎明”,提取出“黎明”这一时间点。接着作者从“天空”的变化中写出了春天的美,从“泛鱼肚白”到“染红晕”最后“飘彩云”。夏天提取出“夜晚”这一时间点。接着作者通过“月夜”和“雨夜”的对比,写出了雨夜的朦胧美。“秋天最美是黄昏”,提取出“黄昏”这一时间点。接着作者选择了“夕阳斜照西山时”“夕阳西沉”两个时间点,选取了“归鸦”“大雁”“风声”“虫鸣”这些动人景象体现黄昏的美。冬天提取出“早晨”这一时间点,可以提取出“美”“更美”两种不同的景象,体会作者最爱的是无雪无霜的清晨的意境。这样文章的脉络就清晰明了了。

《四季之美》一课思维导图

以上对小学阅读中常见的文体进行脉络梳理举例,通过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文本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图文结合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但是在使用思维导图中要弱化对思维导图专业知识的讲解,降低绘制技法的要求,只将其作为梳理文章脉络、体现思维的工具,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相信长此以往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力均能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瑜君,万玲.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8.

[2]刘艳.看完就用的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3]蔡媛媛.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课改研究,2019.

猜你喜欢

思维力脉络松鼠
四川非遗类旅游纪录片发展脉络浅析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