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的对话”:有规则,求共识
2021-08-30姚晶晶
姚晶晶
摘要:“社会化学习”的课堂上,长达20分钟的组内共学是重要的学习环节,而生生对话则是这一环节主要的学习方式。审视、反思过往课堂的对话生态,从而明确“负责任的对话”在“社会化学习”背景下的重要价值,以及“负责任的对话”的内涵,进而从三个维度给出“负责任的对话”的创建策略——主体:让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对话者;规则:让学生拥有“负责任”的对话场域;共识:让学生形成“负责任”的对话成果。
关键词:“社会化学习”;对话;负责任;规则;共识
“社会化学习”的课堂上,长达20分钟的组内共学是重要的学习环节,而生生对话则是这一环节主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它弥补了当下课堂师生对话占据主导的局限性,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和充足的学习机会。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暂时缺席”,组内共学的学习效果完全依靠学生之间的高度自治,因此,生生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对话,便成为评判学习效果优劣的关键性因素。
一、两种对话现象的对比分析
何为有效对话?我们先来看两段“社会化学习”背景下不同的学习小组关于同一学习内容的讨论,并据此进行比较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比较分数的大小》一课,两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分别根据完成的情况展开了对话。
学习任务如下:
你会比较下列每组分数的大小吗?
35○4974○8329○59
38○71235○34
选择其中两组写下比较的过程。
小组1(四人)的讨论如下(其中,1号是“学困生”,4号是组长):
生(1号)35和49,我是这样比较的:把两个分数的分母通分后就变成了2745和2045,所以35>49。
生(2号)74和83,先通分,就变成了2112和3212,那么74<83。
生(3号)29和59,分母都是9,只要比较分子就可以了,2<5,所以29<59。
生(4号)38和712,我也是用了通分的方法,38=924,712=1424,因此38<712。我再来讲最后一题,你们看,35和34这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3,所以我们只要比较分母就可以了,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所以35<34。刚才每个人说的,大家都同意吗?
生(一起)同意!
经历了和小组1类似的汇报后,小组2(四人)的讨论如下(其中,1号是“学困生”,4号是组长):
生(4号)对于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刚刚都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
(共同总结:①分子相同,比较分母;②分母相同,比较分子;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再比较。)
生(2号)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4号)第2题,两个假分数,可以转化成带分数进行比较。
生(1号)那有没有万能的方法呢?
生(4号)通分。
生(3号)通分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吗?它的优点是什么?有没有缺点?
(互相启发,分别罗列优点和缺点。)
生(4号)看来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要选择通分,那么,更简便的方法适用于什么样的分数比较大小呢?
(2号和3号各自举例说明。)
生(4号)1号对刚才的讨论有没有弄明白?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帮助你。
……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两段不同的讨论反映出组内共学当中不同水准、不同性质的对话样态。
小组1的讨论中,学生之间在“互相说”,但没有联系与互动。一旦无法与他人产生关联,便很难形成沟通的回路,也就很难进一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本质上看,该小组成员只是在表达自我,并没有与同伴形成真正的“对”话。
小组2的讨论中,学生在“互相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互相学”“互相帮”,通过追问与回应的对话方式实现了与他人的联系与互动,使得该小组的整体学习得到了进阶和发展。
我们认为,对话的价值并不在于“说出来”,它更多地被赋予分享信息、交换意见、深化理解、影响他人、达成共识等交互性功能,这与“社会化学习”的核心价值是吻合的。“社会化学习”中的生生对话,不仅需要表达自己,更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里的相互表达让彼此协同学习、共同卷入,这是每个学生所应承担的一份责任,也是“社会化学习”中对话价值的应然诉求。
无疑,“社会化学习”中,学习共同体需要创建一种“负责任的对话”。尤其是,组内共学中的生生对话理应凸显“负责任”的特质。
二、“负责任的对话”的价值
