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嵩山文明在现代城市治理中的传承探究

2021-08-30薛亚崑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8期
关键词:嵩山文明文化

薛亚崑

现代城市治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失去文明的传承会使城市发展成为“无本之水、无根之木”,嵩山地区的城市治理更是如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妥善处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发展的矛盾,对城市治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嵩山文明概述

嵩山文明指的是河南登封嵩山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综合体,它包含历史、天文、地质、宗教等多种文化內容。嵩山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条件,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嵩山文明。嵩山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形成了许多瞩目的人文、自然科学成果。

嵩山文明包括许多名胜古迹等物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中岳庙、嵩阳书院以及嵩山少林寺等,这些文化遗产无不体现着嵩山非物质性的精神遗产。其中,中岳庙是河南省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善的古建筑群,也是五岳中最大的古建筑群。现如今,中岳庙每年都会举行两次庙会,这种古代祭祀仪式已经演变为现代人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热闹非凡。嵩阳书院被评为“四大古书院之首”,它孕育出“程朱理学”,宋神宗时期(1048—1085),理学创始人“二程”在这里传道讲学,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最著名的要数坐落于禅宗发源地嵩山的少林寺,其被誉为“禅宗祖庭”,佛教的博大精深加上少林武术的鲜明特点为其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现在,包括少林寺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嵩山地区还传承了嵩山文明特有的精神价值取向。第一,以民为本的思想。宋明时期,程颐、程颢、朱熹等大儒提倡理学,儒学的发展达到高潮,民本思想贯穿儒学的发展过程,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有借鉴价值。第二,开放包容的理念。嵩山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文化内容,儒家、道家、佛教在嵩山地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第三,追求平等、爱好和平、和睦相处、创新发展等价值取向。

二、现代城市治理中传承嵩山文明的意义

(一)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嵩山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是中原文明的中心,而中原文明又是中华文明的“根”与“源”。它不仅有着独特的区域性特点,而且因为多元化的文明在此地碰撞,形成了融会贯通、博大精深的集成性文化。《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之一。在现代城市治理中传承嵩山文明的精髓,有利于实现文化“古”与“今”的对话,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和色彩。

(二)有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城市文化是现代城市景观形象的生命线,它与城市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嵩山文明包含当地人特有的文化传统、风俗人情和地域特色,这些文化基因已经融入当地人的基因序列中。嵩山文明是嵩山地区不同时期城市风貌的见证者,虽饱经风霜,但历久弥新。在现代城市治理中对嵩山文明进行充分挖掘,有利于展现出城市独特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塑造出更高水平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韵味,提升人们的居住幸福感,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文化素养。现代城市化进程由于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城市的区域特色、文明特色、历史特色表现越来越不够明显,最终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而传承丰富多彩的嵩山文化,能够使城市绽放出夺目的色彩。

(三)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文化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间的市场、人才、资源等竞争愈加强烈,但这种比拼归根到底是城市特色文化形象塑造的比拼。现代城市治理中融入嵩山文明,有助于开发城市潜在的文化资源,打造城市独特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对嵩山文化的历史人文内涵进行挖掘和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独特优势打造出有嵩山特点的城市文化IP,这有利于构建一个以嵩山文化内涵为中心的城市文化产业综合体,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建设。

三、现代城市治理中传承嵩山文明存在的问题

(一)对嵩山文明的内涵挖掘不够

嵩山文明的内涵丰富,包含众多价值理念。但当前,城市治理对其时代意义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其蕴涵的精神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许多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资源被浪费,也导致市民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和对城市建设缺乏参与意识。

(二)在城市改造中采用“大拆大建”的模式

城市治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但现代城市治理进行“大拆大建”,拆除了许多能够代表嵩山文明的古老建筑,这一方面改变了市民长期生活的环境,使市民再也无法找到有关嵩山文明的记忆;另一方面破坏了嵩山文明在现实中的物质载体,不利于嵩山文化基因的传承。

(三)城市治理理念不科学

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人民对城市建设与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嵩山地区的城市治理过程缺少对嵩山文明中交流、开放、创新、以人为本等思想的继承,导致与其他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交流不足,阻碍了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四、现代城市治理中传承嵩山文明的具体策略

城市治理属于地域空间治理的概念,它是为了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对城市相关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进行规划,以实现城市经济、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分为城市内部治理和城市外部治理。嵩山文明的精神内涵对城市治理有着指导意义,传承嵩山文明要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那些蕴含着嵩山文明的历史遗迹。

(一)在城市治理中继承嵩山文明中的价值理念

第一,以民为本的思想。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内部治理中应该充分学习嵩山文明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进行决策时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为城市居民提供发声机会,满足市民基本的饮水、卫生、医疗、就业等需求,坚决避免做出有损市民利益的事。第二,开放包容的理念。城市外部治理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周边城市进行经济、政治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迎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领域的人们的需求,共同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第三,追求平等、爱好和平、和睦相处、创新发展。城市建设要始终秉承和平发展的理念,避免产生地域冲突,应充分协调社会各领域的利益,解决好城市治安、城市污染、交通等问题,实现各方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妥善处理“拆旧”与“建新”

首先,在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之前,要对城市历史风貌以及各类历史遗迹进行调查和评估,并且要划分出保护区域。其次,要在各类保护区内制定具体的禁拆制度,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拆除工作时要充分咨询专家、学者的意见,并且要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方能进行拆除工作。最后,要展开较大范围的社会调查,积极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发动群众发现历史遗迹的线索,集中各方力量进行城市治理。建造新建筑时,要充分认识到嵩山文明的文化特点,从历史的脉络中寻找文化基因,避免建造出“洋大怪”的建筑。

(三)创新城市治理理念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各部门要创新城市治理体系,转变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创新社会管理。这就要求政府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积极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强对基层社会的管理和服务,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嵩山地区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由国家主导的中原崛起计划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的历史性机遇,发挥嵩山文明底蕴深厚、影响广泛的独特优势,发挥华夏文明精神文化遗产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五、结语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在城市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集合体,通过保留地域文明、传承城市记忆,能够显示出城市特性,这在当代城市发展日益趋同化的背景下更为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后辈的宝贵精神财富,嵩山文明因其在中華文明中的特殊地位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虽然城市管理者对嵩山文明的传承工作日益重视,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城市治理与文化继承的融合度,调动多方主体,共同承担起塑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孝敏.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建设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1):84-87.

[2]王颖,裴新生,陈进,等.中原地区县级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探索:以河南省登封和辉县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9(S1):29-38.

[3]郭兰田.郑州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4(3):25-27.

[4]高恒,庹川,余猛,等.郑州“文化城市”气质塑造策略[J].城乡建设,2020(9):16-18.

[5]周昆叔,张松林,张震宇,等.论嵩山文化圈[J].中原文物,2005(1):12-20+1-97.

[6]鲁鹏,田燕,杨瑞霞.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J].地理学报,2012(10):1375-1382.

(作者单位 郑州博物馆)

猜你喜欢

嵩山文明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我爱我家
谁远谁近?
2017年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夏令营(河南站)在嵩山落幕
尹朝阳:嵩山高
对不文明说“不”
郑州嵩山地磁台站建站可行性分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