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渔猎文化发展问题分析
2021-08-30续瑾
续瑾
查干湖,蒙语为“查干淖尔”,意思为白色圣洁的湖,是国家著名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流湖泊。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地区的居民就开始了冰上捕鱼,而后演变成著名的渔猎文化。如今,查干湖因冬捕而闻名世界,每年冬捕节都吸引大批游客和媒体前来,近几年央视的直播更是对查干湖渔猎文化“输出加持”。查干湖发展势头良好,但发展问题也开始暴露。本文从文化符号、文化概念和文化内涵3个方面,分析当今查干湖渔猎文化发展问题。
一、查干湖地区的渔猎文化
(一)文化来源
东北地区水系丰富,有着久远的渔猎历史。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冬捕是该地区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查干湖真正的冬捕始于辽朝。据《辽史·营卫至上》记载:“有辽始大,设置犹密,居有宫位,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者,谓之捺钵”。“捺钵”,意为辽朝皇帝行营,皇帝一年四时各有所在之地,谓之“四时捺钵”,而查干湖、月亮泡等地则为“春捺钵”地。那时人们将帐篷扎在湖泊冰面上,凿冰取鱼,而后这一习俗流传至今,从单纯的物质供给演变成精神领域的享受。
(二)文化继承
每年一进腊月,冬捕就正式开始了。冬捕从开始的准备工作如抢泡子、看鱼花、打冬网、雪网,到凿冰眼、下网、马拉绞网,最后鱼出冰,都是一项在把头的带领下需要多人配合的集体劳动。把头,意为领头人,一说源于蒙古族语巴特尔,意为勇士,满语中的巴图鲁也是此意,在这里指冬捕的鱼把头。鱼把头张文是查干湖渔猎文化第20代传承人,2009年,他带领渔民单网捕捞8.4万公斤,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查干湖冬捕正式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冰湖腾鱼”成为查干湖冬捕盛况的代名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到查干湖地区进行调研,并提出“要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
二、查干湖地区渔猎文化发展问题
(一)文化符号的偏差
1.文化定位偏差
查干湖因冬捕而闻名,原因在于其冬捕与常见的淡水或海水捕鱼捞鱼不同且罕见。曹保明先生将其专门记录查干湖地区渔猎文化的著作命名为《最后的渔猎部落》,查干湖的盛名由此而来。在前往查干湖地区的路上,人们可以看到其路牌以及宣传语为“中国最美渔村”,这一定位与“最后的渔猎部落”大不相同。我国地大物博,并不缺少渔村,也不缺少“最美渔村”的宣传。仅浙江省便计划打造100个特色渔村,其中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因其景色独特而被游客誉为“中国渔村”。查干湖是内陆湖泊,缺乏碧海蓝天金石沙滩的景致,其真正的优势也是其独一无二之处就在于其独特的渔猎文化。渔村可以有多个,但“最后的漁猎部落”只有一个。这种定位偏差,使得查干湖自身的独特亮点趋于平淡。
2.文化演变偏差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查干湖渔猎文化已经演变为“查干湖冬捕冰雪文化节”,每年其热度和话题度都引人注目。从地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角度来说,将传统地域文化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这种演变是值得肯定的。文化的传承在时代的发展中必然会推陈出新,但是革新若是离开了文化原始内涵的根,就会显得画蛇添足。为带给游客更佳体验,除代表性的冬捕活动外,查干湖地区另设了“捺钵冰雪欢乐园”,建成查干湖“冰雪大世界”,票价为100元。相比著名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邻近的后起之秀长春,查干湖的冰雕园区无论是在面积、造型、项目方面,还是票价、知名度、地理位置、游客需求和体验感方面,都不占优势。不仅耗费了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对于查干湖渔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意义并不大。
(二)文化概念的忽略
1.与现场结合不够
为购买到更新鲜的查干湖鱼,不少游客会选择亲自上冰。在冰面冬捕现场可以亲眼见证原生态的冬捕场面,如醒网、马拉绞网。但冰面现场并没有对冬捕过程进行介绍的标牌、指向标或者讲解导游,游客对于真正的渔猎文化、冬捕过程一知半解,多沉浸在壮观的场面与出鱼的喜悦之中。查干湖地区确有修建渔猎文化博物馆,但其位置距离冬捕下网地、可直接购买鱼类的冰院子所在地距离较远。文化概念不能与现场劳作有效配合,文化记忆性不足。不可否认的是,冬捕现场的火热与寒冷的温度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但冬捕的内涵在于渔猎文化的传承而并非纯粹的“买鱼”。