上述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审视、反思过往课堂的对话生态,从而明确“负责任的对话”在“社会化学习”背景下的重要价值。
(一)只有“负责任的对话”,才能引发“真学习”
通常,高度自治的生生对话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家在“互相说”,而不是“互相学”。学习是对未知世界的追问和探索,而说话往往表现为对已知事实或结论的简单陈述。仔细观察“互相说”的小组,就会发现,每位成员讲完自己的意见后就没有进一步的思考了,也就很难有高质量的学习。数学学习中,我们知道停留于现象(结果)的描述难以产生思维的增量。由此预判,该小组成员在交流前后的提升幅度不大甚至没有,我们将其归类为浅表化、低质化的集体汇报。
而“互相学”的小组在呈现每位成员的结论后,并没有止步,而是通过及时总结和提出几个关键性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有没有万能的方法呢?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吗?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不仅补充拓展了方法,还带着批判性思考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探索了優化的解决方法。从学科本质的角度看,对学习内容进行延展和深挖的对话,显然不再是浅表化、低质化的对话,而属于“负责任的对话”。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对话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理解,达到更深刻的思维进阶,因而推动了“真学习”的发生。
(二)只有“负责任的对话”,才能建立“真联结”
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之间的对话常常无法建立联结、形成交集,甚至会产生“鸡同鸭讲”的怪象。例如,讨论如何求出某个长方形的面积时,一位学生补充了一种和大家不同的求面积的新方法,另一位学生紧跟其后,却将话题转向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所不同。其原因有多种。一般地,未能准确识别、理解、联结他人的观点首先源于缺乏认真的倾听,其次源于缺乏有效的回应。
对话看起来是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是多种能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系统”。在对话中,每个个体都需要经历负责任的表达、负责任的倾听、负责任的确认、负责任的回应、负责任的追问、负责任的反思等。这些要素既是实现有效对话的基础素养,也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在每个环节都负起相应的责任,“负责任的对话”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联结才能得以建立,进而实现准确传递信息,展开深度思考的效能。
(三)只有“负责任的对话”,才能促发社会性
对话是一种群体行为,要契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对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改变原有观念,不能只在意自我的表达,仅满足于自己能够从对话中获益,还要关注同伴的接受、理解,考虑同伴能否从对话中获益。比如,讲一个道理时,可以考虑通过画图让表达更直观或通过举例让表达更具体,从而帮助同伴更好地接受、理解。再如,向同伴确认自己的表达是否清晰时,不建议说“你们能听懂我的话吗?”,而建议说“我的发言能让你们听明白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给同伴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前者以自我为中心,后者则建立在尊重他人和为他人着想的价值观上,体现出换位思考的意识。
这便反映了“负责任的对话”的一种社会性特质。通过这样的对话,在帮助他人和被他人帮助的交往互动中,大量的社会性素养不断溢出,包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换位思考、责任担当、同理心、共情力等。在以对话促发社会性素养的同时,每个个体都是共同体发展的受益者,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三、“负责任的对话”的内涵
明确了“负责任的对话”的重要价值,同时了解了“负责任的对话”的个别表现和一些特质,这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负责任的对话”的内涵。
(一)什么是“对话”?
关于对话的理论,流派繁多。“多元智能说”认为,对话是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对话的实质就是多个主体对彼此意见的共享。其后有学者把对话从“认识说”推进到“交往说”,进一步凸显了对话意义的核心。弗莱雷则认为,对话要有行动和思维,但行动和思维不能截然分开。众多观点中,最有名的还是马丁·布伯的“对话思想”,他在著作《我和你》中提出:对话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本体论,将“我”和“你”的对话主体归结为彼此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关于对话的一些核心要素:思维、行为(表征)、交往、关系等。
(二)什么是“负责任的对话”?
