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初中生化学兴趣的几点教学策略

2021-08-30崔英华

教育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酚酞积极性化学

崔英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兴趣的培养对任何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對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讲究教学艺术、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一位初中化学教师,笔者清楚,一方面,初三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进入初三年级,面对一门新学科,学生往往有一种新的期待;但另一方面,由于初二的生物结业水平考试已经出成绩,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非常好,因而不会很重视化学学科,满足于合格即可。因此,对化学激趣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策略。

发挥化学实验魅力,引领学生进入化学世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形象生动的演示实验最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因此,第一堂化学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笔者首先做了几个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白酒变红酒”实验(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红酒变雪碧”实验(向上述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雪碧变牛奶”实验(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燃烧实验(点燃镁条)。学生精神抖擞,惊喜声不断。笔者接着说,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还要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更是兴奋不已。不难看出,教师做好每一个实验,可以建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如讲解水的化学分子式时,笔者结合具体物质(一瓶水), 使用水分子球棍模型,将宏观与微观建立联系,自然过渡,合理衔接,很快让学生掌握了该化学式的含义,并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再如,讲到酸的性质时,酸有使紫色石蕊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性质,学生们总是记混。于是笔者告诉他们:“老太太不怕酸,因为没牙。”大家很快就记住了“酸使无色酚酞不变色”。现在的学生不喜欢死板的教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适当幽默一下,让其跟着教师走,对教师有好感,进而对所学学科感兴趣。

善用表扬、鼓励话语,间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用语,应体现出教师高明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宽容的人文情怀。在一次课堂练习中,一位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随便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我们双方都很激动。最后,班主任把家长请来了。经过一番教育,这位学生意识到了错误,写下保证书。事后,笔者没有对他一味“轰炸”,而是找来当堂的练习题,问他哪里不明白,帮他把课补回来。当时,这个学生和家长很吃惊,家长表示十分感谢,这名学生则从此收敛了课堂上的乱纪行为,毕业后仍一直与笔者保持联系。还有一次课间,学生张一(化名)开玩笑说他下次考试保证能超过谁(此次考试及格的一名学生)。笔者笑着说:“你这次都不及格。”话音未落,旁边有学生起哄,张一立刻就蔫了。笔者马上意识到刚才的话可能伤害到了他,赶紧说:“张一是在表决心,这次考试只不过是没发挥好,经过他的努力,我想他超过的不只是一两个。”而后笔者常常利用课后时间帮助张一补习基础知识,还以此带动了班里其他几名学生,使全班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总而言之,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都希望把课上好,许多教师都有一些很好的“绝招”,但任何一种“绝招”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教师、所有学生、所有场合。只有多探索、勤实践、善总结、好学习,才会有好的办法、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周丽

猜你喜欢

酚酞积极性化学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酚酞指示剂配制猜想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奇妙的化学
酚酞在酸液中的变色规律研究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