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多元思维的激发与培养刍论
2021-08-30黄发强
黄发强
摘 要:多元思维是推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素养,也是新课改对英语教学的重要要求。依靠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导入问题,解读词汇,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多元思维;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5-0068-02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学会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在新课改背景下,多元思维的重要价值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逐步展现出来,如何利用多元思维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主动运用语言、积累语言,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多元思维的教育价值及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难点问题,探讨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具体策略。
一、 多元思维的教育价值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活动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师传授语法知识、单词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很难主动对教学知识做出积极回应,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英语教学中所包含的基本技能都与学生的核心学习能力有关,如听、说、读、写、译等,其在展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但单一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以单词、语法、拼写、记忆为主要教学框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对英语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要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意识进行培养,引导学生从思维的角度入手,对英语知识进行加工。在多元思维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对教学知识、教学问题进行加工处理,从点、线、面的限制中脱离出来,“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二、 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难点问题
部分教师将多元思维定义为“多种思维能力的整合”,部分教师则将多元思维视为学生思考学习问题的不同方法。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教师对于如何应用多元思维、如何培养多元思维等问题,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结论。部分教师将文化教育与管理活动放在教学活动的首要位置,以创新思维、知识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导入大量的新式英语知识、理论概念,希望依靠全新的教学材料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学习能力,使得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与教育价值并不能得到保障,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反而成了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绊脚石”。部分教师则将能力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将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作为教学课程的建设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对英语知识进行加工。在这一教学体系下,學生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对知识进行加工。当实践技能与理论教学相互碰撞时,如果教师无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就很难实现学生技能与理论的同步提升。
三、 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策略
1.导入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导入思考问题,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对象,能使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提高英语素养。教师可结合教材知识设置合理的问题,通过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同步提升。例如,在教学“Friendship”时,教师可先对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概念进行讲解:转述而来的别人的话被称为“引语”,直接引语由主体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述,而间接引语则需要用第三人称进行转述。此时,学生会做出回应:按照老师的说法,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仅存在人称上的差别。教师应利用英语例句对学生的表述进行纠正:He said to me,“I broke your cd player.”然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对直接引语的表达特点进行分析。在思考了直接引语的时态、语态之后,学生会提出:第一个例句中所表述的是“他告诉我:我弄坏了你的播放器”,是第一人称对第三人称行为的转述。在学生理解这一概念之后,教师再给出间接引语例句:He said to me that he had broken my cd player.学生发现:与直接引语所给出的针对一般事情的转述相比,第二个例子中所表现的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以下面的英语句式为例:John said,“my uncle is a doctor.”直接引语的含义为,约翰说我的舅舅是个医生,现在舅舅依然是个医生,而在间接引语的表述中,“John said, his uncle was a doctor.”表示约翰的舅舅曾经是一个医生,但现在可能已经不是了。通过教师所给出的多元示例,学生能够从英语句式的基本含义、语法表达等角度入手,重新思考英语学习问题,进而对英语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2.解读词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能力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为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教师可对词汇知识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见微知著”的素养,使其在解读词汇、短语的过程中掌握多元英语知识,以发散思维响应英语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go ahead”时,教师仅针对该短语的某一示意进行讲解,会导致学生对短语知识的理解不全面。所以,教师可将“go ahead”带入到不同的句式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发散思维。教师可在教学中给出例句,要求学生针对例句的汉语释义分析“go ahead”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以下列英语对话为例,在“May I take your cake?Yes,go ahead.”这一句式中,“go ahead”强调的是个体的情感,意为“请随意”,而在“go ahead with sth.”中,“go ahead”表示的是“坚持做某事”,代表对某人的恳求与建议,如“Please don't give up,go ahead with your homework.”(不要贪玩,好好做作业。)而在其他表达体系中,“go ahead”还有领先、先走一步、取得进展等含义。这样,在教师针对某一单词进行讲解时,学生能够结合情态、语态的变化重新分析英语知识,进而提升英语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