“社会化学习”对生生对话提出“负责任”的要求。那么,何为“负责任”呢?可以从情感和能力两个维度解读。
首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负责任”表现为一种情感或道义上的担当。由于“社会化学习”的底层机制就是建立紧密的学习共同体,这就使得每位成员和组织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因此在对话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考虑同伴能否从中受益,并为此付出一定的努力,承担相应的责任——要真正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其次,“负责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要考虑的问题是:我怎样做才能与同伴形成高品质的对话?可以通过追问,让讨论更有深度;可以补充新的方法,为大家开拓思路。即便是“学困生”,也可以充分预学,准确找到自己认知的困境和盲点,以便在交流时使同伴可以精准识别问题,从而有效实施帮扶——这也是一种力所能及的承担责任的方式。
综上,我们认为,“社会化学习”中,“负责任的对话”是指,学生为促进学科素养和社会性素养的协同发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强与同伴的关系联结,用语言等手段有效推进学习进程而展开的交往互动行为。
四、“负责任的对话”的创建策略
创建“负责任的对话”,就是要破除虚假对话、无效对话产生的痛点,重塑课堂对话生态,让对话行为更好地促进、支持“社会化学习”。
(一)主体:让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对话者
“社会化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每个学生都要与所在群体产生深度交互。为此,在对话中,每位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共同体(主要是学习小组)中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1.组长:对话的组织者和思维的推进者。
组长是学习小组的灵魂人物。能否在学习小组内组织起“负责任的对话”,组长起到关键性作用。“社会化学习”中的组长,相当于与教师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小助教”。这个角色主要承担着两种职能:对话的组织者和思维的推进者。
作为对话的组织者,组长需要“设计”对话,包括对话任务的分配、节奏的把控、话题的引导、生成性的调控、及时性的评价等。作为思维的推进者,组长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在对话的过程中,把握关键问题,通过比较、追问等方式,带领组员将学习向纵深处推进。
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小组讨论中,有一位组长在组员都已经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次追问:(1)图1中圈出的数各表示几个几?(2)图1中A和B哪个大?应该说,组长的问题很有水平,将对话从算法层面引向对算式过程的关注和对算式意义的理解,考查组员能否从看似不确定的结果中看到确定的“位值原理”,其抽象的背后所反映出的是对算理的理解程度。无疑,组长组织的这场讨论,让组员在已有的算法经验上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让学习具有了增殖的意义,体现出“负责任的对话”应有的价值。
對于组长来说,在对话中具有追问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一定的策略引导。比如,抓住小组成员交流的质疑点追问,针对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追问,在知识的本源处追问,在结论的关键处追问,在方法比较的异同点追问等。
2.组员:问题的暴露者和困惑的澄清者。
作为组员,同样需要在对话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学习能力相对偏弱的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同伴的帮助,而应主动出击,将自己不会的、不懂的地方暴露出来,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例如,在遇到“妈妈比小红大24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5倍,妈妈今年()岁,小红今年()岁”这一具体的差倍问题时,有一位组员主动澄清自己的困惑:对于“大24岁”和“正好是小红的5倍”这两个关键词句,我不太明白几倍和大多少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澄清,有利于同伴快速清晰地了解其学习困难的根源所在,有的放矢地展开对话,从而高效地达成小组内的互助。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伴互助问题上,“互相教”和“互相学”的关系有所不同。“互相教”是单方的权力关系;而“互相学”是双方的关爱关系,是每个学生都能作为对话主体彼此呼应、共同提高的学习关系。“互相教”往往由独白构成,而“互相学”才是真正建立在对每个学生都负责任的基础上的。
總之,作为对话的主体,无论“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或者提供有价值的追问,引发互动的深入;或者澄清自己的困惑,明确讨论的方向。如此,才能和谐一致、各尽所能,共同创建“负责任的对话”。
(二)规则:让学生拥有“负责任”的对话场域
“社会化学习”下的生生对话,要想顺利实现“自组织”的有效运行,建立起相应的对话规则显得尤为重要。规则,一方面,让生生对话有了执行的“相同标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表达水平方面有所差异,也需要提供一些“差异化标准”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对话需要。
比如,我们可以基于规则制度,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为每个小组的对话提供包含如下选项的“脚手架”:追问两次;为汇报者做助手(完善讲解、补充画图、举例子等);认真倾听并记录下来(一个与你不同的观点);听懂组内成员的发言;准确地表达清楚自己不懂的地方。
这样的“脚手架”蕴含三种功能。第一是可选择性。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和条件合理选择,既可以是单项选择,也可以是多项选择。第二是可调整性。当学生对某个选项已经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时,可以尝试向更高一级的选项发起冲击。例如,一位“中等生”不满足于总是做别人的助手,为了让自己达到更高的标准,就会在课前对学习内容做更加充分的预学,从而可能在课堂对话中完成有深度的追问这样的挑战性任务。第三是可协商性。当学习小组整体的对话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提升时,可以共同商议替换和迭代一些标准,创建出更符合小组当下对话水平的新的标准。
实施富有弹性的规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差异化标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话场域,从而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事实上,这也体现了创建对话过程中“看见每一个、关注每一个”的责任意识。
(三)共识:让学生形成“负责任”的对话成果
创建“负责任的对话”,最终目的是要产生以对话促合作的学习成果。也就是,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贡献,最终要将各方意见汇聚,形成群体性共识。如果没有形成共识,就会呈现出只有分享没有吸纳、只有散点没有整体的浅表化、低质化学习样态。因此,将观点汇聚,进而融合提升,是“负责任的对话”有效推进学习进程的具体体现。
例如,《认识周长》一课,一个小组围绕周长问题展开讨论。
具体问题如下:
如图2,甲和乙是两片草地。小明绕草地甲走了一圈,小红绕草地乙走了一圈。小明和小红,谁走的路程长?为什么?