2.资本化偏向明显
可以肯定的是,查干湖地区留传下来的冬捕技艺,对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是在现今的查干湖渔猎文化中,蒙古族的原始信仰观念与文化色彩内涵浅显。每年的冰雪文化节都会举行盛大的开幕式,表演古老的捺钵场面、忌湖醒网仪式,目的是展现前郭尔罗斯先民在冬捕前的传统习俗。传统的冬捕仪式神秘而隆重,包括喇嘛念诵经文、跳查玛舞、醒网供香、喝壮行酒等,到了冰上还要再次祭祀;而现在游客看到的表演已趋于固定化、模板化,每一年的演出内容近乎相同,且参与表演的是当地演员而不是真正冬捕渔民,展示的并不完全是真正的查干湖开网前的祭祀仪式,文化感和原始信仰感被淡化,更突出了形式感、表现感,少了真正的渔民对于湖泊、对于自然神灵的敬畏之情。
(三)文化内涵的流失
1.口述文化的流失
“口述”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一种独特的传承方式。与中原地区不同,北方少数民族多以游牧、渔猎、狩猎为生,文字起源晚于中原文明,文化意识相对较弱,因此,口述成为传承本民族或本地区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满族说部》就是口述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查干湖,古老的捕鱼技巧和动人的冬捕故事靠把头的口述亲传而一代一代留存,查干湖的渔猎文化才得以传承至今,成为人类渔猎文化的活态遗存。查干湖第19代鱼把头石宝柱,被称为查干湖“镇湖之宝”。曹保明先生来到查干湖时,亲自拜访石把头,从他的口中记录下珍贵的查干湖冬捕口述史、大量的冬捕故事,形成了《最后的渔猎部落》一书,将查干湖渔猎文化呈现于大众视野。因此,口述是查干湖渔猎文化能持续传承的先决条件。但是,如今查干湖渔猎文化的发展重点在于实体活态的冬捕传承,而以口述史为代表的口述文化传承近乎消亡。
2.传统村落的流失
历史上的前郭尔罗斯地区是一处多民族居住生活的地区。早期的渔猎活动以散居居多,到清朝时期,清政府在吉林设立打牲乌拉衙门,管理向朝廷进贡的貢品,其中就有一项贡品为贡鱼,此后查干湖的渔猎活动规模由散居变为集中,因此形成了以西山外屯(今查干湖渔场所在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渔猎部落。这些传统村落的方方面面都和捕鱼有关,体现出强烈的渔猎文化色彩,连空气中都飘荡着浓浓的鱼味。过去,老把头住的老宅子、老院落以及冬捕人住的网房子,都是地域文化的典型留存。网房子是捕鱼人住的大屋,一般前面有个宽敞的大院,方便停马车、放爬犁、晒渔网、放置各类捕鱼工具,里面是带有北方特色的土坯大炕。这些房子大都用查干湖里的苇子来苫。查干湖的芦苇茂盛而厚实,用苇子苫的房子厚实抗风、经济实用。随着查干湖冬捕活动的闻名,渔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已从当年的土坯房搬入新楼房。从民生、扶贫的角度来说,由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再由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这种双向提升是一项成就。但从文化保护角度来讲,传统村落的逐渐消失,不仅是这种村落院落形态的消失,更使得文化的留存失去承载,使得查干湖的渔猎文化失去原始落脚地。
三、结语
查干湖渔猎文化发展至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重视程度、知名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角度来分析,其文化传承、传播无疑是成功的。现今,查干湖冬捕的鱼类通过电商平台以及顺丰速运、京东生鲜等快递,可以使全国各地的游客足不出户便可购买,方便快捷。2017年,松原查干湖机场正式通航,方便游客前往,也提高了冬捕鱼类零售的效率。但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说,大量珍贵的查干湖渔猎原生态文化在消逝;许多传说、故事等口述文化没有与文化宣传结合而鲜为人知;传统村落和原始生活形态没有得到重视。渔猎文化和精神信仰是查干湖地区的根脉,渔猎文化作为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畜牧文化、农耕文化一同步入中华民族文化中。为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使得渔猎文化能够健康完善发展,其发展问题需要政府、学者以及当地居民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充分完善。
参考文献:
[1]贾宏旭,徐涛.多重场域下查干湖冬捕渔猎文化的起源与流变[J].当代体育科技,2021(4):176-179.
[2]关博,王智慧.非物质文化的再生产:蒙古族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以查干湖冬捕渔猎祭祀文化为例[J].体育与科学,2019(3):61-66+73.
[3]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