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要促进对歌曲的深度理解
2021-08-30韩萍
韩萍
摘要: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歌者以歌唱的形式演绎自己对歌曲内容的深度理解。可从四个层面把握对歌曲的深度理解:挖掘背景资料,解得歌曲内涵;对比地域文化,悟得歌曲情感;组合主题素材,觅得歌曲节奏;勾连多学科内容,品得歌曲神韵。
关键词:歌唱教学;深度理解;背景资料;地域文化;主题素材
歌唱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歌者以歌唱的形式演绎自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挖掘歌曲背景资料、对比地域文化、组合主题素材、勾连多学科内容等方式,解得歌曲内涵,悟得歌曲情感,觅得歌曲节奏,品得歌曲神韵,获得对歌曲的深度理解。
一、挖掘背景资料,解得歌曲内涵
歌唱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歌唱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等,产生了解歌唱作品背后文化故事的探究欲,从而解得歌曲内涵。
例如,有一阶段学生对描绘西藏风土民情的歌曲十分着迷。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我选择了《阿姐鼓》这首歌教学生唱。一开始学唱,学生对西藏的了解只局限于拉萨、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等风景名胜,对该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了解还几乎是“空白”,对整首作品的理解较为肤浅,在演唱情感表达上也有所欠缺。于是,我带着他们一起挖掘这首歌曲的背景资料,得知这首歌曲源于西藏从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殊时期。按照当时的文化习俗,要以纯洁少女的皮做祭神的鼓。所谓的阿姐鼓,其实也就是“人皮鼓”。了解了这些背景文化,学生再听歌曲“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很小她就离开了家。天边传来阵阵鼓声,好像阿姐在对我说话”,他们就听懂了引子处的哭泣声,领会了“天边传来阵阵鼓声”的含义,了解到西藏农奴社会的落后与腐朽,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歌唱作品,从旋律到节奏、从速度到力度、从配器到伴奏……学生便能体会到,歌曲中有些深层意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好的歌唱是歌词的延伸,能更充分地展示歌曲的内涵。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歌曲一起唱,唱出了自己内心对歌曲和西藏文化的“深度理解”。
二、对比地域文化,悟得歌曲情感
每个地域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能让我们领略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各地区的歌,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一首民歌,就像一篇散文、一首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创作者真挚的情思。对比承载不同地域文化的歌唱作品,让学生在感知、品鉴的过程中悟得歌曲情感,深度理解歌曲内容,能够增强他们歌唱时的表现力。
例如,在教唱《编花篮》这首河南民歌时,学生在一系列的律动、视唱、声势、游戏等音乐体验活动中感受到了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通过视频观看、文字介绍,也了解到了河南的地方特色,但是对于河南民歌的风格把握不够准确,导致演唱缺少情感。这时,我引入江苏民歌《茉莉花》,让学生先比较一下两首歌曲的歌词,看看河南女子与江苏女子的不同。细思细品,学生从“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中直观感受到了河南女子性格中的豪爽、耿直和干脆;从“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怕来年不发芽”中感受到了江苏女子性格中的细腻、温婉和羞涩。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继续对比,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女子,性格却迥然不同”。这次对比,显然已经深入到了对河南和江苏地域文化的探究。学生兴致盎然地对两地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及人物性格做了分析,还绘制了对比图(内容见图1)。
经过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两个作曲家身处不同的地域,接受的文化熏陶不同,接触的人的性格不同,在歌曲中寄予的情感就有不同。《编花篮》的歌词清爽朴实,再现了河南女子耿直豪爽的性格,要唱出明朗欢快的旋律;《茉莉花》的歌词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生动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要唱得婉转含蓄、深厚隽永。细小的对比,让学生对歌唱作品蕴含的情感把握得更为细腻,演唱时也就能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组合主题素材,觅得歌曲节奏
平时的教学中,针对有些节奏感较强的歌唱作品,笔者会尝试延伸和组合多种相关的作品或素材,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让学生深度理解音乐形象,觅得并唱出歌曲的节奏。
例如,儿童歌曲《卖报歌》虽然产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传递出了报童乐观向上的情绪,以较强的、欢快跳跃的节奏感,传递了一种态度美、一份生活美,让听者对明天充满了希望。没有主题素材的拓展,学生就会望文生义,通过读歌词 “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等,认为自己是在演唱一个辛苦报童的生活。不清楚这个报童的具体生活情况,对于其背后的故事更无从知晓,学生唱的时候也就很容易拖音,毫无节奏可言。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歌曲中报童生活的时代,了解歌曲创作者聂耳,我重新组合与《卖报歌》相关的教材内容,又补充了一些课外内容,将最终组合后的主题设置为“聂耳叔叔和他的歌”(见下页图2)。
学习了图2后,学生对聂耳的音乐人生及其音乐作品展示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这首歌曲中的报童源于聂耳路遇的卖报小女孩“小毛头”。“小毛头”每天挤在下车的人群里叫卖。她把报纸名排列得富有音乐节奏,叫卖时就好像唱歌一样。聂耳由此萌生了为报童写一首歌的想法。经过多次观察后,《卖报歌》便诞生了。这首歌的歌词通俗易懂、极具生活化,勾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积极向上的报童形象,时时向读者和听众传递着“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的正能量。当学生借助不同的素材深度理解了报童后,再唱这首歌,便能饱含情感唱出歌曲跳跃的、欢快的节奏。
四、勾连多学科内容,品得歌曲神韵
通过歌唱引导学生品得歌曲神韵,是培养他们音乐鉴赏能力及艺术审美力的必经之路。歌唱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探索品鉴歌曲神韵的“门道”。在歌唱教学中勾连其他学科的内容,指引学生多角度地品赏歌唱作品,深度理解作品内容,有助于品得歌曲神韵,唱出歌曲神韵。
例如,引导学生学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时,歌词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存在一定的时代距离感。学生对歌曲展现的历史了解甚少,不能深刻地理解像“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这样的歌词描述,所以对于歌曲凸显的澳门400年历史的沧桑和中华民族对命运不屈抗争等神韵把握也就不精准,演唱流于表面,不得其神。于是,我先将语文教材选入的组诗《七子之歌》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诗人在这组诗里以拟人手法再现中国澳门、香港、台湾等领地被割让、租借的背景的用意。诗人将它们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七个孩子不堪忍受侵略者残暴的虐待,纷纷向母亲发出“母亲,我要回来”的呼唤的坚强抗争与不屈奋斗,让学生体会到诗人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的呼唤。当学生初步品得歌曲神韵后,我又带领他们回顾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与歌曲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1842年8月,清朝官员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實弹的英国士兵的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按条约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从此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这一历史事件的再现,拉近了学生与歌唱作品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与认同歌词描述的内容,能够深层地品得其中的神韵,从而通过演唱演绎这份神韵,在抒发对祖国的歌颂和赞美情感的同时,传递出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
除了上文提到的几点,教师还需根据歌曲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等内容,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增进对歌曲内容的深度理解,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灵魂、有情感的歌唱者。
参考文献:
[1] 程霞.浅谈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有效实现[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9).
[2] 黄舒琴.小学音乐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9).
[3] 吕宝翠.挖掘音乐文化内涵,激活学生音乐审美——对音乐教学中有效传承音乐文化的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