对此,四个组员依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生(1号)我认为小明走的近,小红走的远,因为甲少、乙多。
生(2号)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样,我觉得甲和乙是一样的。你们看,如果把中间那条曲线化为直线就一样长了。
生(3号)我也认为是一样长的,但是我觉得你的理由讲得不清楚。这里,我想提醒大家注意:有人看见乙比甲面积大,就会认为乙的周长长,但是,在这里,面积跟周长是没关系的,所以我们只要比较周长。
生(4号)我同意2号和3号的观点。我再来具体说一下理由:虽然看起来乙的面积比较大,但是刚才3号说了,这里是求长度,不要被面积大小迷惑了。我们来看,中间的路(共用的曲线)是一样的,不用算;除了中间的路,他们走的路其实都是一个长加一个宽,也是一样的,所以最终一样长。
可以看出,四个组员的发言反映出各自不同的认知水平:1号的认知是错误的(把周长问题当作面积问题);2号结论正确,但理由不充分;3号结论正确,且能准确区分概念(理解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含义);4号结论正确,且能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那么,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认知时,如何让观点汇聚,从而既能区分识别,又能融合提升?这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策略指导或工具依托。比如,教师可以提供图3所示的模型。其中的四个方框(象限),分别代表了交流主体对交流问题认知的四种状况:第一种是自己知道、同伴也知道的,称为“共识”;第二种是自己知道、同伴不知道的,可以“传授”给同伴;第三种是自己不知道、同伴知道的,称为“盲区”;第四种自己不知道、同伴也不知道的,属于“未知”。
回到上述案例,四个组员依次表达自己的看法后,就可以整理各自的观点,借助上述模型实现观点的汇聚。具体过程如下:
1.在“共识”区,由组长了解各人的想法,提出大家(1号除外)都知道的结论:两人走的路程一样长。
2.在“盲区”,由1号主动提出自己的困惑:为什么看起来甲小、乙大,但实际上路程是一样的?这是显而易见的观点差异,1号自己就可以发现问题并向同伴提出。
3.在“传授”区,首先要解决1号的困惑,同时要帮助2号弄清楚结论背后合理性的原因,然后要结合大家的想法进一步深化形成组内“共识”: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区别周长和面积,进而确认甲和乙的周长在图上各是哪一部分。
4.在“未知”区,则呈现大家都不知道的问题,可以自由提问,如:周长和面积到底有没有联系?有没有面积相同而周长不同的情况?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较周长来解决?……
运用这个模型开展对话交流,最显著的优势在于:让分散的差异化观点汇聚,同时让每个成员的思考进程可视化,最终能看见共同的成果。汇聚的过程,就是消除“盲区”,减少“未知”,同时不断扩大“共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从过程到结果,充分彰显出“负责任的对话”的丰富内涵。
以上,我们探讨了“负责任的对话”的价值、内涵以及创建策略。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是,“负责任的对话”中每一个细节落实的关键都在于实践者能够“理解”,而非在形式上模仿得像模像样。只有真正地理解它,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从而对“社会化学习”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创建“负责任的对话”,难在观念,贵在行动,赢在坚持。
参考文献:
[1] 王力争.课堂教学对话系统的重建——基于一所中学的个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